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20吨甲醇了算什么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1 19:21:37 290 人看过

甲醇属危险化学品,如吸食过量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双目失明甚至死亡。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无证经营会违法。所以储存20吨甲醇可能涉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该罪名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是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并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给社会治安留下极大的隐患。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没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的规定,但是,并非一经实施了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的行为,就无例外地构成犯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的行为,不宜按犯罪论处。

一、怎么样才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有以下要件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07: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非法储存甲醇如何定罪
    刑事责任年龄
    一、非法储存甲醇如何定罪虽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没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的规定,但是,并非一经实施了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的行为,就无例外地构成犯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的行为,不宜按犯罪论处。应当指出的是,本条规定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主体是依照国家规定不具备制造、买卖、运输、储存上述物质资格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其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这是考虑到有的毒害性物质涉及范围很广,如日常生活中民间使用相当广泛的灭鼠药等。实践中,未经批准少量制造用以灭鼠虽属非法,但不一定危害公共安全。其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适用《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不以犯罪处理。考虑到有的毒害性物质范围很广,如日常生活中民间使用相当广泛的老鼠药等。不具备制造资格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少量制造用以灭鼠虽属非法,但也不一定危
    2023-06-11
    385人看过
  • 甲醇汽油合法吗
    一、甲醇汽油合法吗现在甲醇汽油已经被禁止了,被禁止最大的原因是如果国家大力推广甲醇燃料,虽然汽车燃烧甲醇排出的气体是非常干净的,但是在制造甲醇的过程中却存在较高污染。如果大力推广甲醇燃料,这就相当于变相统一排放,无法在根本上降低碳排放。其次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目前国家对于甲醇的运输和监管法律还并不完善,使用甲醇作为燃料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二、甲醇汽油为什么被叫停首先在技术问题上,使用甲醇的汽车一直不够成熟。虽然很多高校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去研发,但是像是橡胶溶胀,热值低,稳定性差,通用性差等等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而且甲醇车在冬天难以启动,只能靠安装加热器去辅助启动,适用环境比较有限。当然,汽车燃烧甲醇虽然很干净,但是制造甲醇的过程却有较高污染,因此鉴于环保方面,国家停售甲醇汽油。三、甲醇应用领域1、基本有机原料之一,用于制造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杀虫剂、杀螨剂)、医药
    2023-06-09
    104人看过
  • 房产过户找人冒充算什么罪
    冒充他人签字卖房子,可能涉嫌诈骗罪。一、买房有外债离婚会拍卖房子吗买房有外债离婚不一定会拍卖房子。如果所涉贷款属于未偿债务,且属于双方共同债务,而且债权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如果没有其他财产,法院很可能会拍卖房子。买房子和离婚要不要拍卖房子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双方离婚时,涉及到的贷款属于未偿还债务,该债务是属于一方共有还是另一方共有;2、夫妻一方的债务,应由夫妻一方共同承担,双方离婚时应共同。二、欠信用卡8万起诉会怎么处理信用卡欠8万判刑:1、一般的信用卡欠款属于民事案件,不会判刑;2、如果法院判决偿还信用卡债务,债务人拒不履行的,有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3、但如果是涉嫌恶意透支行用卡的,则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冒充别人签字会判几年冒充别人签字的判刑如下:1、冒充别人签字的,情节严重的则涉嫌构成诈骗罪,一
    2023-03-04
    100人看过
  • 预防甲醇中毒措施
    法律综合知识
    甲醇(CH3OH)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略带乙醇气味。相对分子质量为32.04,沸点64.7℃。可按任意比例溶于水,能溶于乙醚、乙醇、苯和酮类等溶剂。吸人甲醇蒸汽,轻者有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步态蹒跚和失眠;重者除上述症状明显加剧外,有复视、眼球疼痛、手颤、指鼻不准等;再严重可有精神失常,如有幻觉、幻视、近期事物不能记忆等,甚至昏迷。甲醇蒸汽可刺激眼睛,液体甲醇可致角膜表面损伤。对皮肤作用不明显,可经皮肤吸收。预防措施①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乙醇代替甲醇。②加强密闭、通风排毒设施,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③加强管理,防止误服。
    2023-06-06
    435人看过
  • 以80吨工业盐冒充食用盐,怎么判刑
    【事件经过】3月25日消息,内蒙古赤峰市破获一起贩卖假盐案,私盐、假盐约80吨。嫌犯从2014年起以工业盐冒充食用盐,产品销往河北内蒙古等地,目前嫌犯仍在逃。专家称,长期食用工业盐会影响儿童发育,甚至引发孕妇流产,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用盐。【法律解读】患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盐业管理规定,实施了非法生产、储运、销售食盐的行为之一的,即可构成犯罪。从本案看,张某多次购买工业盐充当食用盐予以销售,查扣的18余吨盐储存在张某的仓库内,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储运”状态,应计入犯罪重量。根据货运司机和卸货人员的证言,张某非法储运、销售的工业盐已明显超过50吨,应在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处刑。为保护公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违反国家
    2023-06-14
    94人看过
  • 卖甲醇燃料违法吗
    如果在没取得相应经营范围的情况下,销售贩卖甲醇燃料,可能构成无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照经营。第四条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前款第(
    2023-06-02
    19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20吨甲醇重装甲醇机队什么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09
      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一条甲醇储存达20吨是什么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17
      储存20吨甲醇会构成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虽然该罪没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的规定,但也不是一旦储存危险物质就构成犯罪;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
    • 运输20吨甲醇违法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22
      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
    • 诱骗20吨甲醇怎么定罪量刑?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06
      储存20吨甲醇的,涉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储存20吨甲醇什么罪,有哪些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7
      储存20吨甲醇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