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与犯罪分子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0 08:02:07 272 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和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自然人主体资格具有广泛性,即任何人都要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要受到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自然人也具有主体资格的平等,民法上的平等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民事权利,有平等的民事义务。

“犯罪分子”是一个政治术语,烙有特定时期阶级对抗的遗迹。“犯罪分子”不是法律术语。就“犯罪分子”而言,因其产生于特殊的政治时代,具有强烈的政治意涵并富含贬义,使“犯罪分子”一词欠缺感情中立。《刑法》第417条规定,“犯罪分子”是本罪的犯罪对象。对这里的“犯罪分子”的理解,学界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犯罪分子”,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尚未受到追诉的犯罪嫌疑人;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指触犯刑法而应当或已经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还有议者认为,这里的“犯罪分子”仅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而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诉讼参与人。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的一般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义。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应以刑法分则有明文规定者为限。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自然人主体可以再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对于具体的犯罪而言,只要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除了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外,还要求具有特定的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二、犯罪的法律后果主要有哪些

法律后果主要有受到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但是我国刑法也有人性化的规定,不是所有犯罪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除了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都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主刑和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0: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的区别在哪里
    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不同:1、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2、主体不同,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自然人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3、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一、单位犯罪主体有哪些判别单位犯罪关键在于犯罪行为是否经单位全体成员或决策机构集体作出决定,且所得收益归单位、单位全体成员所有。判别单位内设机构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的关键在于非法所得是否归该内设机构所有。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同时单位的内设机构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二、单位犯罪有哪些免除情形免除单位犯罪的情形,具体如下:1、个人为开展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事业单位,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公司、企事业单位成立后,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单位是否以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
    2023-06-29
    126人看过
  • 自然人借贷与企业借贷区别
    一、自然人借贷与企业借贷区别自然人借贷与企业借贷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1.两者的办理条件大相径庭。(1)个人申请小额经营贷款的条件相对简单,主要考察个人的信用、资产、经营项目、贷款用途及收入来源等。(2)而企业申请经营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除了要看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信用之外,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其他综合因素。2.贷款用途也不同。(1)个人贷款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购房、买车、装修、旅游及资金周转等。(2)而企业申请贷款的用途则主要限定于企业经营或资金周转。3.在贷款偿还方面,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也存在显著差异。(1)如果个人无法近期偿还贷款,那么其信用记录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抵押物可能被银行处置。(2)而企业如果无法近期偿还贷款,其法人代表则需要承担责任。因此,银行在对公司客户担保物范围的反差上相当严格。二、不同申请条件对比个人申请贷款和企业申请贷款在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
    2024-01-30
    247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与自然人之间的区别
    一、民间借贷与自然人之间的区别民间借贷包括了自然借贷,民间借贷是涵盖了自然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简而言之只要不是从银行等借来的都算作民间借贷。二、民间借贷的特点是什么民间借贷有以下特点:(一)借贷主体的局限性。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主体仅限三种情况:1、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2、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但不包括金融机构;3、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可见,民间借贷是以自然人为中心。企业之间不得进行民间借贷,也不得收取利息。(二)借贷标的的特定性。民间借贷的标的只能是金钱,不包括土地、房屋、汽车、物品等不动产和动产,也不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三)数额自由借贷内容的自由性:国家法律法规不限定民间借贷的具体数额。,由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要自行协商确定,可大可小,无须任何部门和机构审批。1、期限自由:偿还期限的长短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短则几天
    2023-04-12
    474人看过
  • 自然债与赠与的区别在哪里
    (1)赠与人是基于赠与合同生效而为的给付,是履行法律上的义务,即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而自然之债中,债务人自始都没有履行债务的法律义务,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债务而为的给付,是因为良心上产生压力的道德义务。(2)区别二者的关键,是看给付人是否有客观上的道德上的义务。自然债-沟通法意与人情的桥梁法律是历史的产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道德产生于法律之前,并且是判断人定法为善法或者恶法的标准。而基于道德的自然法则要求人定法要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正义和公平本身是并不总是清晰的,对此博登海默指出:诉求正义无异于砰砰敲桌子,是一种将个人要求变成一个绝对公理的感情表达。【11】然而,公平、正义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的内容应当以社会一般公众的情感为依据。法律作为人类抽象思维的创造物必须符合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大众的道德情感,否则,诚如伯尔曼所言:剥夺了法律的情感生命力,法律将不可能幸存于世。【12】法律必须靠原
    2023-08-09
    97人看过
  • 自然人和自然人投资控股法人的区别
    一、自然人和自然人投资控股法人的区别1、投资主体不同。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公司是自然投资,或自然人和法人共同投资,但自然人控股的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则表明该公司是法人独资,即由一个法人单独出资。2、公司类型不同。前者公司有数个股东。后者股东只有一个。3、公司机构设置不同。前者由股东会,后者无股东会。4、高管产生不同。前者由股东会共同选举。后者由公司委派或任命。二、自然人控股公司是怎样的自然人独资公司和自然人控股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形式。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而自然人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有限公司。一般而言,无论是自然人独资和自然人控股公司,均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
    2023-04-12
    453人看过
  •  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不同点
    本文主要从目的、决策机构和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以及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等方面进行了区分。其中,区分是否为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决策机构,而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最终,本文认为,只有符合以上三个要点的单位行为才能被视为单位犯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1.目的:区分是为单位自身利益还是为了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利益;2.决策机构:区分是由单位领导层还是其他机构或个人做出决策;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利用单位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的不法行为,当然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3、行为是
    2023-09-03
    219人看过
  • 过失决水罪与自然水灾的区分
    前者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而引起的水灾,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自然水灾并非人为的水灾,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因素所造成,如山洪爆发、雨水过多、河堤决口、地震等原因造成的水灾。一、过失爆炸罪的处罚是什么?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构成。或者由于疏忽大意而引爆,或者因过于自信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引爆。2、客观上过失地实施了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严重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本罪时要注意划分故意爆炸和过失爆炸的界限。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应当预见其爆炸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二、赔偿时效从被确认为违法行为之日起算赔偿请求人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的,应当在《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请求时效内提
    2023-03-09
    500人看过
  • 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和自然人独资区别
    一、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和自然人独资区别自然人独资公司和自然人控股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的两种形式。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而自然人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有限公司。(一)般而言,无论是自然人独资和自然人控股公司,均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但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二、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是什么性质的呢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是民营性质,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指的就是公司是自然人出资开办的,而不是国家或者其他单位开办的,是民营企业。 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
    2022-01-29
    306人看过
  • 法人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所受刑罚不同
    新刑法公布以前的刑事法律规定,当法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对法人中的自然人可以适用刑法中所有刑罚,既可以适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主刑,也可以适用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刑。对法人则不同,由于法人与自然人本质差别的客观存在,对自然人适用的刑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法人,尤其是刑法中的主刑都不适用于法人犯罪,因此对法人只能适用罚金这一附加刑。新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吸收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决定和补充规定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没有为单位犯罪设置专门的刑罚,也就是说,新刑法对单位犯罪适用刑罚并没有突破原有的刑事法律的规定,仍然规定对单位犯罪只适用罚金刑。诚然,罚金刑在惩治法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应当受到重视,因为任何法人犯罪都是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而罚金刑的适用恰恰针对法人犯罪的这一目的,使其在经济上受到打击,从而达到惩治法人犯罪和警戒其他法人的目的。一、刑法中对法人犯罪
    2023-06-25
    428人看过
  • 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的区别,法人的分类
    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的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法人和非法人都不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属性,而自然人具备自然属性,其次是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而非法人不行。法人的分类可以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形式。一、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的区别法人自然人非法人的区别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1.是否具有自然属性法人和非法人都是法律拟定的民事主体,不具备生命等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其的产生、发展消灭都是由法律所决定的。而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基于此,法人和非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自成立之时起就同步享有的,而自然人取得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取得的时间并不同步。2.是否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和自然人都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而非法人组织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不能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二、法人的分类依据分类管理的需要,法人的分类如下
    2023-07-13
    105人看过
  • 自然独资人与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一个人股东的有限公司是注册登记类型,与个体户对应;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纳税人类型,与小规模纳税人对应;一个人股东的有限公司可能是一般纳税人,也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户可能是一般纳税人,也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并不是说公司就一定是一般纳税人,也不是说个体户就一定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税法》第四条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3、第二十九条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二)所欠税款;(三)其他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
    2024-04-29
    400人看过
  • 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为那些?
    犯罪主体分为哪几种类别自然人主体可以再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对于具体的犯罪而言,只要求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除了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外,还要求具有特定的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类型要是根据犯罪主体来划分就是:职务犯罪和非职务犯罪。刑法分则九大类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公共安全罪,贪污贿赂犯罪,侵犯财产类犯罪,渎职罪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同类客体和社会危害程度,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以下十种类型。第一,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第二,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
    2023-04-28
    425人看过
  • 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的情形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吗
    什么是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自然主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年龄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2023-04-26
    251人看过
  • 犯罪分子自首和立功区别是什么?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的量刑情节,但具有以下区别:1、成立要件不同: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本人犯罪事实,成立自首;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成立立功。2、法律效果不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而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认定自首影响量刑要考虑哪些因素?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
    2023-04-01
    35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自然人犯罪自然人犯罪与非法集资犯罪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7
      非法集资罪中的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区别,一是主体不同,二是处罚的方式不同,单位犯罪不仅对单位进行处罚,还要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罚。
    • 法定犯与自然犯的区别是什么?与自然犯有什么关系?如何区分自定犯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2
      法定犯并列于自然犯,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分类。法定犯是指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但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它与自然犯(指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如强奸、杀人、放火等)的区别在于是否违反道德的关系上。自然犯的危害性容易被一般人认识(不借助法律便可认识),法定犯的危害性则难以被一般人认识(通常需要借助法律来认识);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
    • 赠与和自然债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06
      (1)赠与人是基于赠与合同生效而为的给付,是履行法律上的义务,即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而自然之债中,债务人自始都没有履行债务的法律义务,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债务而为的给付,是因为良心上产生压力的道德义务。 (2)区别二者的关键,是看给付人是否有客观上的道德上的义务。
    • 自然人借贷与企业借贷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3
      1、合同的生效日期不同。 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贷款时生效。据此,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自出借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对于企业之间借贷合同何时生效,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生效日期应当根据合同法总则相关予以判断。也就是说除应当依照法律法规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的除外,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如出借人未按约提供借
    • 如何区分法人代表与自然人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6
      根据,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