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上诉被上诉人要怎么样应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07 19:33:00 149 人看过

一、行政诉讼上诉被上诉人要怎么样应诉

以下是被上诉人应诉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上诉状:被上诉人应当认真阅读上诉人提交的上诉状,理解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事实和理由,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应诉材料。

2.准备答辩状:被上诉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常是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答辩状应当针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逐一反驳,并提出自己的事实和理由。答辩状应当清晰、明确、有针对性,避免笼统、模糊或无关紧要的内容。

3.收集证据材料:被上诉人应当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和反驳上诉人的请求。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合法、有效,与案件具有关联性。

4.按时出庭应诉:被上诉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要求,按时出庭应诉。在庭审过程中,被上诉人应当遵守法庭纪律,尊重审判人员,认真听取审判人员的询问和上诉人的陈述,积极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

5.注意法律适用:被上诉人应当注意法律适用问题,特别是涉及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被上诉人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在答辩状和庭审过程中充分阐述理由和依据。

二、行政诉讼上诉被上诉人必须要出庭吗

办理上诉时本人不需要到场。可委托他人代为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三、行政诉讼上诉被上诉人有哪些权力

在行政诉讼中,被上诉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诉答辩权:被上诉人有权针对上诉人的起诉进行答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2.申请回避权:被上诉人有权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等相关人员回避,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

3.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被上诉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申请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权利: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被上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同时,如果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给当事人造成其他损害的,被上诉人还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n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n(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n(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n(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上诉状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的诉讼请求是法定的,目前的诉讼请求主要包括:撤销之诉;确认之诉;责令履行法定职责之诉;变更之诉;赔偿之诉。在代理行政案件中,应当正确提出诉讼请求。如果提出的诉讼请求超出了法院的职权范围,该请求注定是被驳回的。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起诉的条件一样吗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起诉的条件是不一样的。1、一般民事纠纷的起诉条件是:(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条件是:1)必须是原诉讼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第二,对撤销之诉享有诉讼利益,这种利益来源于原判决给第三人带来的利益损害。第三,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而未受到程序保障。2)客体范围: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不仅包括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也包括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和调解书。3)起诉期间:案外人
    2023-03-07
    361人看过
  • 被告人是否能够在行政诉讼中上诉
    行政诉讼中被告能否具有上诉权要按情况而定,情况如下: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具有法律效力。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上诉,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的主体有上诉权。行政诉讼中的期限所谓期限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完成一定的诉讼活动的期间范围。这里为您介绍一下行政诉讼中有关期限的规定。提起诉讼的期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起诉
    2023-07-08
    138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可以上诉吗,上诉的提起条件是怎样的?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撤销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行政诉讼中的上诉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所作的裁判,要求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判决、裁定的事项进行审理的活动。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上诉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由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提起;(2)提起上诉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第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3)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4)须提交上诉状;(5)须预交上诉费。律师补充: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判后,裁判并没有立即生效。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且上诉期限届满后才
    2023-05-07
    4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一审不服多久之内上诉,行政诉讼上诉的条件
    一、行政诉讼一审不服多久之内上诉当事人对行政诉讼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行政诉讼上诉的条件1、上诉人必须适格。凡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都有权提起上诉。2、上诉人所不服的一审判决、裁定,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裁定。能够提出上诉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对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所作出的裁定。3、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
    2023-04-19
    33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被上诉一方如何质证
    行政诉讼中被上诉的一方进行质证的,需要在庭审的过程中对法庭上出示的证据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一、补充传闻证据证据对应什么证据传闻证据应当对应传来证据。传来证据为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而传闻证据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经控辩双方质证、法庭查证属实的,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二、交通事故如何起诉对方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要起诉对方,应先提交起诉书,并根据对方人数提交相应的副本,交通管理部门是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定机关,当事人应就认定书的内容进行质证,但这还不能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是也算是证明双方的责任程度的重要文书,当事人除了认定书外,还应收集其他证据,在庭审时才能胜诉。三、涉外婚姻举证要注意哪些问题涉外婚姻举证需要
    2023-03-27
    129人看过
  • 当行政诉讼案件达到上诉标准时,上诉人应如何维权?
    被上诉人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上诉人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被上诉人。被起诉该如何应诉合理的应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2、当事人可以自行进行诉讼,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一到二名诉讼代理人;3、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
    2023-07-14
    30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撤回上诉要如何
    撤回上诉后一审生效。撤回申请起诉可以再起诉。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撤诉后再次起诉的情况是不同的。下面就这三种诉讼中的撤诉后再起诉的相关规定分别作阐述:1、民事诉讼中。民诉意见第144条: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2、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最高院解释第177条: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第117条:依照本解释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188条: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
    2023-06-14
    110人看过
  •  行政诉讼胜诉后上诉的程序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需要提交上诉状和证据,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交上诉状和证据;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上 诉 期 限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如果超过六个月起诉,将依法被驳回。因此,对于按标题“【上诉期限】”所提出的问题,行政相对人应
    2023-09-03
    457人看过
  • 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怎么上诉
    一、行政诉讼管辖权异议怎么上诉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作了规定,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驳回。如果当事人对裁定驳回不服,可根据规定处理:当事人对管辖异议裁定不服的,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行政诉讼的诉状怎么写(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
    2024-01-07
    14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上诉流程怎么走程序
    一、行政诉讼上诉流程怎么走程序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若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满,可选择上诉以启动二审程序,具体流程为:1.上诉人需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若直接向二审法院提交,二审法院将在五日内将上诉状转交原审法院。2.原审法院将对上诉状进行审查,确保其内容完整无误,并在五日内将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则需在收到副本后十日内提交答辩状。3.原审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及答辩状后五日内,应将全部案卷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将正式受理上诉,案件随即进入二审程序。二、行政诉讼上诉的条件是什么行政诉讼上诉的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上诉人的资格必须适格,即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均有权提起上诉;2.上诉所针对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上诉的,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2024-08-13
    381人看过
  • 如何计算行政诉讼中被上诉人的期限
    《行政诉讼法》中计算上诉期限的办法:1、期限为十五日内。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期限为十日内。当事人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期限是多久被告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要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且进行答辩,所以行政诉讼被告举证的期限是收到起诉书副本后10日内。如果在举证期限内被告不提供证据的,是为举证不能,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很大可能会作出对被告不利的判决结果。《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2023-08-12
    41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诉讼应对
    被告在行政诉讼中需要遵守的应诉方式包括:在行政机关接到起诉状副本后的十五日内,被告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和答辩状等其他规范性文件;被告需收集相关证据并承担举证责任;最后,被告需按时出庭应诉。被告在行政诉讼中的应诉方式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行政机关接到起诉状副本后的十五日内,被告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和答辩状等其他规范性文件;其次,被告需收集相关证据并承担举证责任;最后,被告需按时出庭应诉。 被 告 在 行 政 诉 讼 中 需 承 担 哪 些 责 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被告在行政诉讼中需承担以下责任:1. 承担诉讼费用:被告在行政诉讼中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包括诉讼费、鉴定费、评估费等费用。2. 依法出庭应诉:被告应当依法出庭应诉,并按照法律规定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3. 承担原告主张的行政行为责任:如果被告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合法,应当承担原告主张的行政行为责任。4
    2023-09-10
    23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可以申请上诉吗
    可以,《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上诉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由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提起;(2)提起上诉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第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3)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4)须提交上诉状;(5)须预交上诉费。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备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不同情形,务别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清
    2023-08-06
    356人看过
  • 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后会不会上诉
    一、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后会不会上诉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败诉后是会上诉的。1.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如果行政机关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满,认为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完全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以期获得更有利的判决结果。3.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对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行政申诉与上诉有何区别?行政申诉与上诉在条件、引起审理程序的作用以及效力上存在显著区别。1.从条件上看,上诉是在法定期限内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而申诉则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2.在引起审理程序的作用上,上诉必然会引起第二审程序,而申诉则不一定能引起再审程序,其是否引起再审程序需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3.在效力上,上诉期间一审判决、裁定不发生法律效力,而申诉提
    2024-08-01
    26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怎样上诉行政诉讼程序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3
      行政诉讼上诉程序:一审法院作出裁定,判决后,诉讼当事人不服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请一审法院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并作出判决。
    • 针对行政诉讼上诉,被上诉方应如何进行调解
      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27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被上诉人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被上诉人。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 监狱行政诉讼上诉讼被告怎样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31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作为行政主体是不会被监狱的。
    • 行政诉讼怎样列明上诉当事人?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04
      1.标题:写“民事上诉状”。2.当事人栏:按上诉人、被上诉人、这个顺序列写基本情况。列写的方法如下:上诉人和被上诉人是公民的,写法是:先列上诉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职务,工作单位或住址。上诉人如有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的,紧接着另起一行列写:法定(或委托)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或职务,工作单位或住址,与上诉人的关系。代理人是律师的,只列写姓名、职务。上诉人列写后,列被上诉人
    • 行政诉讼怎样向法院上诉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7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上诉人必须适格。凡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都有权提起上诉。 2、上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