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怎么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9 20:23:25 471 人看过

商家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的处罚具体如下:

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是指

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如:雇佣或者伙同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现场虚假的演示和说明,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作宣传报道,对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用途、制作成份、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市场信息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

1.主体判断上,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2.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

3.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即使该种宣传的内容均是真是的,但是如“混同宣传”是否足以误导公众,做出错误的判断;

4.虚假宣传及误导宣传的后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是否足以增加侵权方的竞争优势,使其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从而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进而符合法律规定的“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1.夸大失实的广告:一般是经营者对自己生产、销售的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产地来源等情况,或对所提供的劳务、技术标准、价格等资料进行夸大,无中生有的与事实情况不符的宣传。

2.语言模糊,令人误解的广告:此类广告内容也许是真的或者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是经营者措词的技巧明示或者暗示、省略或含糊使得消费者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并影响其购买决策和其他经济行为。

3.不公正的广告:是指通过诽谤、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来宣传自己产品的广告。

4.消息虚假的广告:即所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根本不存在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2.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以广告或其他方式销售商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促销手段。但各类虚假广告和其他虚假宣传,或乱人视听,有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直接误导用户及消费者,使其作出错误的消费决策,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或侵犯其他经营者,特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竞争秩序的混乱。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将此类行为作为必须禁止的违法行为予以规范。

3.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或者其他能影响交易的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商业贿赂的形式不胜枚举。在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回扣、折扣、佣金、咨询费、介绍费等名义争取交易机会的现象非常普遍,如何判断其是否违法,我们必须以法律为标准,分析其实质特征,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4.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5.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大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导致全行业萎缩的严重后果。为了防患于未然,反不正当竞争法及价格法都禁止经营者为打击竞争对手而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6.不正当有奖销售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提供奖励(包括金钱、实物、附加服务等)为名,实际上采取欺骗或者其他不当手段损害用户、消费者的利益,或者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7.诋毁商誉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9: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弄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还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2023-06-12
    208人看过
  • 什么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虚假广告怎样认定
    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对商品的详细信息进行隐瞒或伪造,用广告的方式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的行为。虚假广告的认定情形有广告内容虚假,与现实不符,引人误解的虚假,含糊不清,或多重语义,或表达真实。但只陈述了一些事实,造成了错误的联想等。一、什么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虚假广告呈现在多种多样商品的宣传中,尤其在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美容、房地产、征婚、旅游等领域较为多见。二、虚假广告怎样认定虚假广告认定情形如下:1.广告内容虚假,与现实不符;2.引人误解的虚假,含糊不清,或多重语义,或表达真实。但只陈述了一些事实,造成了错误的联想;3.商品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销售状况、荣誉、承诺等信
    2022-07-14
    113人看过
  • 以治疗病毒为名发布虚假广告怎么处罚
    一、以治疗病毒为名发布虚假广告怎么处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二、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
    2023-04-29
    444人看过
  • 发布虚假广告是否必须罚款
    按照2015年颁布的《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并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同时处以广告费用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还可以吊销广告主的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对于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以与广告主同等数额的罚款,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广告主及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构成犯罪的,要依《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如何
    2023-02-15
    59人看过
  • 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要不要罚
    越来越多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被毫不留情的揭露出来,郭德纲、葛优、成龙、赵忠祥,而最近最为惊人的故事主角是侯耀华,居然被爆出共代言了10个虚假广告,在每个虚假广告中,侯先生都是美滋滋的喊好,喊妙,喊有特别灵的效果。侯耀华于是成了众矢之的,过街老鼠,被狠狠的挨了许多臭骂和痛扁。明星代言广告,广告商看中的就是明星效益,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如果是虚假广告,那就是他们的欺骗力,可以忽悠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花钱买假,花钱买劣,花钱受骗。而明星在明明不知真假好坏,或者假装不知真假伪劣的情况下,还卖力的表演,鼓吹那是一个很值钱很有效的好产品,那根本就是利欲熏心,甘当假冒伪劣产品的捧场走狗和吹鼓手,当虚假广告被查处,虚假代言的明星理所当然应该受到问责,处罚。关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争议,有关监管部门也已经出台相关条例,追究虚假代言明星的责任。但是,吴钩无语注意到,至今,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责任人,那就是媒体,特
    2023-04-24
    434人看过
  • 投诉虚假广告和诱导消费者的方法
    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高利贷如何投诉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利贷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产生纠纷的一般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属于投诉的范围,而出借人对超出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
    2023-07-08
    119人看过
  •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虚假广告责任人将受处分
    国家工商总局为落实11部门《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有效遏制虚假违法广告,昨天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通告。首次明确提出对发布违法广告的媒介单位责任人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通告重申此次惩治虚假违法广告的重点是:1、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2、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化妆品广告;3、宣传治疗作用或夸大功能的保健食品广告;4、夸大功能、保证疗效的药品广告;5、夸大功能、保证治愈的医疗广告;6、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的化妆品及美容服务广告。通告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本通告发布后,仍然继续从事虚假违法广告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依法从重处理的情节做了明确界定:1、对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依法停止(或限制)其广告宣传,或要求其停业整顿,从重处罚。2、对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广告发布者,依法予以从重罚款、停止(或限制)广告
    2023-04-24
    113人看过
  • 实施新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最高罚3万
    广东省工商局昨日向媒体披露,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制定的《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三项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据省工商局负责人介绍,《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是国家工商总局首次以总局令的形式对广告经营许可证进行规范。明确规定广告经营许可证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等事业单位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广告经营审批登记的单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合法凭证。新的《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对广告发布经营单位的门槛要求更加严格,相比以前增加了需设有专门的广告经营机构和广告专业人员等条件,同时规定对这类单位工商部门将不再核准代理同类媒介的广告业务。新的施行细则还规定,国内企业在境外发布广告、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员在境内承揽和发布广告的,应委托在中国注册的具有广告经营资格的企业代理。新办法规定,对无证照经营广告业务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利用广告弄
    2023-06-07
    268人看过
  • 虚假广告对商家有哪些危害,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是什么
    虚假广告对商家的危害包括影响商家的信誉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商家投放虚假广告的不仅会被罚款还可能会停止其广告服务,导致商家的营业额降低,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是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虚假广告对商家有哪些危害虚假广告对商家的危害:影响商家的信誉,影响商家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依据相关规定,不仅可能会被广告监督治理机关罚款,情节严峻的,甚至会停止商家的广告业务。虚伪广告对商家的危害虚伪广告昰指商家以欺骗、诱导的方式进行含有虚伪内容的商品或服务宣传活动,虚伪广告会降低商家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从而在后期会导致商家的营业额下降。虚伪广告违法了诚实守信的原则,违反了商业准则,昰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虚伪广告具有误导性、欺骗性,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昰一种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二、虚假广告处罚标准是什么虚假广告处罚标准: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
    2022-07-21
    226人看过
  • 发布虚假广告媒体领导将被追责
    昨天,国家工商总局会同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等11家部委召开了全国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凡称,国家将采取五项措施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建立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由11个部门参加的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新闻媒体单位领导责任追究制。对发布虚假违法及不良广告问题严重或者放弃广告终审权而导致新闻媒体广告发布出现导向错误的新闻单位,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违法事实后,由新闻媒体的主管、主办单位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分或者调离工作岗位,必要时追究其主管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对虚假违法及不良广告典型案件,根据具体情况,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卫生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及时向社会发布广告监管公告,并建立广告发布单位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广告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对诚实信用、守法经营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给予通报表彰;
    2023-04-24
    450人看过
  • 房地产商发布虚假广告纠纷如何处理
    第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房售楼广告除非包括了合同的主要内容从而成为要约,一般只属于要约邀请或要约引诱,如未将广告宣传的内容订入合同?就不能认定为是合同内容,销售广告中的虚假宣传,只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要求的义务,可考虑以缔约过失责任对买受人予以补偿。第二种观点认为,开发商在订立合同时,往往利用其订立合同时的优势地位,拒绝将售楼广告中作出的说明和允诺的内容订入合同中,故对广告中的说明和允诺从本质上说已经构成像悬赏广告一样的特殊要求,它以购房人完成签订购房合同的行为为对价和承诺。在这一特殊要约的有效期内。开发商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许诺。开发商在售楼广告中作出许诺以后,一旦购房人与之签订买卖合同,开发商应当毫无选择地履行广告许诺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
    2023-03-19
    56人看过
  • 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怎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一、消费者维权赔偿的规定有哪些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章法律责任规定: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
    2023-03-16
    437人看过
  • 消费者遇到商品房虚假广告,能否要求开发商赔偿?
    遇到商品房虚假广告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买方根据对商品房广告的信任决定买房,开发商提供的虚假信息会对交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开发商应对商品房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开发商在遇到商品房虚假广告时,可以承担以下三项责任:(一)违约责任。对于商品房虚假广告,即使广告内容不包含在购房合同的条款中,只要购房合同有效,消费者向开发商索赔违约责任的,法院也会支持;(二)缔约过失责任。如果商品房虚假广告导致购房合同不成立,确认无效或撤销,那么承担违约责任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开发商不能承担违约责任,只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责任;(三)惩罚性赔偿责任。开发商打虚假广告怎么办开发商打虚假广告的处理办法是,购房者可以要求赔偿。开发商投放的广告可以视为要约邀请,而开发商的楼盘与广告宣传不一样的,可以视为违反约定,购房者可以要求进行赔偿。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要约邀请,又称为引诱要约,根据《民法典》第四百
    2023-07-05
    368人看过
  • 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
    2023-08-28
    20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处罚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02
      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 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广告发布者的处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4
      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广告发布者发布的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虽然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都有相应的处罚条
    • 民法典规定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谁担责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30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
    • 对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广告经营者和发布人应否免责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如何处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7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