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代表诉讼怎么提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5:43:37 320 人看过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代表诉讼怎么提起

1、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程序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了确保责任者真正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作了如下规定:

(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股东通过监事会或者监事提起诉讼。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2)监事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股东通过董事会或者董事提起诉讼。监事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股东直接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其他人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提起诉讼的程序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通过监事会或者监事、董事会或者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的具体程序,依照上述股东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提起诉讼的程序进行。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

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也称竭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是指股东在提起诉讼前,必须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提出请求令公司提起直接诉讼,只有在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接到该请求,经过一定期间而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股东才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如日本商法第267条规定:股东可以以书面请求公司提起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自有前项请求日起30日内,公司不提起诉讼时,前款股东可以为公司提起诉讼。中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214条也规定:股东得以书面请求监察人为公司对董事提起诉讼;监察人30日内不提起诉讼时,前项之股东,得为公司提起诉讼。

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是由股东代表诉讼的性质决定的,即只有当公司怠于行使职权追究给公司造成损害者的责任时,才由股东代为行使诉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但有时把前置程序作为必经程序会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日本商法第267条规定:如果因为经过前置程序所要求的期间而有发生对公司的不可恢复的损害之可能时,股东可以直接提起代表诉讼。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意义

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主要发生在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中,主要是针对于股东、公司董事会和责任人三者之间的游戏规则,在游戏的直接后果是获得的收益归公司,并使公司和全体股东受益或最大限度地减损。

股东代表诉讼,相对应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而言,它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社团或全体股东、全体社团成员的利益,但间接也维护了该股东或该社团成员的自身权益,具有代位诉讼和代表诉讼的两面性特征。

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公司的损害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

直接诉讼的有益补充在海外,证券市场投资者提起的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诉讼制度也是相互配套的。在中国,随着以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为特征的证券民事赔偿直接诉讼案件的深入,必然会催生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对于虚假陈述,股东代表诉讼只有一种情况,即上市公司赔偿后怠于追索,故股东行使公司利益归入权,虚假陈述案件必须先直接诉讼后才有股东代表诉讼,否则,便存在一个损失的或然性问题。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直接诉讼结束后,根据判决或和解协议,上市公司财产被强制执行或其主动向投资者履行赔偿义务后,必然会出现最终赔偿者应当是违法违规者的问题,于是,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成为必要,善意的现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或公司怠于行使职权时代表公司向违法违规者追索公司支付的赔偿款,结果是谁违规、谁掏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股东代表诉讼相关文章
  • 股东能代表公司出面股东起诉股东么
    在一定条件下,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诉讼。股东代理诉讼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成员的责任或者实现其他权利时,股东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为了追究这些成员的责任或者实现这些权利的目的,根据法定程序代理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向公司和其他人提起的直接诉讼不同。一般来说,直接诉讼的原告是最终受益人,而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只是享有名义上的诉讼权,胜诉后利益归公司,诉讼的股东只是持股间接受益。各国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都设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这也是它有别于直接诉讼的特征之一。控股股东能代表公司诉讼吗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有权代表公司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
    2023-08-05
    370人看过
  • 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人数是否必须要有有限责任股东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公司的主要类型之一,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人数和股东资格有要求,满足条件后才允许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要求如何?公司法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之所以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作出限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1、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资本联合为基础组成的,股东人数不应少于二人;2、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本联合的因素,同时还有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结合的因素,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人合因素,这就要求股东人数不宜过多;3、有限责任公司不公开募集股份,管理上是较为封闭的,在股东人数上需有一定限制;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是规模不大,有股东人数限制,适宜于公司决策和经营。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包括参与公司成立的第一个股东,也包括公司成立后新增股份、转让出资、公司合并等原因新增股东,即股东总数不能突破最高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
    2023-08-06
    79人看过
  • 本案股东是否有权充当原告,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评析」:本案的争议之处在于当事人主体的确定,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在公司被其他股东控制而无法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此时谁有权利做原告对侵犯公司利益之人提起诉讼;二是在构成第一个问题形成的诉讼中,利益受到侵害的公司又处于何种地位。「当事人情况」:原告王涛,北京泰山质量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被告李平,北京泰山质量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第三人北京泰山质量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平,执行董事。「基本案情」:原告王涛(化名)诉称:2000年11月,我与被告李平(化名)共同出资成立北京泰山质量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化名),被告李平任法定代表人,我任总经理。2001年5月开始经营。自2002年6月至同年12月31日,被告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委托其夫黄伟先后从公司强行拿走法人代表及公司印章、营业执照、记帐凭证、激光打印机等财物,删除公司电脑中的公司业务指导文件等,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公司利益。现
    2023-06-05
    215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的主体之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公司在代表诉讼中的地位问题,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和第三人。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将公司视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其理由是公司与代表诉讼有绝对的密切关系,但公司由于不愿起诉而丧失了对代表诉讼标的独立请求权,所以将公司的地位定位于无独立请求权的角色是合理的。这种观点较适应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和诉讼实践,得到了很多法院的认同。如北京、江苏、上海等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均明确公司在代表诉讼中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笔者认为,公司既不宜作为原告,也不宜作为被告,而是处于独立地位的第三人,在诉讼中不辅佐任何一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有上诉权、申请再审权和申请执行权。在目前民诉法框架内对代表诉讼中公司的地位作出规定是不现实的,可在今后最高院出台的《公司法》解释中予以规定。一、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诉讼地位是怎样的(1)应
    2023-06-21
    367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股东的权利和责任
    1、胜诉时股东的权利原则上讲,股东所提起的代表讼诉如果成功,股东有权请求公司对其诉讼费用予以补偿。此种费用之补偿鼓励了那些为公司利益而提起诉讼的股东,是公平的、合理的。因而,两大法系对此均加以规定。在英美法国家,现代公司法规定,只要诉讼的结果对公司有一定的好处,即使公司从中没有获得任何金钱赔偿,股东也有权要求公司补偿其诉讼费用。《日本商法》第268条之二的第一项规定:提起第267条第2项诉讼的股东,在胜诉的情况下,支付律师报酬时,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在该报酬金范围内,给付相当的金额。另一方面,鉴于股东代表诉讼的利它性的特征,股东通过诉讼取得的赔偿金通常应当归还公司而不是按比例分配给股东。然而,如果不适当行为人是公司的大股东或某些股东,将从他们那儿取回的赔偿金仍归于公司,供这些大股东或股东支配、运用,即使他们间接地从他们自身的赔偿金中分享利益,则对于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是显失公平的。为此,在美
    2023-06-09
    395人看过
  • 股东代表大会可以提起诉讼吗
    一、股东代表大会可以提起诉讼吗股东代表大会不可以提起诉讼,有限责任公司的每个股东,都可以以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在满足前置条件的情形下可以提起诉讼。二、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时要怎样维权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时的维权方法如下:1.依法行使知情权。经过分析后认为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则可以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无效。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中小股东可以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当中小股东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时、或者认为公司前途不好时,自己不愿意再作该公司股东时,就可以通过转让自己所持股份的方式来结束与该公司的关系,并以此方式实现自己的财产权。三、挂名股东有什么法律责任挂名股东的法律责任如下:
    2023-04-25
    279人看过
  • 能否由监事代表股东提起诉讼?
    监事能提出股东代表诉讼。但条件是:1、董事、高管人员给公司造成损失;2、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向监事提出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一、产生原因不同。股东的权利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股东的权利可以分成两大类:股东的个人性权利和股东的共同性权利。股东个人性权利是指法律或公司章程明确规定股东可以单独要求并实现的权利,诸如分配权利、认购股份的权利、要求记录其投票表决的权利等。股东共同性权利则是指股东根据与公司成员之间的契约而享有的、能够对公司事务和事项作出决议的权利。股东代表诉讼是股东公
    2023-07-12
    392人看过
  • 以谁的名义,股东代表提起诉讼?
    在诉讼中股东代表以股东的名义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事会、无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在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对公司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依照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等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作为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而且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而股东代位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法律责任承担者也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
    2023-07-02
    313人看过
  • 有限公司股东代表诉讼调解应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是的。在股东代表诉讼程序中的调解,为了让公司的意思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大程度维护有限公司股东的利益,调解协议除了由董事会代表公司表示同意外,还应当由公司中除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表示同意。在公司和股东全体均同意且调解协议没有他其他违法事由时,法院才能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也才能相应地制作民事调解书。《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
    2023-06-15
    354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后公司可以重新起诉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后,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生效的,公司是不能再以同样的诉讼主张提起诉讼的,法院应该告知公司可以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
    2023-06-18
    417人看过
  • 丧失股东资格的股东能否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中丧失股东资格的股东无权提起,因为公司的利益与其没有关系。有限责任公司每个股东在法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应当经过前置条件。一、如何区别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的区别:1、原因不同。股东派生诉讼是指股东的公司性权利因公司本身的侵犯而间接受到损害。只有公司因法定原因未起诉,股东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股东直接诉讼的原因是股东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2、诉权根据不同而有所不同。提起派生诉讼的依据是二元的;直接诉讼的依据只有一元;3、诉讼目的不同。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提起诉权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在股东直接诉讼中,原告股东行使诉权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4、诉讼归属不同。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只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讼权,实质意义上的诉讼权属于公司。二、公司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时应该怎么办呀
    2023-06-23
    273人看过
  • 公司清算期间是不是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公司清算期间是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因为公司的法人资格仍然存在。股东代表诉讼前置条件是请求监事会提起诉讼,监事会不提起的,股东应当请求董事会提起诉讼。只有当二者都不行使权利时,股东才能够以公司的名义提起。一、二手公司的不合作怎么清算在公司清算过程中,清算组成员从事清算事务时,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发生公司清算纠纷,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公司怠于向清算组成员主张权利的,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此时公司已经注销,股东不可能再以自己的名义向清算组提起诉讼,清算组亦不能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因此,在股东认为清算组成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并造成公司财产损失时,要求公司以提起诉讼的方式予以救济已经无法实现,股东此时应有权参照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提起诉讼。二、公司监事会有什么职责我们前面提到,股东会就是管人、管钱、管方向,董事会就是在股东
    2023-04-07
    390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需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吗
    股东代表诉讼需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时效起算时间为股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权利被侵犯之时,诉讼时效为三年。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是公司。一、人身损害起诉诉讼时效人身损害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是权利被侵犯之日,计算三年。侵权责任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二、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是:1、原告主体不同。股东诉讼是原告是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2、侵权客体不同。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3、诉讼目的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而股东代位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维护公司利益。4、法律责任承担者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
    2023-03-29
    489人看过
  • 股东认为公司利益受损时,能直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吗
    股东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是指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定义务,损害公司利益而引发的纠纷。股东在公司利益受到相关主体的侵害时,一般不得立即以自己名义直接提起诉讼,而应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要求。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置的基础在于股东本身没有诉权而公司有诉权却基于种种原因拒绝诉讼或怠于诉讼,股东在穷尽内部救济情况下才能以自己的名义为了公司的利益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如下:1、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法院起诉;2、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法院起诉。律师补充: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主体可以是: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2、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没有持股比例的限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提起股东代表诉
    2023-05-06
    186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一人或多人都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并非只要是... 更多>

    #股东代表诉讼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定义及起诉的所得归公司?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8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在公司的利益受到公司机关成员的损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起诉追究其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由于股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来源于公司,并非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公司以强制行使公司的权利,因而称为派生诉讼(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目的是维护公司利益,胜诉之所得也归公司。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要件:第一,原告股东需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公司法对有
    • 股东代表为什么要提起诉讼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0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为了确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义务后得到追究,更有力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法律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股东代表可以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9
      根据法律规定监事会,是公司必备的法定的监督机关,监事应该是独立的,不能兼任。经理也不能兼任监事,执行董事也不可兼任监事。公司法对公司行为、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和管理层人员均制定了详细规定。监事具有独立性,作用是监督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不得与其他管理人员有利益冲突或不正当的利害关系。监事有以下责任:(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
    • 公司股东代表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没有公司资格的股东可以反诉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0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代表在诉讼中丧失资格的,不再是股东,起诉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不能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 有限责任公司的代表人数是否必须要有有限责任股东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02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公司的主要类型之一,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人数和股东资格有要求,满足条件后才允许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要求如何?公司法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之所以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作出限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1、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资本联合为基础组成的,股东人数不应少于二人;2、有限责任公司有资本联合的因素,同时还有在相互了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