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3 13:10:07 222 人看过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社会公序良俗指的是什么?

社会公序良俗指的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公序良俗的类型有:危害国家公共秩序类型、危害家庭关系类型、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射幸(侥幸)行为类型、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类型、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类型、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暴力行为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6日 10: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家庭关系相关文章
  • 公序良俗的定义
    家庭关系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社会公序良俗指的是什么?社会公序良俗指的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公序良俗的类型有:危害国家公共秩序类型、危害家庭关系类型、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射幸(侥幸)行为类型、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类型、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类型、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暴力行为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3-07-13
    121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
    法律综合知识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并以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这为公序良俗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市民社会生活与交往日趋繁荣与复杂,这又为公序良俗原则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公序良俗来源于民事法律调整的固有缺陷,即市民社会生活交往的广泛性、复杂性、不稳定性与法律的不可穷尽性之间的矛盾。公序良俗原则的任务则是解决这
    2023-06-08
    191人看过
  • 什么是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
    公共秩序和良俗分别是指:公共秩序是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良好的公共秩序习俗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良好的习俗,不得违反国家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区别内容区别:公共秩序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如:机关团体正常工作秩序、办公秩序,企业生产秩序,商场、公园、影剧院的秩序等。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如: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对文物、毒品的管理。区别:社会管理秩序是对静态物体的管理秩序,公共秩序是动态的对人们的活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7-10
    189人看过
  • 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
    一、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二、公序良俗的相关法律是什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
    2023-04-24
    126人看过
  • 什么是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
    公共秩序和良俗分别是指:公共秩序是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是指国家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良好的公共秩序习俗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良好的习俗,不得违反国家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区别内容区别:公共秩序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如:机关团体正常工作秩序、办公秩序,企业生产秩序,商场、公园、影剧院的秩序等。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如: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对文物、毒品的管理。区别:社会管理秩序是对静态物体的管理秩序,公共秩序是动态的对人们的活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7-10
    398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情况下,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良好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可以利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良好的风俗习惯来处理纠纷,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则。根据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法律制度对民事主体权利的行使作出了必要的法律限制性规定,公认的道德规范形成了系统的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在我国,民事判决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成文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成文法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成文法律规范内容的有限性使其不可能囊括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民事法律现象,因此,法律规范内容的有限性与法律规范对象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实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成文法律规范本身的滞后性又影响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不利于处理新出现的民事法律现象。公序良俗原则作为一项
    2023-07-03
    295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 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 更多>

    #家庭关系
    相关咨询
    • 公序良俗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3-04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经济的公序,是指为了调整当事人间的契约关系,而对经济自由予以限制的公序。经济的公序分为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两类。市场经济条件下,指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9-05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 什么是公序良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1
      1、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2、中国现行法因受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
    • 什么是公序良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08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一般利益(如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
    • 公序良俗是什么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8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一般利益(如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