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的;
(2)除渎职犯罪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特别指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这一程序,即累犯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案件和轻伤害案件占刑事和解的绝大多数。
一、当事人和解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
(2)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3)被害人自愿和解。需要指出的是,刑事和解必须是有被害人的案件,没有被害人的案件,不能进行刑事和解。
对于渎职犯罪不适用刑事和解制度。主要对公职人员从严要求和严格处理的现实考量。
二、刑事和解的启动和受理
(l)启动。适用刑事和解通常有三种启动方式:一是当事双方自行提出达成和解的愿望;二是当事人双方亲属、代理人、辩护人代为提出和解请求;三是司法机关对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而没有进行和解的,告知当事人可以进行和解。
(2)受理。刑事和解的受理,应由公、检、法机关进行。受理后,应当审查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经审查认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办案机关应告知双方当事人。
三、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
(1)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2)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四、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277条、第278条、第27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272条、第273条、第333条、第496-506条。
-
缓刑制度的优点和范围
178人看过
-
有期徒刑缓刑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176人看过
-
一裁终局制度适用范围
52人看过
-
两审终审制度适用范围
481人看过
-
告诫制度适用哪些范围
214人看过
-
认罪量刑协商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
357人看过
累犯是指曾经受过相应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或者被赦免以后,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特定期限内,又因为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其中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后5年内再被判处一定刑罚的为一般累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又再犯该特定罪的犯罪分子又... 更多>
-
2022年认罪认罚制度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051、适用阶段和适用案件范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没有适用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不能因罪轻、罪重或者罪名特殊等原因而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获得从宽处理的机会。但“可以”适用不是一律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后是否从宽,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2、“认罪”的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
-
刑事和解的范围有哪些刑事和解适用的条件及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30犯罪嫌疑人须认罪;和解出于双方自愿;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条件。 刑事和解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犯罪嫌疑人(加害人)须认罪。即需要作有罪答辩。这是刑事和解程序的首要条件,也是双方疏通情感阻滞的渠道,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则无法进行和解。 2.和解出于双方自愿。一般而言,被害人自愿必不可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求加害人的自愿。 3.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条件。有人认为,刑事和解应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进
-
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20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为: 1、故意犯罪的适用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过失犯罪的适用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3、不适用的情形 ①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②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
-
什么时候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52013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
-
关于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25首先,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其次,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行为的,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