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收购中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9 02:48:46 368 人看过

一、股权收购中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问题

收购方往往忽视目标公司在出资设立时的相关法律责任风险。根据《公司法》等规定,受让方有与出让方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1.拟收购股权本身存在权利瑕疵。

2.出让方原始出资行为存在瑕疵。

3.主体资格瑕疵。

4.主要财产和财产权利风险。

对于目标公司财产所涉及的收购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公司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房产、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特许经营权、主要生产经营设备等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或潜在纠纷;目标公司以何种方式取得上述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否已取得完备的权属证书,若未取得,则取得这些权属证书是否存在法律障碍;目标公司对其主要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使有无限制,是否存在担保或其他权利受到限制的情况;目标公司有无租赁房屋、土地使用权等情况以及租赁的合法有效性等等。

5.重大债权债务风险。

6.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风险。

7.税务、环境保护、产品质量、技术等标准风险。

8.劳动用工风险。

9.受让方控制力风险

二、股权收购怎么交印花税

首先印花税是纳税人自己按照法律的规定自行购买然后粘贴印花使用所产生的一种税。印花税的缴纳是通过需要纳税的凭证上所记录的金额以及凭证的多少来计算的。一般印花税的缴纳金额是通过需要纳税的凭证上所记录的金额乘以国家规定的印花税率来缴纳金额的,但是如果拥有多个凭证的话,还需要计算他所需要缴纳的印花税的数量是多少,印花税的数额是通过需要纳税的凭证的数量乘以国家规定的印花税额来计算的。

三、股权收购流程

股权收购的流程是:

1.与被收购方进行协商;

2.达成股权收购协议;

3.申请办理股权的变更登记;

4.由公司向新股东发放股权证明文件

但股权转让给公司股东以外的人的,要经过半数的公司其他股东同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8日 1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股东会决议哪些内容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无效。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企业投资公司注销股东会决议的内容有哪些企业投资公司注销股东会决议主持人:出席会议股东: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有限公司于年月日以(书面等)形式通知了公司全体股东在年月日(地点)召开股东会,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共人,代表公司股东%的表决权;未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共人,代表公司股东%的表决权。所作出决议经公司股东表决权的%通过,弃权或反对的占股东表决权的%,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决议事项如下:1.同意公司注销。2.同意成立清算组,清算组成员为:……,为清算组组长。3.同意将上述决定登报公告公司注销情况及告知公
    2023-07-03
    245人看过
  • 实践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的问题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问题如下: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中同等条件的确定标准问题;股东优先购买权能否部分行使的问题;股东优先购买权可否转让的问题。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内容有哪些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股东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权利。该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股东优先购买权,股东比其他股东以外的人购买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权利。我国法律也对股东优先购买权作出规定,未答复或不购买,认为同意转让。同意购买,要按比例,按出资来购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
    2023-02-09
    311人看过
  • 国有股权资产评估中存在哪些问题
    1.对于国有股权的评估的认识不够到位。有时候甚至存在先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补办资产评估手续的情况,使得国有股权的资产评估流于形式,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2.对国有股权评估的内容不完整、不科学。由于无形资产的评估较为困难,在评估过程中会出现漏估、定价不准和虚假评估的现象,而使国有股权转让的实际价格远远低于现实的价值。无形资产从形象上看它不具有实物性,一般都依附于有形财产,当被依附的有形资产发生变化时,对应的无形资产才会发生变化。从价值上看,它具有不完全确定性,企业无形资产实际价值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要大于有形资产的变化幅度。而且无形资产的流失具有很大隐蔽性,客观上无形资产流失了,在财务报表上却不能发现有什么对应的数字变化,也不会在管理场所发现少了什么实物。3.资产评估机构不独立,公正性较差。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组织虽然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但管理相对滞后,还很不完善,行政干预行为时有发生。无形资产评估
    2023-06-04
    191人看过
  • 股权收购等收购疑难问题有哪些
    一、员工安置问题员工安置是公司并购中的头等大事,既关系到员工的个人利益,也关系到目标企业的顺利交接以及社会的稳定,所以收购方务必做好员工的安置。常见的做法是,全盘接收目标公司的全部员工。私营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依附性较小,故在私营企业的收购中,员工安置的问题不大。而对于有国企背景企业的收购,则需特别慎重。因为,这些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和国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依赖,他们将自身的生存、荣辱几乎全押在企业身上,对企业的要求也高,“五金”(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工伤)必须全部买齐。而不少私营企业,连“三金”都没买,“五金”更是奢侈。有国企背景的员工,一旦自身利益受损,要么上访、要么静坐示威,给企业、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对该类员工的安置工作一定要做细。几个大的原则,供大家参考:1、所有员工原则上全部接收,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给过渡期,一般控制在两个月(或更长时间)以内,以保证收购的顺利进行;
    2023-12-22
    396人看过
  • 企业股权收购法律风险分析
    风险一:拟收购股权本身存在权利瑕疵收购行为的直接对象,就是出让方持有的目标公司的股权。如果出让方出让的股权存在权利瑕疵,将导致收购交易出现本质上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收购方也对出让方出让的股权做一定的调查核实,例如在收购前通过工商档案记录对出让股权查询。但是,在具体交易过程中,曾经出现股权有重大权利瑕疵,但在工商并未办理登记手续的实际案例。因此,除工商档案查询外,还可以通过对目标公司内部文件查阅(如重大决策文件、利润分配凭证等)及向公司其他股东、高管调查等各种手段予以核实,并通过律师完善相应法律手续,锁定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最大程度的使真相浮出水面。风险二:出让方原始出资行为存在瑕疵在股权收购后,收购方将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向出让方支付收购款,进而获取股权、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因为收购方不是目标公司的原始股东,有理论认为收购方并不应当承担目标公司在出资设立时的相关法律责任。因此,股权收
    2023-06-09
    132人看过
  • 证券风险抵押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近日,笔者走访一家企业,了解到该企业推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已有多年,但并非所有员工都缴纳了安全风险抵押。只有公司管理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缴纳了风险抵押金。作者还对一些化工企业的基层员工进行了随机访谈。受访者对证券风险抵押制度的实施普遍持“异议”态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实行的是“范围”安全风险抵押制度,不公开、不透明。一般只对领导,不对普通员工,考核只奖励不处罚。这样,支付安全风险抵押贷款就变相成为一种领导福利。”管理者应该承担安全管理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并没有体现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一些受访的基层职工表示,安全生产人人负责,但基层职工在实际生产中承担了风险和责任,却没有体现自己的利益。不少员工表示,只有安全风险抵押制度落实到位,才能赢得全体员工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即使所有员工都支付了安全风险抵押,企业往往也无法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一位员工说,
    2023-05-08
    478人看过
  • 承租人房屋购买权和使用权转让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2010年5月,钱某投资15万元,向某商品市场主办方购买了一套门面房的使用权。双方约定,房屋所有权属于市场组织者,钱某可以长期享有房屋使用权并自由转让。同年8月,钱某将房子租给赵某,租期3年,租金为每年1.5万元。2012年12月,钱某与张某签订合同,约定将门面房出售给张某,并收取13万元。2013年1月,张某通知赵某,房子已被他买走。赵某得知后,因钱某、张某未事先告知承租人房屋交易情况,起诉法院侵犯了钱某、张某的优先购买权,要求法院宣告钱某、张某的房屋转让合同无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钱某与赵某签订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钱某未依法提前3个月通知赵某,即与张某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将房屋出售给张某,侵犯了赵某的优先购买权。赵某享有优先购买权,请求法院宣告两人之间房屋买卖无效,法院应予支持。第二种意见认为,无论赵某是否具有优先购买权,由于钱某不是前房的业主,他无
    2023-05-08
    148人看过
  • 股权持有协议存在哪些风险
    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协议实现隐名股东的投资目的。法律、行政法规可以禁止或者限制隐名股东投资特定行业,但隐名股东属于被禁止或者限制投资行为人的,或者其拟投资的行业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的特定行业,此时可以认定股权协议有违法目的,尽管法律、行政法规并未禁止股权持有协议本身,但由于其目的的违法性,可能被视为“以法律形式掩盖违法目的”的行为,因此被视为无效的法律行为一般来说,实际投资者是隐藏在幕后的,名义股东受隐名股东委托,在台前行使股东权利。在种种诱惑面前,显性股东很可能违反股权持有协议的规定,侵害隐名股东的利益。主要情况包括:名义股东不向隐名股东转让投资收益;名义股东滥用股东权利(重大决策事项未协商解决);知名股东擅自处分股权(转让、质押)等第三,隐名股东难以确立股东身份,难以向公司主张权益p>虽然《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原则上肯定了股权持有协议的法律效力,但投资权益并不
    2023-05-07
    101人看过
  • 公房产继承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关于公产房能否继承的问题,实践中争议很大,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很难统一。公产房的这种特殊形态,是我国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事物。现在公产住房的产权在法律上讲是模糊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许多问题是用政策性的临时规定进行调整的,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矛盾。从法律上讲,公产房出租人与承租人的权利之间存在某种脱节的联系,是一种不完整的不动产所有权,比如说,公产房的承租人可以通过租赁房屋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承租人的继承人当然也基于某种优先权继续获得房屋的租赁收益。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一般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的个人合法财产,对于公产房承租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并不在遗产范围,依法不能继承。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公产房的继承问题出现较多的缓冲处理。现在许多认为公产房可以继承的人认为住房是父母的辛勤劳动挣下来的,住房就是“遗产”,当然可由继承人继承。此种要求虽不合法,却也符合我国现实的社会实
    2023-05-05
    246人看过
  • 外资股权纠纷存在哪些问题
    外资股权纠纷有哪些问题?
    2023-05-07
    190人看过
  • 股权转让主体资格认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股权转让的主体包括转让方和受让方。主体资格不应存在法律或事实上的缺陷,否则,可能直接导致转让的无效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丧失股东资格,转让主体资格缺陷的主要表现是转让人(股东)资格缺陷的法律风险转让人资格的限制主要来源于转让主体资格的限制主要表现在:(1)股东资格丧失的法律风险转让人不具备股东资格的,当然不能发生股权转让的效力。比如公司不成立时,认股人不具备股东身份,当然也不具备股权转让的条件。此外,因各种原因丧失股东资格的,不具备股权转让资格。因此,对于受让方来说,调查转让方股东资格的相关证明尤为重要证明股东资格的方法很多,这是综合运用证据的结果。公司章程、出资证明书、股权证、股票、股东名册、登记簿等记录;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成立后的法定资本或新增资本认购协议、隐名投资者与表见投资者之间的股权信托或持股协议等可以作为证明股东资格的证据。在不同的法律关系和事实下,不同的证据形式可以发挥不
    2023-05-07
    56人看过
  • 房地产中介活动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1)目前,房地产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房屋销售,容易出现法律风险。其中,较为常见的法律问题有:1。交易主体的风险。交易主体风险一般是指房屋买卖或者租赁合同主体缺乏必要的法律要件,即出卖人不是房屋所有权人或者未取得房屋所有权人的有效授权。对于不同的房地产业主来说,他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动机是不同的。有人想以小房子换大房子,有人想低价买高价卖,有人是因为法律纠纷或债务危机,有人是因为婚姻或家庭纠纷。比如,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所有的房屋;房产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将房屋出售;职工未告知单位就将单位所有的公房出售等等。一般来说,合同的效力是确定的,或者合同直接无效。购房人出于对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的信任和信赖,委托中介机构购房。因此,房地产中介机构应严格审查交易主体是否合法。中介机构不履行审查义务,致使合同无效,给交易一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2。交易标的是用于交易的房屋,中介机构
    2023-05-08
    195人看过
  • 股权收购纠纷之股权收购风险
    收购者成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可以行使股东的相应的权利,但须承担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有鉴于此,在这种股份买卖协仪签订以前。收购者必须对该公司债务调查清楚.收购后若有未列举的债务.可要求补偿。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收购者应要求将部分收购价款“定期存单形式放在律师事务所,备收购后新增的债务补偿之用在收购股权的买卖中.负债问题有时确实很难把握,因为有些结果有待于未来不确定事件发生或发生后,才能证实,称之为“或有负债”。主要是因租税争讼、侵权行为等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而可能造成损失的赔偿。或有负债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是很难估算的。此外,债权问题有时也根难把握,能否回收,可能发生多少坏账,无法判断。因此,收购股权的风险大而在收购资产的买卖中不会发生或有负债,收购中只要重视每项资产的清点,使其与契约上所列相符。收购资产当事双方在买卖完成岳投有续存的法律责任,收购公司无须
    2023-04-27
    355人看过
  • 债权债务清收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哪些
    第一种就是使用法律的程序来催收债务,这种方式的催收在一定意义上最安全也最有效,但是风险依旧存在。首先在诉讼阶段时间的漫长和结果的不确定,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变化无法把握,致使在清收过程中要支付大量的额外费用,例如律师费,诉讼费及其他费用等等。并且收回债款的可能性有多大和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都是无法预计的。第二,在债务纠纷中如果债务人方和债权人属于异地债务,对方的财产,资产情况查实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无法做到事无巨细。还存在一个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另外对诉讼中各阶段的保全措施也相应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三,债务在催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跟进,或者没有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的催收人员一对一处理,很可能造成催收时机的错失。第四,委托专业的律师和清债机构清收债务不能很好的正确识别其专业性和合法性,致使债务没有收回,反而损失更多,给债务纠纷带来二次伤害。一、借钱不还过了诉讼期怎么办在债务纠纷中,虽然
    2023-03-07
    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股东有名义股东风险应该存在哪些问题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07
      名义股东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1、实际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债权人请求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名义股东不能以不是实际出资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二、代持股协议无效时,名义股东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购买小产权房屋存在哪些风险购买小产权房屋存在哪些风险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5
      购买小产权房屋存在哪些风险 第一,“使用权”、“乡产权”、“小产权”的房屋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第二,像小产权中的“乡产房”、“村产房”等并没有国家的产权证书,只有乡政府或村委会给的产权证,不能像大产权的房子一样抵押、流转。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或拆迁,购房人的利益将很难保证。双方签署的购房合同也不是法律认可的正式购房合同,如果房产出现纠纷,缺
    • 隐形股东的法律风险存在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02
      有些人出资成为某公司的看不见的股东,也就是说出资成为股东,但名字没有登记在股东名单上,这是看不见的股东的范畴。看不见的股民有很大的法律风险。投资者注册为知名股东的原因基本相同,即明确其出资者的身份和权利。实际投资者暗中持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了避免法规的限制,为了税收优惠,为了简化手续,为了相关交易,为了在幕后筹措资金,结果不一定是初衷。面对蒸蒸日上的公司业绩,着名股东可能以反客为中心,只承认实
    •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法律存在哪些问题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9
      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限制有: 1、封闭性限制 《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2、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 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转让中国《公司法》第139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 3、发起人持股
    • 购买屋存在哪些风险?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第一,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发出购房风险提示指出,“使用权”、“乡产权”、“小产权”的房屋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第二,像小产权中的“乡产房”、“村产房”等并没有国家的产权证书,只有乡政府或村委会给的产权证,不能像大产权的房子一样抵押、流转。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或拆迁,购房人的利益将很难保证。双方签署的购房合同也不是法律认可的正式购房合同,如果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