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伤残的适用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9 21:51:20 297 人看过

非法用工的意思指的是,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一种不合法的劳动关系。非法雇佣童工、没有备案登记就招募员工、外籍员工没有被批准就在国内工作等情况,都属于非法用工。按规定,非法用工导致工伤的,并且非法用工致残的,需要按规定向伤残职工、伤残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并且,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另外,一次性赔偿金数额要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所以,被非法用工致伤残后,得先按照以下步骤去做劳动能力鉴定:

1、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或医疗终结后,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

3、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资料齐全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后并作出鉴定结论;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会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一、工伤鉴定的流程

工伤鉴定范围是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工伤鉴定流程如下:

1、提出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

4、专家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视伤情程度从医疗卫生组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5: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工伤鉴定标准的解释和适用
    职工工伤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依赖、生活自理障碍、器官损伤、功能障碍等相关内容为标准并以此来进行划分伤残等级。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问的平衡,也会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职工工伤鉴定标准2022工伤鉴定标准是受伤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对工伤职工伤残等级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标准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一)医疗费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二)住院伙食补助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2、
    2023-07-01
    435人看过
  • 伤残赔偿标准在交通事故中的适用
    因交通事故导致损害的,事故责任方应赔偿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费用的计算方式为: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交通事故未达到伤残赔偿标准(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社保补缴费、重新入职损失费、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暂时失业费。住院生活或采购费、返乡跨省交通费、县内交通费、跨县交通费、护理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跑腿费、起诉取证跑腿费、差旅费、因伤服药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缝合伤疼费、各类
    2023-07-16
    399人看过
  •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不适用工伤认定
    《中国劳动保障报》11月21日刊登了《非法用工单位也需要工伤认定》一文。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否适用工伤认定问题在实务界仍存在着争议。笔者通过法理分析说明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不适用工伤认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将伤亡事故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规定》将职业病定义为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工伤认定办法》第5条要求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可见,属于工伤情形的前提条件是职工向企业提供生产劳动,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而且基于劳动关系引起的事故伤害或疾病才可以进行工伤认定。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工伤认定是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的。在我国,确立劳动关系除了要存在劳动力提供和使用事实外,还需使用和提供劳动力的当事人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
    2023-06-10
    289人看过
  • 工伤赔偿标准对于钟点工的适用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伤残5至10级的,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结算伤残待遇及有关费用。按照社保法规定,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是否缴纳社会保险按照双方的约定,如未约定,企业不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定了劳动关系后,是要按照工资比例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那么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出现了工伤,是可以按照工伤的程度来索要工伤赔偿金,那么在发生了工伤后,受伤员工也要第一时间进行工伤鉴定,也便于后续进行赔偿。《中华人民共
    2023-07-01
    187人看过
  • 2010工伤应否适用新工伤赔偿标准
    2010工伤应否适用新的工伤赔偿标准?2011年新《工伤赔偿标准补助金能否按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根据一般法学理论,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新的法律规定不适用新法出台前的行为、事件。但是,《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最后条款对溯及力问题做了特别规定:本条例施行后本决定施行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工伤保险条例。这样的理解,也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颁发的国法秘函【2005】314号文(对《关于对第64条的法律溯及力的请示》的复函)保持一致。所以,2011年之前没有完成工伤认定的工伤,按照新的标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于上述总结,特别感谢网友对上述文章评论中指出的观点!张士谦2010年12月31日《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注解:2004年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2011年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在上下
    2022-04-06
    481人看过
  • 工伤伤残标准:工伤伤残标准一级伤残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1)极重度智能减退;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4)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丧失。
    2023-06-04
    433人看过
  • 一次性赔偿标准适用于伤残十级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你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你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确定)、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工伤伤残十级赔偿标准5级至10级工伤伤残赔偿标准,主要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三大项:1、关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中国全国各地都是统一的赔偿标准,具体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2、关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赔偿标准,以及其他待遇规定,由于各省市规定不尽相同,所以归纳下表,以方便朋友们查阅。《工伤保险条例》第三
    2023-07-04
    158人看过
  • 人身伤残鉴定标准适用哪些人群
    2、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3、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10月1日实施(已经被GB/T16180-2006代替)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4、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同日实施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对其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程度的鉴定。5、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6、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适用于
    2023-04-21
    427人看过
  • 非法用工怎么鉴定工伤伤残鉴定
    1、先到当地社保局进行工伤认定,再到社保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等级鉴定,具体工伤等级以鉴定的为准;2、根据工伤鉴定结果要求相应工伤赔偿,如果单位买了工伤保险,由社保局支付工伤赔偿款,如果单位没买工伤保险,由单位按工伤保险标准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也可以由社保基金先行垫付;3、工伤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第七条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
    2023-06-14
    54人看过
  • 什么样的标准适用于伤残赔偿金计算
    一、什么样的标准适用于伤残赔偿金计算适用于伤残赔偿金计算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二、工伤申请赔偿准备材料是什么申请工伤赔付需要提供下列资料: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2.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3.工伤认定决定书;4.劳动能力鉴定
    2023-07-23
    344人看过
  • 非法用工伤残赔偿的解决方案
    非法用工伤残的赔偿标准如下:1、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伤情稳定或者医疗终结后,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2、劳动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审查材料;3、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资料齐全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成员将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及时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非法用工造成工伤,非法用工造成残疾的,应当向残疾职工和残疾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一次性赔偿包括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患者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医疗事故伤残怎么赔偿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为一至十级:(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3)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4)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5)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
    2023-07-03
    266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及适用
    非法集资如果业务员知道公司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业务员属于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九十九条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二百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巨九十四条、第一
    2023-07-12
    318人看过
  •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适用范围
    2002年4月5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8号),本标准规定了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对其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程度的鉴定。参见: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8号)执行日期:2002年4月5日
    2023-04-23
    134人看过
  • 特殊工时的适用标准
    一般情况下,实行综合工时或不定时工时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殊工时,需要有两个生效要件:特定岗位在特定时间段内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可执行该制度;用人单位和特定岗位的职工明确约定执行该特殊工时制度。我国已明确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不需要进行审批手续。部分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实行的也是不定时工作制,不用办理审批手续。特殊工时制度可以约定吗?特殊工时制度可以约定,但是最终有效需要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复。(一)《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3-07-01
    232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侵权纠纷能否适用工伤伤残标准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1
      从《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两种标准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对象来看,对非工伤、非道交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应当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鉴定标准。所以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侵权标准应当按照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
    • 工伤评残适用多少级赔偿标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5
      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确认伤残等级是确认赔偿金额的基础。如果用人单位没有非法用工情形并依法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则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赔偿(分别赔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期工资等不同项目费用)。具体赔偿项目和金额计算可查询《工伤保险条例》。
    • 伤残鉴定标准适用情形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1
      伤残鉴定标准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一个标准,再由地方按标准去实施,以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伤残还分有多种类型,各种伤残要对照施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施行的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有: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等。 根据伤情,可结合以上标准,,具体的结果要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
    • 职工伤残鉴定标准新旧如何适用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0
      1、鉴定机构在2016年2月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对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原告的伤情进行鉴定无疑是正确的。如适用新施行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进行重新鉴定,如降低了原告的伤残等级,则对姜某不利,如提高了原告的伤残等级,则对胡某不利,而这是姜某和胡某在事发时不可预测到的。而继续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进行重新鉴定,则不论鉴定结果如何,均不会超出双方预测的可能性。
    • 在校学生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3
      1.《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3.《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4.《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5.《医疗事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