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疫情影响逾期立案吗?
可以逾期立案处理,疫情期间能否直接到人民法院立案诉讼需要看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对公众公布的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若案件管辖法院所在区域疫情严重,那么可能无法进行线下立案,无法直接到人民法院递交材料进行立案诉讼,建议您查询案件所在管辖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或者拨打管辖法院的诉讼服务电话就立案诉讼进行咨询,以确保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
二、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立案条件是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的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才可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不能立案。立案条件主要是:
(1)案件依法应由本机关管辖;
(2)经审查案件来源材料(控告、检举、自首等),确实存在犯罪事实;
(3)根据犯罪事实的情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案件不属自身管辖,应移送主管机关。如无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另外,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之规定,起诉的实质要件是: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
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对于法院因疫情影响而导致无法及时立案的,那么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看立案是否会对疫情防控造成不利的影响,公民应当服从当地政府的相关行政命令,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申请立案处理。
-
交房还会受疫情影响吗
424人看过
-
疫情期间贷款逾期上征信吗有影响吗
205人看过
-
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能否交付或逾期
89人看过
-
疫情影响网贷逾期会计入征信吗
331人看过
-
受疫情影响,案件的上诉期应当如何计算?
277人看过
-
受疫情影响合同允许解除吗
353人看过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
疫情期间上诉期受影响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7会受影响。 疫情防控期间暂停所有开庭、调查、听证等诉讼活动,具体恢复时间视疫情防控需要,另行公告。 当事人主张根据疫情原因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人民法院将依法予以审查。当事人确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或者被依法隔离人员,不能及时行使民事请求权的,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
-
疫情期间网贷逾期会有影响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6可以申请延期还款,各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疫区的支持,减免手续费,简化业务流程,开辟快速通道。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
会因疫情导致合同受影响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05受疫情影响合同义务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应及时以书面方式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受疫情影响导致合同义务不能履行的情况属于合同法定解除事由中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
受到疫情影响能办理车贷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9-1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月1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部分内容:“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可以得知,在疫情期间,满足条件是可以申
-
贷款受疫情影响如何还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25受疫情影响,贷款无法如期偿还,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偿还。《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规定,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减少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