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区别:犯罪主体不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1:00:53 111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受贿罪和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在犯罪构成的要件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审判实践中较难区分,往往会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当作受贿罪来处理。笔者曾碰到过一起类似案件,在审理中也曾出现了争议。

[案情]

检察机关对于自行侦破的曾某受贿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曾某在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聘任,担任某镇供销合作社主任期间,利用该社新建职工宿舍的机会,利用职务便利,于200年月日收受工程承包商肖某现金人民币18000元。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曾某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已构成了受贿罪。

[分歧]

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对被告人曾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没有异议,但对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曾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理由是,被告人曾某虽然不属国家工作人员,但其是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聘任,担任镇供销合作社主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准国家工作人员条件,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行为,符合受贿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应当支持检察机关的指控,对被告人曾某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曾某收受肖某18000元的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不构成受贿罪;曾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对被告人曾某应当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评析]

笔者认为,要准确认定被告人曾某的行为是构成受贿罪,还是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还是要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分析本案,首先应比较一下两罪的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和社会主义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表现基本一致。两罪的最大区别就是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其次是侵犯的客体不尽相同,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和社会主义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笔者认为构成受贿罪的主体,只有四类人员,一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四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本案中,被告人曾某不属于上述四类人员中的任何一类,故其收受某18000元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而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其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曾某所在的某镇供销合作社,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被告人曾某原是该企业的职工,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也不是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显然不是受贿罪犯罪主体中的第一、二类人员,其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二、被告人曾某是否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0年4月29日对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作出了立法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才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被告人曾某明显不属于这个范围之内的人员,故其行为也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三、被告人曾某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呢?笔者认为也不属于。其理由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首先被委派的人员必须是委派单位的工作人员,代表委派单位到受委派的单位从事公务活动。本案中,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虽然是国有事业单位,但被告人曾某不是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工作人员,而是该基层供销社的职工,曾某到本供销社任职,不是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委派,到该基层供销社从事公务活动,而是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聘任,在该供销社从事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案被告人曾某的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受贿罪。其行为符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5: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公职人员受贿、不受贿的区别是什么?
    一、公职人员不受贿。公职人员不受贿,那么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秉性优良的人,他坚持自己做人的立场,不受别人摆布,不受钱财诱惑。或许他不能很快被人提拔,但总有一天别人会看到他身上的可贵之处。二、公职人员受贿。公职人员受贿,似乎是官场上特有的。公职人员受贿,说明他抵不过钱财的诱惑,不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三、公职人员受贿与相关法律法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
    2023-04-13
    278人看过
  • 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哪些,共同受贿犯罪如何认定?
    一、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一
    2023-03-16
    282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如何处罚的
    一、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如何处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董事、监事、职工、其他企业职工或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
    2024-01-15
    53人看过
  • 受贿罪和受赠送礼物的区别
    受贿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而送礼并不以通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好处私利的意图。一、公职人员收受回扣属于什么行为公职人员收受回扣属于受贿行为,涉嫌受贿罪。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构成的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二、收受假币等违禁品能成立受贿既遂吗收受假币等违禁品能成立受贿既遂。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三、受贿罪具体要求有哪些受贿罪成立的要求如下:1、本罪为特殊主体犯罪,只能
    2023-04-03
    150人看过
  • 商业受贿罪与受贿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区别是什么?
    在对商业受贿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要求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理解上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持肯定意见,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商业受贿罪客观方面一个普遍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管是索要型受贿,还是收受型受贿,都要求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如果行为人并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则不能构成本罪。第二种观点持否定意见,认为索取他人财物的,不论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商业受贿罪。第二种观点混淆了商业受贿罪与受贿罪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区别,理由如下:第一,从体系解释的角度看,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条的规定,所谓商业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我国97年刑法一百六十三条对商业受贿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也是如此表述,只不过刑法修正案(六)将商业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扩大到
    2023-06-11
    124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哪里
    1、数额标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是看受贿数额是否达到较大的标准(六万元以上),如果数额较小,比如数额较小的请客送礼等,这些行为一般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且没有明显的谋取利益的目的,属于一般违纪的范畴,不构成受贿犯罪。但要注意特定条件下向受贿犯罪的转化,例如借请客送礼之名行行贿受贿之实的行为。尤其是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更要注意打着请客送礼、礼尚往来名义行贿受贿、损害单位利益的情形发生。2、注意与接受馈赠的界限区分二者时要注意判断:(1)发生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2)往来财物的价值;(3)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4)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3、注意受贿与合法收入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付出了劳务和利用职务便利。如果是行为人利用业务时间兼职所得,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是通
    2023-07-24
    459人看过
  • 民营企业员工受贿算不算犯罪?
    一、民营企业员工受贿是涉嫌非国家人员受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认定1.划清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1)按照《刑法》第163条的规定,构成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必须是受贿数额较大的,不足较大数额的按一般受贿行为处理。(2)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合理报酬的,不属于利用职务
    2023-06-03
    470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一、什么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活动和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特别是回扣这种商业贿赂更是演变成商业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成为公司、企业人员推销商品和采购产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或者润滑剂,明显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分析如下:(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表现形式为:①行为人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范围内的权力。即利用自己担任某种职务所享有的主管、分管决定处理以至于经办某种事务的权力,包括人权、财权和物权等②行为人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即间接利用本人职权。包括其
    2023-03-19
    76人看过
  • 离退休人员能否是受贿罪犯罪主体呢
    离退休人员可以成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特殊主体主要包括:(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2)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包括与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和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3)离职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原来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但在实施利用影响力贿赂时,已经实际丧失了原有职务,如离休、退休、辞职、辞退等。《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
    2024-05-18
    317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受贿罪基本知识
    我国刑法第163条、第184条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作了规定。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385条、第38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184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1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
    2023-06-05
    141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怎么样会构成受贿罪
    一、公司企业人员怎么样会构成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属于自
    2024-01-16
    388人看过
  • 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要怎么区分
    一、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要怎么区分1、什么是受贿罪受贿罪,是指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2、什么是单位受贿罪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手续费的行为。3、(个人)受贿罪与单位受贿罪之间的区别:(1)个人受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2)个人受贿罪中,行为人索取他人财物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要要件,而在单位受贿罪中,无论是索取他
    2023-06-03
    282人看过
  • 非公务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异同点是什么?
    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后,利用手中职权为他人谋取私利,这种行为就是受贿,触犯了法律规定的底线,那么,如果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是一般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受贿是否也属于犯罪行为,非公务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异同点是什么呢?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一、主要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
    2023-06-03
    348人看过
  • 受贿罪主体范围
    法律综合知识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是认定受贿罪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从论。贪污罪受贿罪的主体是否一样两个罪的犯罪主体不一样。受贿罪的主体仅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因此,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受贿罪更广。《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
    2023-07-24
    21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一般受贿罪的主观特征和客观特征有什么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5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一般受贿罪在主观和客观特征上都具有犯罪故意及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收受贿赂、为他人谋用利益恃征,但两者有区别表现在:(1)所侵犯的客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而一般受贿罪所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2)犯罪主体不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人员。而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佛教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8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准国家工作人员为辅。如何认定受贿罪的主体身份,理论界和实务界经历了以身份论转变为以职务论的过程。即不严格考察你是否有编制,着重考察你是否有职务、职权。下面罗列一些一些特殊主体的认定分析,以便于大家深入理解和掌握受贿罪特殊主体认定的标准。1、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003年1月13日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作出《关于佛教协
    •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受贿罪的共同犯罪与受贿罪的区别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
      实践中,共同受贿罪如何认定,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是怎么规定的?请看下文分析。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取决于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收受了他人财物,仍按照近亲属的要求利
    •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谁, 受贿罪的主体如何认定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6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根据《》第条、第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
    • 和的区别,共同受贿犯罪的共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7
      1、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还是教唆犯,都是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不依赖于受贿和行贿方的第三者。2、主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的目的在于以权换钱,通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行贿一方取得非法财物;而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实施撮合介绍的目的,在于从行贿和受贿双方的非法交易中获取利益。3、客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只为受贿的一方服务,以取得行贿人的财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