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负责社保的机构(如社会保障局等)反应,请求核查更正;
2、别人用你的身份买社保,等于帮你买,今后由你享受;
3、注意保管好你的身份证和社保手册,防止今后有人冒领。
一、身份证和社保怎么变更
由员工本人或参保单位的社保经办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当地公安部门出具此身份证号码唯一的证明;本人的书面陈述(加盖单位公章,签署全名并按上指模)报所属区社保机构征收部门,由社保部门进行核查。对方已改了身份证号码,现在这个身份证号只由你一个人使用。只要你出示了户口本和身份证,相关应用部门就必须为你办理业务。
二、社保卡登记有什么用
社保卡的强大功能:
1、可当身份证使用
社保卡可当身份证使用,这是其身份凭证功能。
身份凭证主要是指作为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和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业务办理的身份凭证。
2、可当银行卡使用
目前的社保卡是一卡两个账户,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
相当于一卡两用,既是一张社会保障卡,也是一张银行借记卡,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金融等服务,使用更加方便。由于采用了芯片技术,新社保卡的安全性也更强。只是,只限在境内使用,目前暂不支持贷记功能,但是省内跨行取现免费。
3、社保卡不等于“医保卡”
首先要声明的是,社保卡不等于“医保卡”。
社保卡最先启用的是医保功能,因此很多人误认为社保卡就是医保卡。其实,医疗保险仅仅是社保卡所承载的众多功能中的一项,以后跟人社业务有关的事项都能通过社保卡办理。
4、可缴纳领取养老金
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后,人社部门积极推动其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待遇领取等业务环节的应用,逐步将涉及个人缴费、支付的各项业务,包括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待遇的领取以及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等。
三、医保卡名字与身份证名字不符怎么办
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资料变更手续,或者到市医保中心办理重制卡手续。
不同地区办理流程不同,请先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参保人所持医保卡上的姓名、身份证号与实际不符的办理方式:
1.参保单位经办人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资料变更手续;
2.单位经办人(代办人)到市医保中心办理重制卡手续。
需要携带的资料:
1.加盖了社保经办机构资料更正确认公章的《参保人员个人基本资料变更申请表》;
2.更改人身份证复印件;
3.经办人身份证。
-
身份证被盗了别人能用自己身份证贷款吗
188人看过
-
别人拿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干嘛
86人看过
-
被人骗了用自己身份给别人贷款了如何办
160人看过
-
自己的身份证办的手机号给别人用的危险
218人看过
-
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码要自己查吗
217人看过
-
别人借用自己身份办手里号码有风险吗
270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
身份证丢了自己忘了身份证号码要坐车咋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4可以想嫁人询问你的身份信息,比如户口本拍照给你,或者用驾照可以办理临时乘车身份证明: (1)出具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户籍证明信。 (2)学生旅客出具所在学校的证明信。 (3)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现役军人持所在部队出具的证明信。 (4)外籍旅客持当地使领馆出具的证明信。 (5)凭其他有效证件购买车票的旅客持发证部门出具的证明信。 (6)通过其他方式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证明信内容必须包括旅客姓名、性别
-
身份证丢了被别人办了公司社保如何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4-09-101、公安部在回答网民提问时明确表示:公民丢失身份证后,无需再办理挂失和登报声明。如果居民身份证丢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审查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证件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2、综上,你的身份证丢失,你对冒用一事没有过错,不需要承担责任,应当由冒用者及审查部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别人拿自己身份证号码可以补办怎么处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
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可以起诉别人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9需要到对方住所地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