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醉酒断片犯罪不能以精神病认定的,而是按照其所犯罪名进行量刑处罚。精神病是指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确实为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是否属于危险驾驶
醉酒驾驶属于危险驾驶。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非常恶劣或者是从事校车业务而超额的载客,那么都是属于危险人的行为,所以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刑事法律的追究相对的一些责任,同时如果存在着醉酒驾驶的话,也是属于危险驾驶行为,一样也是需要按照危险驾驶罪来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醉酒驾车时,酒精含量是否应该被视为300%?
476人看过
-
神经病是否应该被视为无罪?
228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应该被视为社区矫正对象?
446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
482人看过
-
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是否应该受到社会关注?
56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是否应该被免除其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495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醉酒后得精神病的人犯罪的应该怎么认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
醉酒断片犯罪是否以精神病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3醉酒断片犯罪不以精神病认定,对于醉酒犯罪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
-
精神病人在犯病时杀人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2精神病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会判或者,要根据法医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情况来分析:1、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不会被判死刑。3、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否会判死刑,还要由根据具体案情来判决。
-
醉酒立案可以定为精神病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3醉酒断片犯罪不以精神病认定,对于醉酒犯罪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
-
精神病人能否作为被扶养人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9是否可以作为被扶养人,应当根据其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判断。并不是精神病人就必须依靠他人扶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