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的监护人还有探望权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2 09:42:13 411 人看过

变更抚养权应当征求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离婚后父母双方都享有探望权。

一、离婚没有抚养权的能看到孩子吗?

在我国,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不能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对其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定期探望、联系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是以父母、子女之间的身份关系为前提。从探望权的概念来看,探望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首先,探望权的权利主体是离婚后未获得孩子抚养权的父母一方;

其次,探望权产生的时间为离婚后,离婚后不直接和孩子生活的一方,可以通过探视来教育子女、维系亲情等;

最后,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得影响子女的学习或者改变子女的生活规律。

二、离婚以后还能争取抚养权吗

离婚后可以重新争夺孩子抚养权。一方要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以提交以下证据能够最大力度获得争取权。1、孩子生活、就学状况的证据。上学方便、教育资源优质。2、父母双方的经济收入。可以是工资收入、教育程度差异不明显。一方的教育思想理念更被孩子接受;3、基本的身体条件、状况的取证。如果一方有父母的帮衬,可能能更好争取抚养权。4、征求孩子的意见。对于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一般会征求孩子的意见。

三、离婚后孩子抚养权按什么情况分配?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按以下情况分配:

1、孩子的抚养权孩子不到两岁时,一般优先由母亲抚养;

2、如果子女两岁以上,应该先谈判。如果谈判失败,将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确定孩子的所有权;

3、如果子女满八岁,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另一方按固定收入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按同行业标准的适当比例支付抚养费,有权探视。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是由父母直接抚养还是由父母双方抚养。离婚后,父母仍有权利和义务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离婚后,两岁以下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父母双方未能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如果孩子已满八岁,应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1: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有孩子父母离婚后可以有探望权吗
    离婚后放弃孩子抚养权还有探望权。探视权人的探望权非因法定事由不得被剥夺。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应当属于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并不会因当事人放弃抚养权而消亡。如果一方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可以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不给抚养费还有没有探视权不给抚养费还有探视权。探视权不可以被随意剥夺。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系与人身有紧密联系的权利,应当属于亲属权,是一种身份权利,并不会因自己没付抚养费而消亡。如果一方行使探视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小孩异地居住与探望权问题?小孩异地居住保障探望权的方式: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行使探望权时,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需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
    2023-06-26
    439人看过
  • 孩子非亲生离婚后无权探望吗
    孩子非亲生,离婚后无权探望吗不是的,有权探望。案例:张先生与林女士原是夫妻关系,双方经法院调解解除婚姻关系,并约定婚生子小强由林女士抚养,张先生支付抚养费。但是,离婚后张先生一直多次要求探望孩子,但林女士均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不让张先生探望孩子。张先生只得诉至法院,要求对孩子拥有定期探望权,每月探望孩子一次。林女士林女士辩称,孩子不是张先生亲生的,不同意其探望。庭审中虽经法院依法释明,林女士仍拒绝了对张先生张先生和孩子是否为亲生父子关系进行亲子鉴定。法院经审理认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原、告离婚后,双方对孩子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现孩子由林女士抚养,张先生有探望孩子的权利。张先生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应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和正常稳定的生活条件为原则,具体探望方式和时间,由法院考虑孩子的年龄等情况酌情确定。林女士关于孩子并非其与张先生之子
    2022-10-22
    188人看过
  • 孩子监护人可以拒绝另一方探望孩子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根据此规定,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是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也就是即使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变更探望权主体。并且将子女规定为探望的对象,只能被动的接受探望。一、探望权能被剥夺吗(一)探望权不能剥夺。一般探望是有时间间隔,双方可约定固定时间或时间间隔,若在约定外行使探望权,另一方可拒绝。以为探望借口骚扰,可报警可到法院起诉。(二)女方如果没有直接抚养小孩,当然是有探望权的。(三)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一项法定的权利,除非有法定理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当事人,不得侵犯对方的探望权。1
    2023-04-02
    92人看过
  • 探讨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问题
    离婚协议孩子探望问题可以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于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拥有相应的探视权。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问题怎么办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问题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抚养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哺育、喂养、抚育、提供生活、教育和活动的费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
    2023-07-07
    69人看过
  • 非抚养权人是否有权探望离婚后孩子的权利?
    离婚后孩子是有要求非抚养权人探望的法定权利的。且即使子女不要求,不直接抚养的一方也应当履行探望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探望权,且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地点等相关内容由夫妻自行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后可以协商探望孩子吗离婚后可以协商探望孩子,另一方不得阻挠。离婚后探望孩子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决定,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2023-08-11
    172人看过
  • 没有结婚证离婚有孩子探望权吗
    没有结婚证离婚的,一般也能依法享有对孩子的探望权。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因此,父母双方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对自己子女的探望权。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协助对方行使探望的权利。离婚探望权有几天2022离婚探望权有几天,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可以让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进行确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明显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或者八周岁以上的儿童明确不愿被另一方探视,可另行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暂时中止另一方的探视权。《民法典》第一
    2023-08-11
    366人看过
  • 离婚后,无监护权的一方是否有权探视孩子?
    离婚后,无监护权的一方有探视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一人一半吗?离婚后孩子归一方直接抚养,不存在监护权一人一半的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
    2023-07-05
    112人看过
  • 离婚后父母还能随孩子探望子女吗
    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探望其子女的权利。根据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离婚探视权的时间如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的探视权如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3-04-12
    355人看过
  • 妻子出轨离婚,孩子谁能探望呢,监护条件
    谁能看望离婚的妻子和孩子?监护条件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诉讼,法官会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作出判决。子女抚养费按对方月薪的20-30%支付。抚养权分配原则有利于子女的生活,应考虑子女的成长环境、双方的收入、离婚后双方的生活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可以收集夫妻关系破裂的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平均分配的。如果有过错方,他们可以声称他们少分或不分财产。离婚时监护权的归属可以由双方协商。如果谈判失败,需要由法院裁决。法院对监护权归属的判决,一般是基于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教育背景、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年龄等。
    2023-05-02
    322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维护自己探望孩子的合法权益?
    离婚后,对方不让去探望孩子的,当事人可以起诉。离婚后,孩子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有权探望孩子,当事人去探望孩子时,对方不让的,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让人民法院对探望权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后,发现当事人探望孩子,对孩子身心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对探望的时间和方式作出判决,支持当事人去探望孩子,对方也必须履行协助的义务,帮助当事人探望孩子。离婚有交抚养费但对方不让探望该怎么办就探视权来说,法律规定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可见,这是两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方不让探视孩子,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这并不构成就取消支付抚养费的法定事由。就抚养费来说,根据规定,离婚后,一方抚
    2023-07-08
    239人看过
  • 监护权变更: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
    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如收养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并无不利,又办了合法收养手续的,认定收养关系成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不得以收养未经其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
    2023-04-21
    143人看过
  • 一岁孩子离婚后监护权问题探讨
    小孩一岁离婚会判给女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离婚后孩子会判给谁离婚孩子一般判给谁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1)离婚了,一般不满2周岁的孩子,判给母亲,由母亲直接抚养;(2)已满2周岁的孩子可以协议约定抚养权,约定不成,由法院判决;(3)8周岁以上的孩子,在判决时,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离婚抚养费的标准如下: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
    2023-07-07
    484人看过
  • 离婚后继父有权探望继子吗
    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尽了抚养义务的,双方形成的是法律上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所以是有权探望继子女的。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终止探视权的情形法律规定了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并且在父或母探视子女时,如出现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事由的,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视的权利。这里应明确探视权中止的法定理由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当父母的探视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才能中止。根据司法实践和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下列因素对子女的身体、心理和道德观念有显著的不良影
    2023-06-12
    149人看过
  • 离婚后探望孩子问题,遭拒怎么办,探望权的执行
    一、离婚后探望孩子遭拒探望权如何执行1、如果父母双方矛盾激烈,难以相互配合,可以考虑探望权受阻情况下由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幼儿园或学校协助执行探望。在我国,妇联和青少年权利保护部门则可以作为法院执行这类案件时的协助单位。由幼儿园、学校和妇联及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协助执行,不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2、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文书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应负刑事责任,虽然实践中极少使用这项规定,没能运用最具强制力的法律手段保证法院判决的执行,使一些“软对抗”的被执行人逍遥法外,使得这项法律规定形同虚设。对拒不执行生效裁判与阻碍执行者,是可以提起法院适用拒绝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文书的。3、探望权受阻,可成提起变更抚养关系诉讼行使监护权的一方拒绝对方探望子女,使子女得不到父母双方的关爱,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理应成为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法定理由,当然在探望权制度上还有一些限制
    2023-06-11
    21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离婚后行使监护权的方式还有探望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离婚后,对子女行使间接监护权的父母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对于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威胁子女的身心健康,应由法院裁量决定。
    • 后孩子的探望权,离婚后行使探望权要注意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7
      1、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夫妻离婚后会涉及到子女抚养权归属的问题,而没有子女抚养权的一方则享有对子女的探望权。2、在行使探望权的行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规定的探望权主体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未成年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是法定主体。因此,为满足他们的亲情需要,在协议行使探望权时不妨约定
    • 后探望孩子的探望有标准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的,协商不成的,可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 女方出轨离婚还有孩子的探望权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5
      女方出轨离婚还有孩子的探视权。探望权也称探视权,探视权是法定一项义务,不因一方犯错而剥夺。离婚孩子的探视权由当事人进行协议。一方直接抚养的有协助不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来实现探视的权利。探视的时间和方式可以双方约定,父或母探望子女,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如果发生损害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人民法院会终止探视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第一、二款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 婚姻法离婚后有权利探望小孩子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30
      离婚后不与孩子直接生活的一方有权利探望孩子。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如果另一方拒不协助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