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那个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大悲大喜,我们的航船终于从苦难的深渊驶入了通向富强的航道。我想,无论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都不会怀疑,这新世纪肯定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世纪。为了迎接这伟大复兴的早日到来,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首先,万事人为本,尽快地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将来要在民族复兴中担纲领衔的青少年的整体素质,这应该是我们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掉以轻心的话,那这就势必会影响我们民族复兴的进程。近些年来,全社会在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逐渐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去年6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今年春节前后,一些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引发了全社会对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的大讨论。
总体上看,我国尚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确立,社会的某些领域存在暂时的无序和失控现象,人们的思想意识较为混乱,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较低,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格,一旦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极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尽管社会不断加大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力度,但由于诸多因素,使该类犯罪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l)急剧上升的犯罪态势。据相关统计,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青少年罪案占全部涉案人员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约为10年前的3倍。(2)不断恶化的犯罪性质:一是暴力犯罪上升,其中侵财性犯罪尤为突出。二是预谋犯罪上升。这一方面反映出未成年人,在作案过程中,手段凶狠、残忍,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明显的成人化和智能化特点。(3)团伙化的犯罪方式。据有关资料,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一人或结伴作案的只占20%,其他均为团伙作案。这类犯罪能量大,范围广,得逞率高,社会破坏力强。(4)偶发性的犯罪动机和低龄化倾向的犯罪结构。
纠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讲,未成年人生理发展迅速,个人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较弱,心理构成易变,情绪仍为不稳定,容易冲动,往往只重表面,片面看待事物,易受暗示,多盲从,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加之,大多数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又极为淡漠和贫乏。这正是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年龄的阶段。
客观上,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看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各项改革造成的某些领域的暂时性无序与失控虽然有其必然性,但由于社会缺乏主题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造成社会的道德标准出现混乱,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处于较为严重的后天失调的环境中。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腐败之风泛褴,加之贫富的两极分化,凡此种种因素均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为那些存在不良因素的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心理环境,降低了他们的罪责感,使他们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甚至作为其犯罪的正当理由。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日剧增,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受到传媒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怎么会发生美国6岁男童枪杀6岁女同窗的事件。在我们社会中,一些不健康的传媒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渲染的暴力、凶杀、色情对缺乏正确识别事物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事情。可以说,不健康传媒的存在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文化娱乐市场管理的失控,也为诱导唆使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条件。
其次,学校教育的失误成为未成人犯罪的温床。
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托,尤其是中小学的义务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环节。但是近些年来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的状况,学校分等级,年级分重点、非重点,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相当不力,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重智轻德,对法律、人生观、道德规范教育不重视,不注意对学生进行正当引导,这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由小错酿成违法犯罪。
再者,家庭教育的失当,为未成年人犯罪推波助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由于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自幼就受到家长的溺爱,家长往往迁就他们的不适当要求,放纵他们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物质要求上极少限制。凡事以自我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是当代末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习惯了以我为主,但太过于强调自我,使他们的待人处世很功利化,看眼前、重实利,从而忽视甚至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在现阶段他们除了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外,还要面对相当激烈的职业竞争,加之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尚不成熟,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极易造成行为失控。当然,家庭的暴力教育也会伤害子女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对于那些在残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由于缺少家庭温暖,也会不同程度地促成他们人格和行为的扭曲。
-
如何做好未成人的疾病预防工作?
247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家庭做起
147人看过
-
打预防针(即做好预防工作)。
385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犯罪学校可以做什么
452人看过
-
2021年:妇联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的职责
375人看过
-
未成年人自己怎样预防犯罪?
101人看过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 1、一对夫妻依法生育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依法累计只生育(包括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但不再生育的; 3、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子女死亡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的; 4、夫妻依法... 更多>
-
应该怎么做好未成人的疾病预防工作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2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重大。对未成年人进行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是卫生部门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对于学校来讲,教育部门颁布的一些规章对在幼儿园、中小学等设立卫生室、配备医师或者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还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这些规章还对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提出了要求。对于卫生部门来讲
-
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3针对职务犯罪的表现,深刻剖析其犯罪的原因,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筑牢思想防线。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监督是保证。大多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从“摆手、推手、最后接手”的过程,第一道防线被跨过后,思想道德就越来越滑坡,行为就越来越腐败。对此,必须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强化对干部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生动、直观、现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有哪些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0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五条对未
-
-
如何做好未成年犯罪的法律援助的工作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3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的多样化,年轻化,都是需要我们社会和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未成年人是思想意识逐渐成熟的的一个阶段,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给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预防和遏制未成年犯罪的发生,才能做好未成年犯罪的法律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