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未违约方的损失;按照定金法则承担定金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违反承诺通常有什么法律后果
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未违约方的损失、按照定金法承担定金责任和按照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所谓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违约当事人应具备何种条件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般认为,成立违约责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要求合同义务有效存在。不以合同义务的存在为前提所产生的民事责任,不是违约责任。这使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区分开,后两者都不以合同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第二,要求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这包括了履行不能、履行迟延和不完全履行等,还包括瑕疵担保、违反附随义务和债权人受领迟延等可能与合同不履行发生关联的制度。
第三,不存在法定或者约定的免责事由。如上文所述,尽管《民法典》在违约责任的归属上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为了妥当地平衡行为人的行为自由和受害人的法益保护这两个价值,避免违约方绝对承担违约责任所导致的风险不合理分配,《民法典》依然规定了一些免责事由。
违约行为形态:
违约行为形态是指违约行为的形态或者说合同义务不履行的形态,本质上是按照违约行为的性质和特点对其所作的一些分类。对于合同义务不履行的形态应如何分类,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分歧,但该分歧对司法实践无太大实际影响。较常见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履行期限是否到来,违约行为可以区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两种类型。其次,将实际不履行区分为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再将迟延履行分为债务人迟延、债权人迟延,将不完全履行区分为瑕疵给付、加害给付和违反附随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法律对违反承诺的后果
219人看过
-
违反承诺通常有什么法律后果
201人看过
-
承诺有法律效力吗:证人的口头承诺
223人看过
-
承诺方式有哪几种,承诺的法律后果
102人看过
-
违反虚假承诺会有何后果?
90人看过
-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果:证人承诺的法律意义
398人看过
-
违反承诺保证后果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2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是: 1、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合同约定了定金的,按照定金法则承担责任; 3、合同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约定的数额承担赔偿责任。
-
违反承诺通常有什么法律后果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10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是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未违约方的损失、按照定金法承担定金责任和按照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违反法律有哪些后果?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6保证人应当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保证义务,不履行保证义务的,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
居住权证和承诺书哪个证据有法律效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31房屋居住权承诺书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符合下列条件。如果符合下列条件,则有效,否则无效: 第一,承诺的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承诺书是当事人自愿作出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承诺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反公序良俗。
-
承诺承诺情形产生有哪些法律后果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07承诺效力发生之时,就是合同成立之时。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这是最大量、最普遍的。但合同成立还有其他方式,传统上还有几种方式:第一,交叉要约,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作出了为订立同一内容合同的要约。第二,同时表示,指对话的当事人双方毫无先后之别,同时向对方为同一内容的要约的意思表示。第三,意思实现,是指按照习惯或者事件的性质,不需要承诺通知,或者要约人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要约人在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