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宪法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5 21:20:09 372 人看过

我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法律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着一个国家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一些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这是就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普通法律的内容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相对于整体而言只是局部性的社会现象和法律关系。当然,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只是确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定原则。就其内容而言,既不可能包罗万象地对所有问题都加以罗列,也不可能对每一事项都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据此而论,宪法确实不是法律汇编和法律大全,而仅仅是根本法。因为如果任何问题都由宪法作出详尽无遗的规定,那么普通法律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也就谈不上什么法律体系了。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特征应当说是由第一个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当一个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时,之所以要制定宪法,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以国家最高法的形式确认革命斗争的胜利成果,调节统治者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并规划其将来的发展,最终实现其经济利益。因此,近代各立宪国家总是把一国之内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明确规定在宪法中,并明示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以求得到举国上下的一体遵行,维护整个国家的法律秩序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现行宪法在其序言的最后一段庄严宣告:“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便是说,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普通法律。

一、内容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宪法作为我国根本法,在法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制定宪法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约束公民的行为,以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因此在遇到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是非常的重要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3: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文章
  • 我国的宪法是不是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宪法是不是法律?宪法是法律,而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constit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二、审议历程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3-30
    375人看过
  • 宪法宣誓在什么时候写入我国宪法
    2018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也就是宪法宣誓。所以,宪法宣誓制度是在2018年2月24日设定的。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法律制度。这次修改宪法,在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我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对宪法宣誓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宪法宣誓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另一方面,能够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其次,宪法宣誓有利于提高宪法的权威,加强宪法的实施。通过宪法宣誓,可以极大地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内心确信,做到“心中有宪法”、“宪法在心中”,激励他们忠于和维护宪法,树立对宪法的敬
    2024-04-21
    357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
    一、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宪法》是法律,而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二、宪法的制定程序是什么制宪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1.组织制宪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2.提出或公布宪法草案。3.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4.通过或批准宪法。5.颁布宪法及其生效的日期。三、我国第一部宪法什么时候颁布的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
    2023-04-24
    307人看过
  •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什么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所谓宪法效力是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发挥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宪法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其效力范围直接涉及国家权力的活动。我国宪法序言明确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一、有哪些行政法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二、法实施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宪法实施的积极作用有:首先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其次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再次合理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宪法的基本形式之一,另外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
    2023-06-24
    439人看过
  • 我国的宪法是什么构成的
    一、序言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在宪法序言中阐述了本国和本民族长期奋斗的历史和取得的胜利成果,指出今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由于国家本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三、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宪法反映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经过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
    2023-06-03
    203人看过
  • 宪法的特征主要有什么?
    一、宪法的特征主要有什么?(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宪法有如下三个特征: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2)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如果普通法律的规定、原则、精神同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相抵触,那么普通法律应该被撤销、改变或宣布无效。(3)一切宪法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最根本的活动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1)宪法的制定一般是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我国的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宪法的修改与普通法律的修改在提起主体和通过程序上不一样。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除了这两个特定的主体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向全国人大提
    2023-04-15
    184人看过
  • 在我们国家哪些是属于宪法性法律?
    我们都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并且作用也非常的重大,那么可能有些人就听说过关于宪法性法律的知识,在我们国家哪些是属于宪法性法律?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选举法,国旗法等相关的法律都是属于宪法性法律。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在中国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
    2023-06-03
    363人看过
  •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宪法性法律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棋牌室打麻将违法吗?符合程序合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只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以赌博论处。麻将馆即棋牌室,可以去工商局办理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
    2023-07-15
    11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不同于一般法的本质。其内容具有特殊性, 不能与普通法律相混淆。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全面,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最根本的活动准则。根本法是其他一般法的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不同于一般法的本质。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能与普通法律相混淆。一般法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而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全面,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最根本的活动准则。根本法是其他一般法的立法依据。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所以其他一般法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立法基础。根本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一般的法。一般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应被修改或撤销。根本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由于宪法的崇高地位,及其内容的根本性,不宜轻易改动,因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较之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2023-09-17
    247人看过
  • 关于宪法的特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宪法有如下三个特征: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或立法基础;(2)普通法律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原则。如果普通法律的规定、原则、精神同宪法的规定、原则、精神相抵触,那么普通法律应该被撤销、改变或宣布无效;(3)一切宪法主体都必须以宪法为最根本的活动准则。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1)宪法的制定一般是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我国的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宪法的修改与普通法律的修改在提起主体和通过程序上不一样。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除了这两个特定的主体以外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有效的修宪议案。在修改程序上,修
    2023-08-11
    368人看过
  •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又称八二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这部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八二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这部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
    2023-08-08
    340人看过
  •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有什么特征?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那么我国的法律援助有什么特征?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有什么特征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务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法律援助制度责任主体的明确性。我国的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与之相对应,对于符合条件的公民而言,获得法律援助亦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而非政府或者社会的恩赐。法律援助制度在性质上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通过为贫困或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使他们为法律所认可和保护的权利得以实现。在“市场出效率,政府管公平,司法保公正”的制度安排下,法律援助因其保障人的基本权利而体现宪法精神和司法正义,又因其救助贫困而体现社会公平。《法律援助条例》
    2024-01-31
    78人看过
  • 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领导人民指定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我国关于离婚的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2023-07-04
    345人看过
  •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是2018年写入宪法的。具体是在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22-06-30
    449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3-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征有哪些?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综
    • 宪法基本原则是什么宪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8
      我国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需要特定的程序。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 我国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到底是哪些啊?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31
      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 (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 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
    • 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责任特征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0
      医疗损害责任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体现包括归责原则: 1、过错原则。《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中须存在医疗过错,且因为该过错导致了患者医疗损害才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是《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在医疗损害诉讼案件中,医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 2、过错推定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
    • 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最根本的法律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时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最根本的最主要的.诸如国体政体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二、是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宪法不仅是指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而且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三、是在指定和修改的程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