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指符合什么规定的违法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4 16:30:11 293 人看过

犯罪行为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一、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

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

二、酒驾可以开无犯罪记录

酒驾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28日 07: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违法行为
    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指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犯此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客体是侵犯的是双重客体,即国家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法院对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如何裁判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消费者轻伤以上伤害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院对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会根据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裁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
    2023-07-03
    478人看过
  • 犯罪行为是指
    民事责任
    违法是指公民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以及行政规章的行为。犯罪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的,才属于犯罪。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公共社会的行为;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第三、犯罪必须受到刑法处罚。只有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一定等同于犯罪。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行为按其危害行为形式划分,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型犯罪与不作为型犯罪,以及第三种危害行为形式,即持有型犯罪。只要确定是有犯罪行为,且符合犯罪的其他构成要件的,均应该定罪量刑。一、什么是违法行为怎么构成犯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违法的行为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犯罪行为特指该行为构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罪名的行为,故违法行为包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包括危害国家主权、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或经济秩序的、侵犯公民人身
    2023-03-24
    260人看过
  • 犯犯行为是否符合共同犯罪的标准?
    片面对向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同犯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必须是过失犯罪吗?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故意。过失犯罪构不成这一要件。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是: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7-06
    444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的规定是什么
    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的规定是必须符合一个罪名当中的犯罪构成,要件才会构成此罪,符合犯罪构成条件的行为都是犯罪,一般犯罪只要满足法定的四个构成要件就可以进行定罪,而对于要件需要从主客观方面,还有从主体,客体方面来进行确定,构成犯罪的都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犯罪构成三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还必须负有责任,也即是说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必须符合三个递进式组合的条件。(1)犯罪构成该当性。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2)违法性。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违法阻却事由是排除具有该当性的
    2023-04-01
    273人看过
  • 行政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指什么
    一、行政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指什么1、行政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应当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二、行政诉讼立案后的程序是什么1、起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受理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人民法院在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3、审理和判决行政案件的第一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应适用的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合议庭评议和判决等阶段。4、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自己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执行,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当归还罚款和应给付赔偿金的,通知银行从行政机关账户内划拨;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日起,
    2023-06-14
    439人看过
  • 偷税行为法律界定为犯罪还是违法行为?
    偷逃税是犯罪。偷逃税款的量刑标准如下: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4、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5、税务、海关、银行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本罪犯罪人相勾结,构成本罪共犯的,应当从重处罚。偷逃税款罪的的犯罪构成偷逃税款罪的犯罪构成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客体是国家税收的征管秩序,包括征收对象、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体制等内容。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2023-07-07
    336人看过
  • 违法犯罪法指的是
    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违法的行为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犯罪行为特指该行为构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罪名的行为,故违法行为包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包括危害国家主权、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或经济秩序的、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等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参与毒品犯罪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参与毒品犯罪是构成刑事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参与了毒品犯罪,即构成共同犯罪,应当依法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二、不承担刑事责任意味着无罪吗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无罪。犯罪嫌疑人可以因情节轻微、金额小、年龄小而免除刑事
    2023-03-11
    317人看过
  • 法律规定诈骗罪是指的行为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一、基本概念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三、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
    2023-03-23
    80人看过
  • 怎样的是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侵害了法益,这是行为的实质要素,违法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所以,没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一、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2、犯罪的客观要素是指犯罪活动的客
    2023-03-15
    365人看过
  • 什么是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的犯罪行为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的犯罪主体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该罪在客观上主要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一、用假资料贷款会坐牢吗假资料贷款是否坐牢根据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假资料贷款,如果不涉及恶意逾期,有按时还款不会坐牢;2、如果贷款后失联,恶意逾期不还,那么,有欺诈银行的嫌疑,数额较大的(十万以上),很可能会坐牢。提供假资料贷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涉及金额10万以上就触及刑法,最低判刑5年,最高可能判无期或者死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
    2023-06-22
    491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
    法律规定犯罪的不作为是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具体的特征包括: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拒绝履行的行为;要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一、偷税漏税罪怎么认定现行《刑法》已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逃税罪的构成要件是: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税收管理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和税款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征收对象、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体制等内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而且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
    2023-03-26
    434人看过
  • 《刑法》中规定玩忽职守的行为结果犯罪的行为是什么
    1、不以职守为己任,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上不严肃;2、擅离职守,不坚守岗位,逃避职责义务;3、不认真执行职责权限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4、不完全执行职责权限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义务;5、其他玩忽职守的行为;6、造成严重后果。一、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怎么区分?1、两罪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刑法》第九章中渎职罪的同类客体是“国家部门的正常管理活动”。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均属于渎职罪,当然其同类客体也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但渎职罪中的各种具体犯罪,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必须研究各种罪的直接客体,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该罪的本质属性,划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2、两罪在客观上有三方面区别(1)行为性质上的区别。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对职权的“滥用”。这种“滥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超越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超越法定权力范围,违法决定无权决定的事项、擅自处理无权处理的事务;二是违法行使职权
    2023-03-01
    322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253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从以上条文内容可以看出,《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修正案(七)的基础上再次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纳入修改的范围,且修改幅度较大,在司法实践中亟须正确理解和适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为:(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023-02-28
    481人看过
  • 法条竞合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有什么特征
    一、法条竞合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有什么特征法条竞合(又称法规竞合、法律竞合),是指由于法律对犯罪的错综规定,一个犯罪行为同时符合了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但数个条文之间存在着整体或者部分的包容关系,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条文而排斥其他条文适用的情形。这是刑法分则和特别《刑法》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法律现象。(一)一犯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一个犯罪行为如果只符合一个犯罪构成自然就不存在法条竞合的问题,但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未必就是法条竞合犯。作为法条竞合犯的犯罪行为所符合的数个犯罪构成在性质和罪名上应都是不同的,否则法条竞合犯不成立。另外,基本犯罪构成与相应的修正的犯罪构成之间不存在法条竞合,基本犯罪构成与加重犯罪构成或减轻犯罪构成之间也不属于法条竞合。(二)数个犯罪构成之间在逻辑上的重合关系。重合关系的内涵指从属或交叉关系。犯罪构成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从属或交叉关系是法条竞合的逻
    2023-04-13
    30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违法犯罪? 违法犯罪是指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1
      犯罪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的,都是犯罪。情节明显轻微的,不视为犯罪。
    • XX局规定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是指的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7
      第四条合同当事人不得采用下列欺诈手段骗取财物:(一)伪造合同的;(二)盗用、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三)虚构主体资格的;(四)虚构货源或者合同标的物的;(五)故意交付部分货物(货款)骗取全部货款(货物),或者骗取货款(货物),拒不交付货物(货款)的;(六)定作方无正当理由中止履行合同,不退还所收定金、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付款、材料款等费用,或者拒不支付加工费的;(七)利用虚假广告和信息,诱
    • 违法行为1625a指的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违反道路信号灯通行,一般罚款150到200,扣6分
    • 行为符合单位非法行医犯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1
      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变造货币是违法犯罪行为,不可为!,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0
      近日,贵阳一男子因变造货币被刑事拘留。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所谓“变造货币”,是对真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位移、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值的行为。 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