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集体回避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20:33 171 人看过

一、什么是集体回避?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适用主体主要是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是一种个别回避制度,只针对个人的职务行为,而不适用于公安、检察和审判机关作为法人主体的整体回避问题。但如在该机关工作的人员全部都存在法定的回避情形时,虽然法律没有规定机关法人的回避制度,但由于该机关的全体人员均需回避,导致集体回避的出现,引起管辖变更的法律后果。

二、集体回避的几种常见情形

导致集体回避这种法律后果出现的,是刑诉法在设立回避制度时采取了模糊立法的方式。刑诉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集体回避的法律依据即第二十八条第四款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通常存在如下几种情形。

1、办案机关即案件被害人。

如笔者代理的熊猫烧香传播计算机病毒案中,湖北某市公安局内网因该网络病毒发作导致户籍系统瘫痪。之后,由该局户籍科向该局网监支队报案。破案后,就出现了该局既是侦查机关,又是被害人的情形。这时,侦查人员虽不具备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但是由于侦查人员均系被害单位的工作人员,显然是符合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这一法定情形的,因此该局的工作人员均应对该案进行回避,类似案件还有江西抚州市检察院爆炸案、吉林法院爆炸案等。

2、办案机关的主要领导是被害人

前些年西安中院院长朱某在法院办公室被上访人员杀害未遂的案件,被告人由西安中院判处故意杀人罪(未遂)。这时,显然审判人员都是被害人朱某的下属,虽朱某本人并没有参加本案的审判工作,但是也很难想象主审法官作为朱某的下属,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能确实做到客观公正。

其实在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对此情形就有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这也是散见于各类法规中不多的集体回避的依据之一。但是这类规定并不明确,目前也仅见于法院内部规定,而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尚没有类似规定。

3、办案机关的工作人员是被害人

这类情形中最著名的案件莫过于杨佳案了。被害人为闸北公安分局民警,这时候,如侦查机关由闸北公安分局担任,势必导致该局的侦查人员与被害人都具有同事关系。这是不是也符合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的情形呢?而这类型案件也见于湖南永州枪杀法官案、海南检察院检察官被谋杀案等案件中。对于这类型案件,再由曾和被害人朝夕相处的同事办理,显然也不适合。

4、办案机关的上级机关是被害人

在江苏启东一起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案件中,当地群众因不满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来的某造纸排污项目,聚集在政府门前游行示威,后因群众失控,部分群众冲进政府办公楼进行了打砸,当地政府宣布永久关闭该排污项目后,群众自行散去。对于在此案中的打砸人员,因被害单位是当地市政府,而该市公安局作为市政府的下级机关,其工作人员也系当地政府下属的公务人员,由其办理该案显然不当。后经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其他公安机关对该案进行管辖后,也实现了集体回避的问题。

5、办案机关收取当事人的办案经费

刑诉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两高也各自做了详细的内部规定:如不能接受宴请、不能借用交通工具、不能在买房装修中得到好处等等。违反规定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但这些都是对于具体办案人员的,对于办案机关收受当事人好处的却未作规定。特别是在一些财政收入不高的地区,办案机关在办理一些经济犯罪案件中,收取报案人、被害人所谓办案费用或捐赠的情况依然存在。而这些费用由于不是给予办案人员个人的,而是给集体的,在很多时候就成为一种潜规则。久而久之,有些个别机关甚至以此作为创收项目,将公权力涉足于本不属于刑事犯罪的民事纠纷中。这在笔者所办的一些案件中并不少见,甚至还出现类似警察基金接受捐赠形式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无论具体办案人员多么铁面无私,都不可能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虽收钱的是单位,但是全体人员都需要回避。

三、集体回避所面对的法律困境

目前集体回避情形主要存在于办案机关与案件的被害人存在某种关系,而和案件其他当事人存在关系的情形较少见。这是由于避污心理和某种道德制高点的存在。在当被告人与办案机关有其他关系时,办案机关唯恐避之不及,而上级法院也会指定其他法院管辖,如武汉中院窝案、深圳中院窝案等案件。再如司法实践中实行的跨省异地审理构成职务犯罪的副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遍作法。而当被害人与办案机关有关系时,有些办案人员根本没有基本的法律观念,有的甚至还存在惩强扶弱等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形下,又何谈什么程序公正呢?甚至有些办案机关以虽存在其他关系,但不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为由驳回回避申请。法律规定本身存在模糊地带,也给了刑事辩护律师一个空间去不断去争取合法权利,并给未来的刑事诉讼活动开创良好先例的契机。

四、申请集体回避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申请集体回避时,需要注意的是申请的时间节点。如在当庭提出回避申请时,需要针对办案人员个人,而不能针对办案机关,否则被当庭驳回后,连申请复议的机会都没有。因为针对办案机关的回避申请,不属于刑诉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法庭可以当庭驳回,且不允许申请复议。如李庄案中,李庄曾当庭申请三名审判员及书记员和三名公诉人集体回避,就被当庭驳回且不许复议。

集体回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早就存在,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启动。在新刑诉法赋予辩护人回避申请权后,也应清晰的认识到司法实践的客观现实。因为集体回避不仅仅牵扯到办案人员,更涉及到了管辖的问题。实际上,本级办案机关根本无法独立决定集体回避与否的问题。因此,在申请集体回避的时候,在时间上应当有一定提前量,同时报送上级机关或有决定权的部门。

五、集体回避的历史延续和现实意义

回避制度并不是西法东渐的产物,早在我国汉代就有回避制度的雏形。唐朝时期的换推制度就规定凡鞠狱官与被鞠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宋代的回避制度不但规定亲属、师生、仇嫌关系要回避外,同时规定上下级关系回避,同一案件的后审与前审官吏有亲嫌关系也应回避。同时,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集体回避制度的内容,即规定韶应差推勘、录问官,同年同科目及第依元敕回避。

《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规定: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而回避制度,恰恰是保障这一人权的基础之一。它不仅有利于防止办案人员徇私舞弊或先入为主,保证其客观、公正地处理刑事案件,也有利于消除当事各方的思想顾虑,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上诉和申诉,节约司法资源,增强民众对于司法机关的信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9日 15: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政府招商引资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回避的决策者是谁?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大政办发〔2016〕3号),关于最低工资是多少呢?我市从2016年1月1日起,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长海县和各先导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300元调整为153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3元调整为15元;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00元调整为143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2元调整为14元。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18.43%。刑事诉讼回避的效力如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
    2023-07-03
    135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中哪些情形可以要求回避?
    一、《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中哪些情形可以要求回避?《刑事诉讼法》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二、回避的决定由谁作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三、回避的种类有哪些?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
    2023-02-15
    468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全文中是如何规定回避的
    一、刑事诉讼法全文中是如何规定回避的1、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2、申请回避的期限。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2023-04-12
    245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回避
    1、审判和执行人员的回避理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发现审判人员(执行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理由:当事人有权在下列情况下,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对审判人员提出回避并不是都可以直接提出的,对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现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
    2023-06-01
    202人看过
  • 我国刑事诉讼中回避不包括律师吗
    不包括律师,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办理该案的一项诉讼制度。回避制度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普遍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西方传统的诉讼理论中有一项著名的“自然公正”原则,即要求任何人不得担任自己为当事人的案件的裁判者,否则由其主持进行的诉讼活动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西方国家的诉讼理论,回避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法官、陪审员在诉讼中保持中立无偏的地位,使当事人受到公正的对待,尤其是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因而,回避的对象主要限于那些制作裁判书的法官和陪审员,回避也主要在法庭审判阶段适用。我国的回避制度不仅适用于审判人员,而且也适用于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甚至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这些人员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诉讼阶段上如果有法定的可能妨碍诉讼公正进行的情形的,均不得主持或参与诉讼
    2023-03-25
    275人看过
  •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若干问题
    关于刑事诉讼回避制度,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1998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诉讼规则》(下称“《刑诉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刑诉解释》”)第31条对回避的种类、适用情形、适用主体,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后果等构成要素作了全面的规定。2001年修正的《检察官法》和《法官法》分别从检察官和法官任职回避的角度对刑事诉讼回避制度作了配套性规定。近些年来,在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法典再修改的历史语境中,我国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逐渐被给予了诸多关注。基于此,笔者拟就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个问题予以探析,以与共讨。整体回避问题探析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个别回避制度,只是针对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的主要成员的职务行为而适用,不能适用于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作为法人主体
    2023-06-14
    452人看过
  •  专家辅助人在刑事诉讼中应该回避吗?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刑诉专家辅助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不受回避制度约束。这一设置旨在协助一方阐明问题,费用由申请人承担,这也意味着专家辅助人不具备中立地位。但是,在侦查、检查活动中,专家辅助人的目的是帮助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了解案情,享有中立地位,因此适用鉴定人的回避规定,需要回避。刑诉专家辅助人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不受回避制度约束。这一设置旨在协助一方阐明问题,费用由申请人承担,这也意味着专家辅助人不具备中立地位。在侦查、检查活动中,专家辅助人的目的是帮助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了解案情,享有中立地位,因此适用鉴定人的回避规定,需要回避。 专家辅助人是否需要回避?专家辅助人在司法审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案件审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专家辅助人是否需要回避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专家辅助人属于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承担当事人的诉讼义务,因此,
    2023-08-24
    431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提出申请回避
    一、回避的人员范围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范围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最高法院《解释》规定,人民陪审员、司法警察、勘验人员、执行员和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也属于适用回避的人员范围。二、回避的理由刑诉法第29条:(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30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但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的任职回避。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
    2023-03-19
    120人看过
  •  诉讼回避制度:行政案件中的回避规定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回避制度的规定,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当事人申请回避时需要说明理由,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紧急情况下可以除外。人民法院应在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决定回避申请。对于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而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复议。回避的规定也适用于其他人员,例如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
    2023-09-04
    93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人需要回避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见证人如果是证人的,不适用回避制度的,刑事回避制度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一、回避的程序1、回避的提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的规定
    2023-02-15
    384人看过
  • 刑事回避诉讼行为效力是怎样的
    刑事回避和诉讼行为的效力并无直接关系,但回避是为了保障诉讼活动的公正,在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一、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参考依据是怎样的?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依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二、刑事诉讼中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有哪些?(一)有证据证明有
    2023-06-26
    218人看过
  • 在诉讼过程中刑诉法警需要回避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对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刑事诉讼法第29条还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民事诉讼法第45条对审判人员回避的规定是:(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200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2条进一步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
    2023-06-28
    7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救济有哪些?
    一、刑事诉讼中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救济有哪些?刑事诉讼中,对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的回避制度的相关救济都有具体的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第三十条公安机关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后,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后五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决定机关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第二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后,应当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决定,有权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书后五日内向原决定机关申请复议一次。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决定机关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
    2023-06-11
    247人看过
  •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是什么,回避适用哪些情形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一般指对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诉讼的制度。《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侦查、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也可以由当事人要求回避。采购回避制度根据条例规定,有以下五类人需要回避:(一)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与供应商存在劳动关系;(二)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担任供应商的董事、监事;(三)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是供应商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四)与供应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五)与供应商有其他可能影响政府采购活动公平、公正进行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
    2023-07-29
    70人看过
换一批
#商业招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政府招商引资
    相关咨询
    • 中国的诉讼法中有没有集体回避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8
      我国目前的刑诉法没有集体回避制度在学理上,对于集体回避的探讨是相当多的,尤其是在李庄案发生之后,集体回避这个概念被更多人提及以及讨论。在这次刑诉法修正案中,很多学者也呼吁把集体回避制度加入进去,但是政府可能有其自己的考虑,这条意见至今也只是意见。究竟哪些案件可以影响到整个法院的公正处理呢,就比如与该法院院长及其亲属有关的案件,作为院长的下属,而且以后还要有求于院长,一般情况下,法官在这个情况下,就
    • 听说诉讼中需要回避,刑事诉讼中书记员回避谁决定啊?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9
      不同机关的书记员,作用不同。 法院规定的是法庭审判阶段的书记员,当然由法院院长决定, 检察院规定的是审查起诉等阶段的书记员,当然由检察长决定。
    • 刑事诉讼中需要回避的是哪些人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18
      主要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审判委员会委员、检察委员会委员等等,以及与案件本身有利害关系或者是近亲的,当然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
    • 专家辅助人刑事诉讼中要回避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6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 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实行什么回避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7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与案件本身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不得参加本案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