去年7月,张某到某建设有限公司从事小工工作,双方约定张某工资为2800元每月,但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0月22日晚,张某在下班回家途中与一轿车发生碰撞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今年9月,张某之父、张某之子、张某之妻作为申请人,向当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某建设有限公司支付未与张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4853元。最终,仲裁委支持了张某亲属的二倍工资的仲裁请求。
劳动者死亡后,其近亲属为何有权利主张其生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其法律依据在于:
从劳动立法本意来看,《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都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的根本目的,通过法律要促使用人单位主动履行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从而达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之目的。
从二倍工资的性质来看,《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1款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从法条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二倍工资的构成具有双重性,其中第一倍的工资应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二倍工资则是对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其法定义务而应支付的惩罚性赔偿金,自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产生之日起至违法行为结束之日止,这是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违法成本。本案中,某建设有限公司因未与张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违法行为直接导致二倍工资的产生,并一直持续到张某死亡时终止,张某的死亡只能是导致其作为劳动者主体资格的灭失,但是其在劳动者主体资格存续期间已产生的、可确定的赔偿金应作为其合法的个人财产。
从本案主体来看,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本案中,张某近亲属作为申请人,主张二倍工资的差额具备了合法的主体资格。
-
追索劳动报酬适用法律依据有哪些?
316人看过
-
雇佣关系追索劳动报酬法律依据是什么
226人看过
-
劳动法拖欠工资具体法律依据?
490人看过
-
劳动者保密协议法律依据
180人看过
-
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有哪些法律依据
81人看过
-
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维权
125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劳动者追缴加班费有法律依据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9劳动者追缴加班费是有时间期限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是否可以索要加班工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9《劳动法》中对加班工资的规定如下: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日工资基数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资基数的200%,国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资基数的300%。 如果加班后用人单
-
索贿怎样追究被索贿者,有没有法律依据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08索贿一般以行贿罪追究被索贿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构成行贿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
法人已故,员工能向老板的家属索要工资吗?劳动者索要工资有期限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3法人已故,员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向老板的家属索要工资的,但是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
-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有什么法律依据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29用人单位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是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例如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向试用期间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低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等。二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三是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四是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对于上述违法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