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能要求进行工伤鉴定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能申请工伤鉴定。虽然职工和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在工作中受伤的,仍属于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只是在申请时,需要受伤职工提供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上岗证、工作服、工资卡的银行交易记录、工友的证明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二、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合同合法吗
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工伤并未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合同到期可以顺延至停工留薪期满,单位或员工都可以选择不续签。
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劳动合同到期应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1、劳动者被鉴定为1级至4级伤残的,需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也就是说,只要是1级至4级伤残,无论其劳动能力是否恢复,用人单位都不得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合同,直至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劳动者被鉴定为5级、6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也就是说,工伤5级、6级伤残的,只有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才能到期终止,但如果工伤职工本人没有提出,不管其劳动能力是否恢复,劳动合同到期了也不得终止。
3、劳动者被鉴定为7级至10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不续签。也就是说,7级至10级伤残的,不管其劳动能力是否恢复,劳动合同期满即可终止。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n(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n(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n(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n(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n(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n(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能否进行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劳动合同吗?
185人看过
-
单位要求员工签订劳务活动合法吗
473人看过
-
用工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如何补偿
182人看过
-
劳动者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必须要进行鉴证?应注意什么问题?
277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订问题: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应对措施
493人看过
-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86人看过
-
工伤鉴定书签订问题: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受伤如何维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07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该法的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换句话说,只有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才能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提出要求但用人单位不同意,则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用人单位也不能要求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
-
我在单位做临时工一年了、单位也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可以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劳动合同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4-08-231、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工资按照实际工资计算,其中奖励性待遇可以不计算在内。申请劳动仲裁,是按照受理是前一年的时效性,那么未签订劳动合同有双倍工资时间为入职第二个月至一年内。可以获得支付的部分未时仲裁受理前一年以及入职第二个月到一年内的重合部分。 2、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
-
能否进行工伤鉴定,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27若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员工可能无法享受工伤保险。然而,这种情况并非用人单位的过错,而是员工方面的失误。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承担赔偿责任,也不会影响员工完成工商注册和劳动能力等级的鉴定。
-
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未购买保险,如何进行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5-01-11对于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在一个月内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但若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则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员工可以随时解除,但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或赔偿
-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还能否要求补足差额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2不能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签订调解协议后,在该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约定的赔偿金额没有明显低于劳动者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情况下,一般应认定调解协议的效力,在此情况下,劳动者不能以数额过低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