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被告人刘某在市区道路上抢夺行人的钱包和手机,逃离现场的过程中被行人、民警抓获。经鉴定,其抢夺的财物价值共计4100余元。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抢夺罪;刘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赃款赃物已被追回,依法从轻处罚。据此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刘某上诉。经辩护,二审法院认为:刘某实施抢夺行为后,被害人即大声呼救并追赶,行人、民警闻讯相继加入,将其人赃俱获,故可认为财物仍处于被害人及抓捕者的目击控制范围而未失控,应认定刘某系抢夺未遂。据此,二审改判为有期徒刑1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对二审判决,检察院提出抗诉,认为刘某抢夺财物后逃离现场,财物一直处于刘某的实际控制之下,完全脱离了被害人的控制,故属于抢夺罪既遂;若因事后追捕、人赃俱获而否定犯罪既遂的成立,无疑是要求被害人只有放弃追捕行为才能认定行为人犯罪既遂并使其得到严惩,不符合司法逻辑。法院再审认定抗诉意见成立。但考虑刘某系初犯、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赃款赃物已被追回等因素,认为原二审量刑适当。最终,再审维持了原二审判决。
安徽国誉(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程若愚律师点评:所谓抢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与抢劫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在夺取财物的过程中,不具有对被害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危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的故意。《刑法》第267条中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和本案的事实,法院认定刘某的行为属于抢夺罪既遂,无论判处有期徒刑2年还是18个月,均符合量刑幅度规定。
在二审的定性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再审为何能够维持其判决呢?这缘于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增加的一条规定:原判决、裁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但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方面有瑕疵的,应当裁定纠正并维持原判决、裁定。即在判决说理部分加以纠正,而主文部分予以维持。
但这同样引发一些司法逻辑上的争论。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应当是定罪量刑的前提,原审的前提有瑕疵,再审虽可能引致相似结果,但推导过程是迥异的。况且,根据案例中二审的认定,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刘某实际上符合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害,行为人系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二审认定未遂)这一特殊的量刑情节,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也就是说,原二审不仅仅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有瑕疵,按其自己的逻辑,还可能存在量刑过重的错误。
-
抢夺和抢夺罪的区别是啥?抢夺罪与抢夺罪有何区别
279人看过
-
该案是抢夺既遂还是抢夺未遂?
402人看过
-
未遂抢夺与抢劫未遂的差异
130人看过
-
什么是抢夺罪?抢夺罪未遂如何量刑
195人看过
-
未遂的抢夺行为是否构成抢夺罪?
204人看过
-
法律规定抢夺罪是否有既遂未遂
12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抢夺罪未遂与既遂罪分别是怎么认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22抢劫犯罪构成要素齐全的客观标志,是公开抢劫犯罪造成行为人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犯罪结果。因此,非法占有财产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抢劫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标准。非法占有财产的犯罪结果是基于行为人对财产的实际控制。这里的实际控制并不意味着财产必须掌握在行为人手中,而是说行为人可以控制财产。这种实际控制没有时间要求,也不要求行为人实际使用财产。
-
如何区分抢夺罪未遂和已遂?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0抢夺罪犯罪构成要件齐备的客观标志,就是公然夺取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所夺取的公私财物的犯罪结果。因此,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以行为人对财物获得了实际控制为标准。这里的“实际控制”,并非指财物一定就在行为人手里,而是说行为人能够支配该项财物。这种实际控制并无时间长短的要求,也不要求行为人实际上已经利用了该财物。
-
抢夺罪中既遂和未遂的区分是啥?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061、抢夺犯罪是数额犯,也是结果犯,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未劫夺得财物的,不以犯罪处理,也不存在抢夺未遂的间题。但是,以数额巨大、特别巨大财物为抢夺目标,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窃得财物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刑法关于盗窃数额巨大的量刑规定和犯畢未遂的处理原则,以抢夺罪(未遂)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抢夺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抢夺罪既遂处
-
应该如何区分抢夺罪未遂与既遂这两种概念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5抢夺罪的未遂与既遂的区别,根据刑法第267条,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重要条件。此外抢夺的情节对定抢夺罪也具有影响。因此,抢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 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如下: 抢夺罪犯罪构成要件齐备的客观
-
如何处罚抢夺罪未遂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3抢夺罪未遂的,可以比照《刑法》第267条对抢夺罪即遂量刑的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轻处罚是在法定性刑以内选择较轻的刑罚,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267条对抢夺罪即遂量刑的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是在法定性刑以内选择较轻的刑罚,减轻处罚是在法定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