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法官如何进行调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4 00:54:12 390 人看过

上诉二审可以调解,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进审查,并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二)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确认符合撤诉条件的,应予准许。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1: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车祸调解如何进行?
    法律综合知识
    一、车祸调解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3日前通知当事人。2.通知有关人员进行调解。通知一般采用书面形式,采用口头形式的要计入调解笔录。3.开展调解工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车祸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二。《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2024-04-24
    227人看过
  • 二审为何要进行调解而不是直接判决
    调解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法,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第二审法院关行全案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也可以对原审应当判决而未予判决的请求进行调解,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所以,或者依职权应当合并审理的案件未予合并审理的,调解不成的,可以对当事人新增加的请求并案调解,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也可由审判员一人主持,可以对当事人的原案请求实行全案调解,第一,第二审人民法院实行并案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对原审判决过的请求进行调解,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案件等,不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第三人参加二审不同意调解结案如何处理第三人参加二审不同意调解结案的,如何处理第三人在第二审程序参加诉讼的,如果其不同意以调解方式结案,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发回一审人民法院重审,以保证诉讼第三人的上诉权。二审是否可以提管辖权异议根据我国
    2023-07-04
    94人看过
  • 二审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对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2、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的;3、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4、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六条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2024-04-20
    406人看过
  • 如何让法官调解离婚
    在离婚诉讼中,法院调解是必要的程序。离婚判决前,调解不成的,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准予离婚。法院调解离婚的步骤如下:。一般离婚案件一般离婚案件是指在调解开始和结束时,法官认为原告和被告符合或不符合法定离婚条件,法官只进行和解或离婚调解的离婚案件。对于一般离婚案件,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调解动员阶段。调解动员是指法官向当事人解释有关法律规定,教育和引导当事人的理解水平和态度,动员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纠纷。(2)谈判调解阶段。双方交换意见,法官或调解人进行调解。(3)调解的结束。双方就离婚或不离婚达成协议(达成离婚协议的,还必须就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义务分担等达成协议),司法人员如实记录协议内容,并签字确认双方同意后盖章,调解成立。调解不成的,法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开庭调解不成的,法官在宣布调解终结时,应当告知下次调解时间或者下次开庭时间。二是庭审中调解不成的,法官可以
    2023-05-31
    287人看过
  • 如何进行二审行政诉讼审理
    二审行政诉讼:二审书面审理适用于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二审法院经一审法院提交的案卷材料审查,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再传唤当事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到庭调查核实,只有经过书面审理后才能作出判决。二审行政诉讼能赢吗二审行政诉讼能不能赢取决于原告所提供的证据指向,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委托律师代理提起上诉。行政案件二审中的代理人就是指接受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中的有关活动,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的律师或者公民。此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签定委托代理协议的形式委托律师参加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诉讼活动。参加人民法院二审诉讼程序的活动,其主要承担的工作与第一审诉讼相同。《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
    2023-08-07
    70人看过
  • 什么是二审?如何进行?
    二审程序是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我国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作出后,并不立刻生效,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一审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一、上诉应当及时提出。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上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
    2023-04-22
    210人看过
  • 二审不服如何进行法律救济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法院二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司法救济的措施包括申请再审、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民事诉讼二审程序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
    2023-04-17
    333人看过
  • 法官如何调解遗产纠纷?
    法官应当按照下列方式来调解遗产纠纷:1、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2、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3、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4、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二审法官会不会偏袒一审法官二审不会维护一审法官,二审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事实为依据,公正的做出判决,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而且一审二审法院的法官一般不会直接沟通,但在二审过程中,如果法官需要一审的相关资料,会进行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第九十七条
    2023-08-12
    389人看过
  • 法官如何调解离婚案件?
    法官如何调解离婚案件件法院调解原则是指法官和当事人在调解活动和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应当遵循以下两项原则:(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调解工作和调解协议的订立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完全自愿,不得强迫。它包括两个方面:程序上的自愿性和实体上的自愿性。(二)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和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律原则要求:第一,调解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第二,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共利益。在理解合法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处理自愿与合法性的关系二是,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要求不同于判决的合法性要求法院调解不仅是法院运用司法权解决民事纠纷其次,调解是诉讼离婚的必要程序。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要程序。因为它发生在诉讼过程中,所以又被称为诉讼内
    2023-05-07
    261人看过
  • 在我国离婚官司法官如何调解?
    其实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量特别多,尤其是民事纠纷当中的上诉率也是处于一个居高不下的状态,这对于我国民事审判的公正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很多民事案件之前会适用于民事调解制度。就包括离婚官司,肯定也会之前先由工作人员进行调解的。身处离婚官司当中,自然也比较关注在我国离婚官司法官如何调解?一、在我国离婚官司法官如何调解?法院调解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调解活动和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应当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应当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进行调解工作和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为前提,不能强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程序上的自愿和在实体上的自愿。(二)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法原则要求:第一,调解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第二,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
    2024-04-10
    392人看过
  • 二审案件的审查如何进行
    1、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2、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3、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民事诉讼二审案件审查范围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审查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审查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审查一审裁判是否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民事诉讼
    2023-07-28
    425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调解如何进行
    一、行政诉讼的调解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进行调解的方式是由人民法院组织,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不是所有案件都能够调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才可以进行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二、行政诉讼调解要多久行政诉讼中调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七个工作日。但是除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的以外,其他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三、行政诉讼为什么不适用调解1.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023-10-27
    315人看过
  •  法官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多次进行调解
    在强制执行期间,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种调解没有次数限制,也没有次数要求。法律只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进行判决。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可以认为有调节当事人甲和乙的必要时,对甲和乙进行调解。在强制执行期间,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种调解没有次数限制,也没有次数要求。法律只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进行判决。比如在强制执行期间,法官认为有调节当事人甲和乙的必要,就会对甲和乙进行调解。调节的次数没有特别的要求,法官有自由裁量权。 强制执行法官可随时调解,不设次数限制强制执行判决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当事人实现自身权益的有效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多个环节,其中就包括调解。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前
    2023-08-20
    360人看过
  • 如何进行法定继承是否有调解
    法定继承是有调解程序的。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先遗嘱再法定继承还是先到法定继承的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是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承遗产的份额的继承形式。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
    2023-08-11
    26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离婚诉讼庭审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如何进行调解?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23
      会的。离婚案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即使在上诉前已经去婚姻登记机关和街道组织调解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应进行调解。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先进行调解,但不应长时间拖延。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发现感情已经破裂,调解将无效,人民法院应准许离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有关组织可以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
    • 如何对审计行政复议进行调解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6
      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除了要如何应对审计行政复议,还规定了审计行政复议大体上由四个步骤组成,即申请与受理、审理、决定、送达。这四个步骤是互相衔接的,各有自己的中心任务。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逾越的。审计行政复议活动由一个步骤转入另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前一步骤,并完成前一步骤的任务,才能转入下一个步骤。
    • 二审法院主要调解是如何调解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1
      一审调解有些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调解不限于当事人原审请求的范围。第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应当予以合并审理的请求,第四,发回重审,第二。二审的调解只能由合议庭主持;而一审调解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二审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决。调解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法,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第二审法院关行全案调
    • 一审胜诉,二审法官说调解,不调解就改判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23
      你是说一审胜诉\=审法官说调解\不调解就改判\这个很正常啊\因为你己经胜诉了\但你要的条件过高\那么法院肯定会给你们调解\那么调解不成\法院也会根椐调解的意思也就判了l
    • 为什么二审法官热衷调解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6
      调解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