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条中约定利息有效吗
借条中约定利息有效,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约定利息,但是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否则对于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以支付。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借条约定利息如何算
借条约定利息应当按照约定计算,但是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借款合同的利息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债权人可以不予返还。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三、欠条改成借条还有效吗
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有真实的借贷事实发生,原来写的是欠条,现在要把它改写为借条的话,应该重新写一张规范、严谨的借条。而不要把原来的欠条直接修改为借条,防止以后发生争议或误解。重新写了与借贷金额相符的借条,这是有法律效力的。
如果一方贸然修改,没有经过另一方同意,则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n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
有借条,口头有约定计息,利息给吗
215人看过
-
借条上没有约定借给钱有利息吗
170人看过
-
借条必须有关于利息的约定吗
354人看过
-
借条未约定是否要付利息借条没写利息要支付利息吗
50人看过
-
借条利息8分利借条无效吗
417人看过
-
借条中必须要约定利息吗,借款合同有哪些必备条款
361人看过
-
借条借款利息一定要约定利息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28借条不一定要写利息,是否约定利息由借贷双方自行决定,法律没有规定借条必须对利息进行约定。如果借条上没有约定利息的,则还款的时候债务人不需要支付利息,债权人也不可以主张利息。
-
借贷中借贷条约利息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22利息有以下规定:1、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协议无效.借款人要求贷款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36年利率%人民法院应当支持部分利息。
-
中一定要约定利息吗,借条约定的利息过高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借条中一定要约定利息吗利率要合乎规定。《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不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保护。借贷分为有息借贷和无息借贷两种,其中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生活性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两倍。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时,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
中约定逾期利息高出法律规定的,借条还有效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借条中约定逾期利息高出法律规定的,借条仍然还是有效的,只有其中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是无效的。《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
借条到期,利息未中断,借条还有效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2借条本身一直有效。但该债权可否受法律保护需根据可否已过诉讼时效判断。普通民事纷争诉讼时效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量,即从另一方应当还钱之日开始计量。诉讼时效因提诉讼讼、当事人一方提议要求或者认可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再次计量。但在诉讼经过中需提供确切、充足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