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怎样确定是否有公房居住权
民法典对怎样确定是否有公房居住权没有规定,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承租人申请承租公房后,相关部门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签订租赁合同后,享有公房的居住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九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予以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并向社会公开;
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复核,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第十六条配租对象选择公共租赁住房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与配租对象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
二、公房申请流程
1、首先审查自己条件是否符合申请公房的相关政策,如果你符合申请的条件,要想成功申请公房,必须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
2、将申请材料递交,申请受理单位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申请点应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
3、自申请点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机构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
初审合格的提交市公租房管理局复审;
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复审:
市公房管理局自接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
对于合格的人员将进行公示;
不合格的会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相关理由。
5、公示:
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在市公租房信息网上公示,内容包括收入、住房等相关情况,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接受实名举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
经核查异议成立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6、轮候:
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进入申请人轮候库,申请人可在市公房信息网或申请点查询。
轮候期间,申请人工作、收入、住房及家庭人数等情况发生变化,应主动和及时向原申请点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审核资格。
租赁合同签订前,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将租赁合同中涉及承租人责任的条款内容和应当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情形向承租人明确说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民法典对怎样确定是否有公房居住权没有规定,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公房申请经审批通过,签订公房租赁合同后,承租人享有公房的居住权。
-
民法典有小产权房能否申请公住房
306人看过
-
法院怎么确定公房居住权
311人看过
-
民法典中买公租房是否有房产权
338人看过
-
民法典中享有房屋居住权再婚后能否居住
104人看过
-
民法典中老公婚前房屋产离婚后是否享有居住权
110人看过
-
民法典公房再婚配偶是否享受居住权
34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居住权房子过户流程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07房子过户,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一十条,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二百一十一条,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
民法典公房再婚配偶是否享受居住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2公房居住权是需要根据公房的具体政策和双方协商来决定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会判决赋予一方居住权,一般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民法典》生效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下列法律条文设立居住权。 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
-
民法典规定公有住房产权怎样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07办理房屋产权手续有以下这些资料要提供: (1)盖章的申请表; (2)房屋买卖合同; (3)签订预售合同的买卖双方关于房号、房屋实测面积和房价结算的确认书; (4)测绘表、房屋登记表、分户平面图两份; (5)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 (6)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 (7)购房者身份证明(复印件核对原件); (8)房屋是共有的,要提交共有协议; (9)全款买房证明。
-
的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否需要公证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19居住权不需要进行公证。 我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
民法典中确权居住权是否有时效,有哪些相关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6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确权居住权是具有诉讼时效的,该诉讼时效一般长达六个月。《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