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私下离婚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包括:达成一致意见、符合法律规定且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离婚协议的成立仅意味着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而离婚协议的生效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确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私下离婚协议在满足达成一致意见、符合法律规定且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自夫妻双方达成共同意见时确定,即双方签字时确定。由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离婚协议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离婚协议的生效。
【 离 婚 协 议 法 律 效 力 探 讨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离婚登记后即对男女双方发生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双方不再履行夫妻义务。同时,离婚协议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如双方真实意愿表示、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子女抚养有明确约定、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等。协议需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后具有法定效力。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签字,并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经审查合格后,发给离婚证。
私下离婚协议在符合法律规定且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具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需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确认后具有法定效力,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签字,并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经审查合格后,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探讨
455人看过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探讨
454人看过
-
探讨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
383人看过
-
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探讨
328人看过
-
婚姻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探讨
257人看过
-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探讨
377人看过
离婚协议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准备。男女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应当共同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并且民政局会提供简单的离婚协议书,男女之间的情况不复杂的,... 更多>
-
协议离婚去探望有法律效力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30一、放弃探望权是无效的。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特有的权利,是一种延伸的亲权,不能自由处分。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不能由离婚双方自由处分或抛弃。 二、夫妻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利义务性质上没有发生改变,只不过双方行使这种权利义务的方式有所不同,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是通过照顾、教育等抚养行为来实现和履行其对子女的抚养权利和义务;不
-
离婚协议中的探视权是否有法律效力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2不具有法律效力。 (1)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特有的权利,是一种延伸的亲权,不能自由处分。 (2)一方以离婚协议中有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为由抗辩的,不予准许,应认定离婚协议中关于放弃探望权的约定不予支持,仍然支持离婚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的权利。 (3)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索要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告知支付抚养费的请求,可以另行诉讼。
-
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山东在线咨询 2021-04-131、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日起,婚姻关系即为解除,双方均可与他人结婚。2、离婚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如果因履行离婚协议产生争议,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附: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离婚的,如果结婚证是在中国领取的,可以协议离婚。协商不成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以上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了涉外离婚协议的基本程序,对于涉外离婚协议的程序你都了解了吗?如果你在对于涉外离婚有关的法律问题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山东在线咨询 2021-01-23(一)离婚协议的效力不应等同与一般民事上的合同、协议,它具有特殊性。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显然,婚姻关系包括涉及婚姻的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处理应适用《婚姻法》、《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而不应适用合同法的有关精神。上述两种观点他们都是基于同一个理论
-
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3如果签订了协议但没有去办理离婚手续,后来一方反悔,涉及诉讼离婚时,那么该离婚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即使离婚协议无效,但里面涉及的关于一些事项(如财产、过错等)等方面的自认是有效的。在诉讼中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