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经济制度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9 10:31:14 85 人看过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经济制度有: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自然资源,还包括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和银行等。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包括独资、合资、合作。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和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状况进行分配。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包括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包括利息、利润和租金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包括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都有哪些内容

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的内容:

1、社会主义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组参政);

5、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地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2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宪法》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一、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掌握的问题是:4个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秘密投票的原则。1.普遍性原则,我们的选举制度普遍说明我们享有选举权的人非常多非常广泛(我国公民,年满18周岁,享有政治权利)。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正在受侦查、起诉和审判的人员(未决犯),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决定后,他们可以停止选举权,没有被决定停止的人,可以继续行使选举权。被定罪判刑的人员(已决犯),但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他们有权参加选举。精神病人不能行使选举权(享有选举权)。华侨有选举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华侨在选举期间回国的,他可以参加出国前的居住地或原籍地的县乡两级选举。(有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一致,如对国家主席年龄的限制,大多一致)2.平等性原则,三大方面,每一个选民或代表在选举中都只有一个选举权。每一个选民或代表所得票的效力相等。每一个选民
    2023-04-24
    474人看过
  • 宪法基本特征都有哪些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宪法的基本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宪法有如下三个特征: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2)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如果普通法律的规定、原则、精神同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相抵触,那么普通法律应该被撤销、改变或宣布无效。(3)一切宪法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最根本的活动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1)宪法的制定一般是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我国的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宪法的修改与普通法律的修改在提起主体和通过程序上不一样。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除了这两个特定的主体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有效
    2023-06-03
    313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谁制定的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一、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几次修改宪法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我国分别在1975、1978、1982年对宪法进行了三次全面修改。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即现行宪法,并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1988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承认私营经济,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的需要。1993年修改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也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修改宪法意味着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而这也为后来“人权”入宪打下了基础
    2023-02-20
    281人看过
  • 宪法规定的新中国国家性质和立宪制度
    宪法规定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属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属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包括:1、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金融机关。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有7种:具体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国家权力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3、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派驻国外的大使馆、代办处、领事馆和其他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如专员公署、区公所、街道办
    2023-08-12
    101人看过
  •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不足
    首先,宪法监督的内容仅停留在在理论上无现实的约束力。这对于宪法监督的功能而言无疑是个缺憾。我国宪法在对违宪行为的审查上,局限于对抽象的违宪行为的监督审查,虽然宪法规定了一套纵横交错的监督网,但只限于法律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对其它方面监督内容很少。尤其是对具体的违宪行为的监督几乎无从展开,并且对各类社会主体的违宪性审查,也没有明确规定,缺少了法律确认与程序保障,现实中宪法监督缺少约束力,使得人们无法清楚的获知宪法监督的对象与内容。其次,缺乏宪法的专门监督机构。从历史的护宪规律来看,一个重要的趋势即是违宪审查主体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以至监督组织专门化的趋势。我国虽然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负责进行宪法监督,但其并非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由于它同时身兼立法与监督二职,故通常来讲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倾向于自己制定法律是合宪的而忽视对其的法律监督;另一方面以目前人大的组织形式及工作特点也不利于宪法经常性的监督。由于会
    2023-04-24
    464人看过
  •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具体是: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具体是: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监督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活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
    2023-08-09
    201人看过
  • 宪法规定了哪些国家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的内容:一、社会主义制度;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组参政);五、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六、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地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国家制度的产生背景国家制度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自己、镇压敌人的有力武器。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兴的革命阶级起来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夺取政权,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以后,必然要以法律形式把他们建立的新的阶级统治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为国家制度规定下来,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
    2023-07-05
    393人看过
  •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否在宪法中明确规定
    该段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根本制度得以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是属于人民的,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根 本 制 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其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紧密相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即国家计划和管理经
    2023-09-04
    337人看过
  •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否享有宪法保障?
    不是保障,只是基本内容中主要包括了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际基本经济文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的涵盖了国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切实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各领域的法律提供了前提和依据。而且反映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经过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根据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
    2023-07-06
    148人看过
  • 宪法的概念和基本制度是什么?
    一、宪法的概念和基本制度是什么?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政治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
    2023-06-03
    242人看过
  •  宪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本文介绍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根本原则和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任务和国家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2.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规定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明确了国家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和义务。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义务。4.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明确了
    2023-09-14
    425人看过
  • 经济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哪些
    经济诉讼,又称经济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经济纠纷,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经济诉讼主要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此,其诉讼活动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其基本制度包括: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法官组成的审判集体,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案件,作出判决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审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与合议制相对应的是独任制,即由审判员独任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独任制。第二,回避制回避制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况下,退出对特定案件的审理或诉讼活动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
    2023-08-09
    55人看过
  • 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什么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的内容:一、社会主义制度;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组参政);五、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六、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地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有: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2023-07-22
    453人看过
  • 经济仲裁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经济仲裁的基本制度是什么?我国经济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了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除了向法院诉讼外,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另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仲裁具有当事人自愿、程序简便、不公开审理、解决纠纷迅速及时等特点,因此,在世界各地成为当事人乐于采用的解决国际国内经济贸易纠纷的重要方式。经济仲裁是一种和平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时,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自愿将争议的事项或问题提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依照专门的仲裁规则进行裁决,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该第三者成为双方选定的仲裁人(亦称公断人),或为仲裁机构。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也是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仲裁法。仲裁法的制定,是对我国仲裁制度根本性的改革,被誉为我国仲裁史上的崭新里程
    2023-06-25
    46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据根据法规划划分基本根据制度的基本制度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7
      有首长负责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等。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是按领导集团最高决策人数区分的。首长负责制,又称独任制,即把法定的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位负责人身上;委员会制,也称合议制,即把组织的决策权力交给两位以上的负责人。首长负责制的优点在于:权力集中,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它的缺点是:受个人的知识、智慧、才能限制,处理问题难免有不周之处;独揽大权,容易导致专制和滥用权力的现象;委员会制的优点在于
    • 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内容的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3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选举制度等。 2、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国策,如规定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等。
    •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一切制度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志,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第二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六条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
    • 我国婚姻制度有哪些基本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02
      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法律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11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七段表述,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