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人,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票据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票据诈骗罪既遂的定罪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二、票据诈骗罪判刑最新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三、变造股票债券罪如何判刑
变造股票债券罪判刑如下:
1、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以罚款。
-
有价证券诈骗罪刑事责任怎么样追究?
190人看过
-
有价证券诈骗罪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258人看过
-
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能够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463人看过
-
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会怎样追究责任?
424人看过
-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价证劵诈骗罪的如何量刑
188人看过
-
单位是否会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
303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构成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追究责任会如何追究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11构成欺诈发行债券罪既遂应追究的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的行为。
-
有价证券诈骗罪是否构成刑事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3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犯有价证券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
如何追定有价证券诈骗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30有价证券诈骗罪(刑法第197条),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有价证券诈骗罪只包含,使用变造、伪造的国库券和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且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有价证券,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有价证券而
-
有价证券诈骗罪会构成不卖证券罪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8有价证券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可构成本罪,单位不构成本罪。 有价证券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
证券诈骗罪既遂怎样追究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2构成有价证券诈骗罪既遂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数额来确定刑期的长短,不仅仅要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犯罪行为人还会被判处罚金,或者是被没收财产,罚金的数额需要根据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所得数额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