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是没有溯及力的。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恶性程度方面
1、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区别。风险社会对社会各界的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和注意义务,结合立法例的具体情况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态宜采纳“双重罪过说”,即修正后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具备故意和过失双重内容。但是,不同的主观恶性却适用相同的法定刑,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也不能体现刑罚的公正性,故对主观方面是过失的应酌情从轻处罚。
2、被告人不存在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废物、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主观故意,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应从企业证照的办理、产生污染的原因、发现造成污染的可能性、预见性等客观情况来分析主观心态,结合具体案情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区别对待。
3、利用性质的非法处置行为与销毁性质的非法处置行为应区别对待。利用性质的非法处置行为是指以对有害物质进行利用为目的而进行的非法处理行为,如针对油泥进行的炼油行为;销毁性质的非法处置行为是指不以利用为目的对有害物质进行的消灭、掩盖等处理行为,如对有害物质进行偷埋、焚烧等。针对非营利性的处置行为应考虑轻处。
4、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5、需要注意的是,中止犯的成立需要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就实际个案而言,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在发生污染环境的行为后希望中止或者及时制止污染行为的继续进行,在进行了相关的指示或者部署之后,由于其他原因(如,属下执行迟延或者执行不到位),导致中止的结果没有实际发生,即使不符合中止犯的条件,也应认为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考虑予以从轻处罚。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污染环境罪委托方是否有责任
355人看过
-
什么是环境污染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398人看过
-
环境污染:中间人是否有责任?
126人看过
-
环境污染责任风险有哪些?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方式是什?
178人看过
-
使用污染环境罪是不是有溯及力
299人看过
-
物业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源
34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污染环境罪有没有溯及力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9污染环境罪是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构成污染环境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
污染环境罪是否有溯及力,法律怎么规定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01污染环境罪是没有溯及力的。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污染环境罪是否有溯及力,最新的规定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5刑法上,污染环境罪是没有溯及力的。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环境污染犯罪和环境污染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协议织织办法的规定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公安、卫生、财政、新闻、宣传等部门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二)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以及应急和救助的装备、资金、物资准备;(三)辐射事故分级与应急响应措施;(四)辐射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五)辐射事故信息公开、公众宣传方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还应当包括可能引发辐射事故的运
-
环境污染罪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犯什么刑事责任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法律责任制度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具体体现,是指因实施了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为、造成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主体,依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行政责任是指公民或组织实施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而应承担的行政方面的不利法律后果,侧重对违法者本身的处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