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量刑标准怎么确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09:02:28 129 人看过

一、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标准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犯罪作为立案追诉的前提。

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导致国家利益遭受极其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特征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未向主管单位或有关单位了解,盲目同无资金或无货源的另一方进行购销活动;有的不了解对方情况,擅自将本单位资金借出受骗,有的违反外贸法规规定,未经咨询,不调查客户信誉情况,盲目与外商成交或擅自作经济担保,结果被诈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鉴于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为严肃法纪,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根据这一规定,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构成本罪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上述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这里的严重不负责任在实践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行为:有的粗枝大叶,盲目轻信,不认真审查对方当事人的合同主体资格、资信情况;有的不认真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和货源情况;有的销售商品时对并非滞销甚至是紧俏的商品,让价出售或赊销,以权谋私,导致被骗;有的无视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擅自越权签订或者履行经济合同;有的急于推销产品,上当受骗;有的不辨真假,盲目吸收投资,同假外商签订引资合作协议等。

3、构成本罪还必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包括造成大量资金、财物被诈骗;因为被骗,对方根本不会付款或无法供货;工厂濒临破产倒闭等。具体标准应当通过司法解释来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4: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被骗罪中的履行合同失职的量刑问题
    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必然会使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失职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023-07-04
    120人看过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追诉标准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本条规定的“诈骗”,是指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不以对方当事人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犯罪作为立案追诉的前提。
    2023-04-30
    385人看过
  • 区分本罪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
    关键在于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后罪主体则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于一些合同和涉外技术转让合同,国有土地转让合同等必须经过国家有关机关审奋批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签订、履行这些合同过程中如果玩忽职守,而有关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审批过程中亦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前段时间的主管人员与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对此都应承担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行为的刑事责任。但定罪则应根据主体身份的不同特征分别以本罪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论处。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条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
    2023-03-14
    428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判定是否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有关?
    如果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需要坐牢的,具体的处罚标准如下:第一,如果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行为人对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诈骗,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危害后果,不是抱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而是由于其过失造成的,故意不构成本罪。3、犯罪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4、犯罪客观方面签订、履行合同是指被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行为,即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或者严重不负责
    2023-06-30
    246人看过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既遂后怎么样处罚呢?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1、本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主观方面是过失;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4、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量刑有什么标准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量刑:犯本罪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
    2023-03-29
    410人看过
  • 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严重不负任”
    如何界定严重不负责任是认定刑法第167条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核心。笔者注意到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中,大多是列举了一些属于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再加上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观点。这其实是从最高人民检察院1987年8月30日印发的《关于正确认定和处理玩忽职守罪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中因袭而来。在这个《意见》中列举了玩忽职守行为的种种情形。由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从原来所谓口袋罪的玩忽职守罪中分离、独立出来的,也就难怪有论者会采取这种列举的方法。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该《意见》出台的时间尚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如果还沿用旧体制下的带有旧观念的规定是不合事宜的。何况,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纷繁复杂,想要用列举的方法穷尽失职行为,恐怕也是违背认识论的。至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类的观点就更把本罪的认定放在了不确定的位置上,是不可取的。笔者以为,严重不负责
    2023-06-11
    367人看过
  • 签订合同被骗如何定性为失职被骗罪?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必须有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违反有关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包括作为和
    2023-07-16
    494人看过
  • 如何鉴定合同履行失职被骗罪
    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观方面为过失的构成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工作人员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有如下: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因为国家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遵守法律法规,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职责义务,造成国家经济利益重大损失,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被诈骗,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3、主要部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023-08-08
    385人看过
  • 刑法中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法院对侵犯商业信誉既遂如何裁判1、法院对侵犯商业信誉既遂的裁判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侵犯商业信誉罪立案标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2023-06-27
    462人看过
  • 犯了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怎么判刑?
    行为人犯了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会这样判刑:1、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如果其犯罪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1、客体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必然会使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
    2023-04-01
    145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怎样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6条
    2024-05-09
    348人看过
  • 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一、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会如何追究责任1、行为人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非法侵占他们财产罪的构成条件非法侵占他们财产罪的构成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1、侵占罪的客体是私有财产所有权,具体说是行为人自己所持有的他人财产的所有权或脱离物主占有的他人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2023-06-14
    203人看过
  • 中国刑法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怎么立案?
    中国刑法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立案标准为: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若行为人的行为涉嫌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则我国公安机关对于该案件的刑事立案标准为: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致使有关单位破产,停产、停业6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二、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其他致使国家利
    2023-06-21
    356人看过
  •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如何承担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导致国家利益遭受极其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构成犯罪特征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未向主管单位或有关单位了解,盲目同无资金或无货源的另一方进行购销活动;有的不了解对方情况,擅自将本单位资金借出受骗,有的违反外贸
    2023-02-10
    21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11
      法律分析 要确定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则应当具有以下要件: 1、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秩序和经济利益;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2022年涉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要怎么量刑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签订失职合同失职被骗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1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要件: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
    • 履行失职被骗罪怎么量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13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