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过限问题是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中的难点,也是司法实践中对各共犯准确定性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关键因素。司法官公正判定各行为人对过限行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的程度轻重,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符合刑法民主化所倡导的刑罚个别化之潮流。共同犯罪以各行为人均实施共谋行为为基本形态,对共同实行犯中共犯过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完善共同犯罪理论、指导司法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对共同实行犯中共犯过限的基本问题、认定原则以及共犯过限与结果加重犯关系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初步理论探讨。[关键词]共同犯罪共犯过限认定一、共犯过限的基本问题共犯过限即实行过限,又称为共同犯罪中的过剩行为,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①。由此可知,共犯过限是伴随着共同犯罪发生的,且是实行犯基于故意或过失实施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不在共同谋议范围内。从主观上看,实行过限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这种行为虽然是由某共犯实施,而其他共犯并不明知;从客观上看,实行过限的行为人实施了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与共同谋议之罪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共犯过限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共犯过限行为是一种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犯罪行为;第二,这种行为发生在共同谋议之罪的实施过程当中;第三,这种行为是由其他实行犯实施的,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或过失;第四、这种行为超出了共同谋议范围。综上,共犯过限行为与共同犯罪行为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刑事责任承担者范围的特殊性上,导致对这种行为性质认定及刑事责任承担等具体问题上的困惑。根据我国刑法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和共同犯罪的相关理论,正确认定共犯过限及相应刑事责任的承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是责任主义原则。有责任才有犯罪,才可能受惩罚,这里的责任是指归责上的可能性,包括主观上的故意、过失等方面,共同犯罪同一般刑事犯罪一样,各共犯对一种行为负刑事责任,同样要以其主观上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为前提,如果一种结果不是行为人造成的,而且这种结果的出现违背行为人意志的,行为人对这种结果就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共同犯罪中的主观意志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对各共同犯罪人的责任作扩大解释,即各共犯对其他共犯的行为负有谨慎注意义务,如果没尽此义务就是有过失,就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其次是刑法上因果关系原则。共同犯罪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共同犯罪的共同犯罪人,其行为本身构成了整体行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首先是把共同犯罪行为作为一个总原因而与犯罪结果之间形成因果关系②,那些不在共同犯罪行为之内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应该由行为实施者独自负担,既使是其他人可能利用了这样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其来说这只是条件,而不是原因。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共犯过限是由实行犯在实施共同犯罪过程中实施的超出共同谋议范围的行为,其他共犯对这种行为在主观上没有罪过,二者仅有行为上的客观联系而没有主观上的共同故意。根据我国刑法理论,行为人只有在对某一危害结果主观上具有罪过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③。因此,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只能由该实施者承担,而其他共犯只承担谋议之罪的刑事责任。每个共犯的刑事责任应以其对所实施的犯罪具备故意为前提的,过限行为不包括在共同故意之内,所以某共犯的过限行为与其他共犯的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就没有使其他共犯对过限行为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如果让其他共同犯罪人承担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就属于客观归罪的情况,有悖近代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二、共同实行犯中共犯过限的具体界定我国刑法对共犯过限及其刑事责任尚未作出明文规定,但刑法关于犯罪、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等有关规定为我们研究、解决共犯过限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特别是主观罪过与刑事处罚之间关系的论说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情况复杂,并不是所有与共同犯罪相伴发生的行为都是共犯过限。笔者认为,认定共同犯罪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共犯过限,要分析这种行为是否超出了共同谋议的范围,以及在事中、事后是否达成一定的默契,在实践中可区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
共同犯罪故意与实行过限犯罪故意
383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犯意属于实行过限吗
334人看过
-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探讨协同诈骗犯罪问题
317人看过
-
公司、企业“内部人犯罪”问题初探
181人看过
-
探讨过失犯罪责任问题
348人看过
-
共同犯意是否属实行过限
306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共同犯罪的主犯责任承担问题探讨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4刑法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主犯,相应地,刑法也对这三种主犯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不是按全体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这意味着,如果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独自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不承担责任。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例如,在聚众斗殴中,首要分子要对参加斗殴行为导致的结果(如
-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的认定方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5-02-03一、实行过限在构成上的特点实行过限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行为。在共同实行犯的情况下,甲乙二人共同实行犯罪,如果甲实施了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犯罪行为,甲本人应对此承担刑事责任。确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实行过限的最主要的是要确定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围。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社会,也要知道是在和别人一道实施这一行为。其次,所有行为人的主观意向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表现是,他们的主
-
-
经济犯罪问题探讨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20一般情况下,民间个人借贷利率是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的,但是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将被视为高利借贷行为。此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并且会受到严厉打击。虽然刑法中没有专门的高利贷罪名,但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触犯了刑法,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国家法定
-
过限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5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因为新的犯罪情境的出现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责时应当看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超出行为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如果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存在明显的意思联络,则不属于实行过限行为,行为人应当对新的犯罪行为承担刑罚责任,反之,同案人的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则属于实行过限行为,那么行为人就不应当对新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