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频发:关注道路交通安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0 21:20:08 195 人看过

原文:将事故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四个等级,分别对应造成1至2人轻伤、3人以上轻伤、10人以上重伤、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财产损失的事故。

改写: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将事故划分为轻微、一般、重大和特大四个等级。

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

分类如下:

-轻微事故:指一次事故造成1至2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不超过1000元,非机动车损失不超过200元。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轻微事故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对于发生轻微事故的情况,有关法律法规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漏报,不得决定谎报或者瞒报。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规定,对于发生事故后逃匿的人员,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事故性质和损失程度,制定事故调查提纲,并依照事故调查提纲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综上所述,发生轻微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同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逃匿的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则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关负责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同时,有关人民政府也应当依法对逃匿的人员给予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安全相关文章
  • 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安全生产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一般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道路上的,由于当事人的过失行为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而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2024-04-29
    131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追尾事故第几条?
    该段内容讲述了机动车追尾的常见情况以及违反交通法规可能会带来的罚款。同时,指出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这是保持安全驾驶的重要一环。第四十三条:在同一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而汽车追尾应该算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通常导致汽车追尾的情况有很多种,例如疲劳驾驶、新手上路反应迟钝、亦或者停车时车距小于安全间距等等第九十条:机动车行驶人违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限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金。本法另有限定的,依照限定处罚。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法 第 几 章 第 几 条 规 定 汽 车 追 尾 的 处 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章第415条规定了汽车追尾的处罚。该条规定了机动车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以
    2023-09-07
    329人看过
  • 浅析《道路交通安全法》框架下的交通事故认定
    安徽明和律师事务所王明水【内容提要】交通事故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直接关系到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现行法律框架下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现行法律框架下交通事故认定存在的弊端,往往会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本文主要对现行法律框架下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作用进行了分析,就当前交通事故认定存在的弊端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性质弊端法律措施交通事故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定规的职权,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定事故认定书。事故认定书作出后,无论是作为交通肇事追究肇事者的
    2023-04-24
    472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范围的规定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
    2023-08-17
    184人看过
  • 未移交的道路发生交通事故
    在实践中,机动车、非机动车造成的事故,并不都发生在法定的“道路”上。过去,对于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的处理,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可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的事故引起的损害赠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处理车辆非“道路”发生的事故中,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有关单位处理”。一、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意赔偿可以起诉吗交通事故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对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后会进行赔偿,那么对交通事故赔偿不满意是否可以起诉呢?答案是可以的!法律规定,只要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就应当予以受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
    2023-03-12
    308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特殊规定有哪些?
    1、从事故发生日起算。如果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一般自事故发生日起起算三年诉讼时效。2、从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起算。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3、从治疗终结之日起算。实践中法院一般会以伤残评定之日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之一。一、交通事故责任可免除的情形有哪些?(一)受害人故意造成自己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受害人的故意行为,是造成损害的根本原因,应自己承担后果。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二)非机动车或行人进入高速公路造成的自身损害。高速公路是封闭的机动车高速运行道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擅自进入高速公路与机动车相撞,所受损害应自己负责。二、交通事故处理如何确定管辖地?(一)地域管辖。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地域管辖
    2023-05-07
    327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汽车和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一、自行车的通行规定:1.自行车与机动车一样实行右侧通行;2.道路划分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即:各行其道。3.有自行车道的,应当在自行车道内行驶;4.没有自行车道的,应当靠行车道的右侧(距右边1.5米内)行驶;5.有自行车道但被占用无法通行的,可借用相邻的机动车道通行,并在驶过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驶回自行车道;6.自行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行驶。市区道路:左边为机动车主道,中间为机动车辅道,右边为行人、非机动车道。行人/非机动车道:左边为非机动车道,右边为行人道。混合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均有路权,一般的大型立交桥下都设有混合道。二、自行车横过机动车道的规定:1.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自行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2.应当下车推行通过(相当多的骑友都做不到这一点,但这确实是法规规定的事实);3.有人行横道或行
    2023-04-07
    274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教育宣传
    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首先要看行为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发生和损害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严格遵守了通行的规则,也没有任何驾驶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对因后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不承担事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事故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除了包含因果关系原则外,还发挥了衡量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的作用;所谓“行为对事故形成的原因力”,主要是指在当事人没有过错或者难以认定过错场合,确定事故损害的一个标准。医疗责任事故罪应的认定1、应当正确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5条规定:"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一般是指医务人员因技术水平不
    2023-07-07
    387人看过
  • 道路建设不完善个体违规使交通事故频发
    8月25日,多位权威专家在第八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表示,当前道路设施不健全以及个体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为我国交通安全事故接连发生的诱因。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专家建议应当尽快研究和制定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120万,预期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每年240万人。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成为我国人群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影响我国道路交通伤害的因素分为两点,一是社会环境因素,即机动车数量的快速提高和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另一个是个体行为因素,即交通违规行为问题严重。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合作伙伴中国办公室主任丁某某坚持认为,道路使用者的危险行为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他强调,对警察、交警、行人和司机的安全行为养成和宣传教育,并辅以相关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甚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安全问题。中国道路风险评估系统负责人张某某表示,中国道路基
    2023-06-08
    326人看过
  • 交通事故频发汽车安全技术亟待提高
    中国交通事故频发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日趋加强,使汽车产品的安全技术标准显得格外重要。五一黄金周刚过,全国各地交通事故层出不穷。据公安部交管局介绍,今年1到5月份,全国共发生18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266人死亡、247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数量增加三起,上升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上的各种用途车辆日益增加,私家车拥有者越来越多,节假日期间自驾游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在庆祝节日沉浸在喜悦气氛中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这就使得每逢假日交通事故频出。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居世界第一,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人数,把火灾等等情况都加起来一共是14万,其中有10万人是汽车交通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架300人的大型客机坠毁。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不到2%,只占美国的不到九分之一,日本的六分之一,而全球1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中国。从另一方面这也同时
    2023-04-23
    69人看过
  •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明确规定,要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达到以下三项严格条件:首先,行为人需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其次,引起重大事故的发生;最后,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如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则进一步规定,对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若引发重大交通事故,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若肇事者在造成交通事故后选择逃逸,不仅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而且终身无法再次获得机动车驾驶证。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构成交通肇事罪所需符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主要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以及肇事者逃逸等情节。依据上述规定,倘若一名驾驶员在道路行驶过程中违反交通规则,进而导致严重交通
    2024-07-21
    316人看过
  •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
    无庸置疑,先进的汽车安全设施是行车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各大汽车制造商就开始为设计打造安全设施更完善的汽车而不断努力着。但如果驾驶者安全驾驶的意识淡薄,不懂得或者没有正确运用这些安全设施,甚至违反行车安全的法规,那么即使所驾汽车的安全配置再先进,驾驶安全也无从谈起。根据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调查,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车者的驾驶行为不当造成的,换言之,如果这些驾驶者遵守各项交通法规,按照交通信号指示灯或交通标志的规定行驶,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变道、超车时谨慎细心,始终以高度自觉的责任心规范自己的驾驶行为,就能避免许多人间悲剧的发生。
    2023-04-23
    104人看过
  •  天津市发布《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定:驾驶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70周岁;机动车必须年检合格后才能上道路行驶;驾驶员和行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遵守交通信号灯、严禁酒驾等;行人必须穿反光鞋,并随身携带身份证或护照等有效证件;机动车驾驶员必须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严禁使用报废或非法改装的车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严禁在道路上随意乱扔垃圾等影响交通秩序的行为。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定。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是一项关于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规定,旨在提高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
    2024-01-23
    317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引发儿童安全座椅问题关注
    本月初,郑州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年轻母亲及其双胞胎婴儿当场死亡。据了解,当时车内没有儿童安全座椅,妈妈和两个双胞胎宝宝都坐在副驾驶位置。针对该起事件,网友发问:为什么不给孩子坐儿童安全座椅?据交通部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近两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也就是儿童安全座椅。那么儿童安全座椅在合肥使用情况又是如何呢?媒体随即进行了调查。有娃车主仅三成装儿童座椅媒体随机采访了30位家有儿童(0~12岁)的车主,其中有10位买了儿童安全座椅,占比仅三成。而且还有两个家庭表示,孩子不喜欢被绑着,买是买了,但只用过一次。其他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家庭均表示,出于孩子安全考虑,有备无患。在20个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家庭中,不少人觉得没有必要使用安全座椅或安装比较麻烦,有人认为安全带可以替代安全座椅。部分车主说,小孩子不喜欢坐在固定住的安全座椅上,买
    2023-06-08
    258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负责本单位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更多>

    #交通安全
    相关咨询
    •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范围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
    • 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如何处理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4
      第二十九条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或者停车场、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 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什么叫道路交通事故?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量增多,特别是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扩大,道路交通事故日益严重,已成为和平时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
    • 交通安全法伪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4-09-20
      轻则按照肇事逃逸处理,重则涉嫌伪造证据追究刑事责任。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