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危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9 10:45:20 421 人看过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危害:

1、破坏广告的真实性,使消费者对广告产生怀疑,影响广告的正面作用;

2、使消费者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受到侵害;

3、潜在危害性,使消费者对市场主体不信任,增加消费者购买商品难度,市场主体间的交易也越来越复杂。

虚假广告罪的处罚:

1、犯虚假广告罪的,一般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常见的虚假广告表现有:

1、在广告中对未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商品谎称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2、在广告中对未获奖或未达到某种获奖级别的商品谎称获奖或夸大获奖级别;

3、在广告中对未获政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的商品广告谎称获得优质产品证;

4、在广告中对使用劣质原材制成的商品谎称使用优质原材料制成的商品;

5、在广告中对未申请专利或未获得专利证书的商品谎称取得专利申请或专利证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商业广告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促销手段,其内容多种多样,大到房屋买卖,小到牙膏、牙刷等生活日用必须品;其形式也是花样翻新,从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到商店橱窗、路标路牌等等,广告所起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它既是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重要的促销手段,同时也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依据。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少数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看中了广告宣播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利用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性能、品质不甚了解,容易盲目轻信广告的心理,制作虚假广告,向消费者传递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使消费者产生误解,从而诱导消费者购买或者接受与自己真实意愿不相符的商品或者服务,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于利用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还规定了,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应承担的责任。广告经营者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同消费者的中介组织,其应当严格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广告法》和国务院及其部委发布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承办和代理广告业务,并且负有审查广告内容,查验有关证明的责任,拥有要求广告客户提供真实的姓名、地址等必要的证明文件的权利,并且不得制作与广告客户真实内容不符甚至是夸大其词的虚假广告,对于广告的经营者懈怠管理造成虚假广告的发布,或者有意同广告客户合谋制造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广告法》和相关的行政法规予以惩处。对于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姓名、地址,使消费者合法利益受到损害而无处索赔的,广告经营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1: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虚假广告相关文章
  • 什么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虚假广告怎样认定
    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对商品的详细信息进行隐瞒或伪造,用广告的方式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的行为。虚假广告的认定情形有广告内容虚假,与现实不符,引人误解的虚假,含糊不清,或多重语义,或表达真实。但只陈述了一些事实,造成了错误的联想等。一、什么是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虚假广告呈现在多种多样商品的宣传中,尤其在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美容、房地产、征婚、旅游等领域较为多见。二、虚假广告怎样认定虚假广告认定情形如下:1.广告内容虚假,与现实不符;2.引人误解的虚假,含糊不清,或多重语义,或表达真实。但只陈述了一些事实,造成了错误的联想;3.商品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销售状况、荣誉、承诺等信
    2022-07-14
    113人看过
  • 投诉虚假广告和诱导消费者的方法
    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高利贷如何投诉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利贷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产生纠纷的一般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属于投诉的范围,而出借人对超出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
    2023-07-08
    119人看过
  • 虚假广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告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一些形形色色的用以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不仅挫伤公众对广告的感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也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和研究虚假广告的成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虚假广告之所以产生并且屡禁不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从总体上讲,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为内容的虚假广告法律责任体系,但从有效惩治虚假广告来看,仍有其不足之处。(二)执法不严,查处不力。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但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和一些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使许
    2023-06-07
    313人看过
  • 最新消费虚假广告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恶意商品代言人的连带责任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专家稿论证过程中,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当特别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扩大了这一规则的适用范围,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消费实践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从行为后果看,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食品药品的虚假广告,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因此《草案》明确规定了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的责任。草案增加规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食品药品等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以往在消费者遭遇虚假广告或欺诈广告时,广告发布者往往会以“审核不严”、“未经核实”等借口逃避责任,有的甚至还会
    2023-05-01
    466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避免受到虚假广告的欺骗?
    根据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广告的危害性想要通过法律法规来对虚假广告作出规制,了解虚假广告的社会危害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虚假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变态,是市场经济的非正常产物,它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一)从道德角度看虚假广告的欺诈性使得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等传统商业道德受到挑战,其昧着良心赚黑钱更有悖于我们的社会公德,它的泛滥也为道德败坏提供了载体。譬如,现在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黑中介,这些黑中介放弃良知,为了赚黑心钱,他们在报纸上大量发布求职广告,欺骗了许多本就穷苦的求职者的血汉钱,当求职者发现上当找上门时,要么就人去楼空,更有甚者甚至对求职者大打出手,使求职者身心俱伤对社会的信任度也降低了,同时也使得中介这个行业的道德可
    2023-07-10
    344人看过
  • 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包括了哪些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广告内容虚假必然会误导、欺骗消费者,相应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第一,破坏了广告的真实性这一根本基础,使消费者对广告产生怀疑,影响了广告的正面作用。据调查统计,我国消费者中有85%的人认为大部分商品不象广告所宣传的那样好,66%认为现阶段广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失实性。第二,由于广告的真实性被破坏,从而使消费者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受到侵害。具体是指由于虚假广告误导,使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服务之后上当受骗,使消费者的财产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虚假广告的误导还可能造成消费者伤残或死亡,类似事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时有发生。第三,潜在危害性。由于虚假广告本身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等特征
    2023-06-12
    451人看过
  • 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及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
    2023-08-28
    207人看过
  •  谁来负责解决消费者虚假广告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导致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那么广告主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或误导消费者,导致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那么广告主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广告,谁来承担连带责
    2023-08-29
    70人看过
  • 媒体刊登虚假广告,谁来赔偿消费者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求商业利润,经营者在广告中对其商品或服务进行不实宣传,以及经营虚假广告的事件屡有发生。《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2023-04-24
    345人看过
  • 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欺骗消费者
    一、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处罚欺骗消费者广告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如下处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免欺骗、误导消费者。2.一旦发现经营者违反此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据违法情节的轻重处以罚款。3.对于一般的虚假宣传行为,罚款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若情节严重,罚款将提高至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并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这种处罚机制旨在有效遏制虚假宣传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是什么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两部分。1.行政责任方面,如上文所述,经营者需接受监督检查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以及可能面临的吊销营业执照等后果。2.民事责任方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宣传行为导致消费者受损的,经营者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1)退还消
    2024-08-21
    297人看过
  • 贝芙美涉嫌虚假广告被消费者告上法庭
    据消费者刘女士介绍,几个月前,她经不起电视广告的诱惑,购买了一台“贝芙美”甩脂机。当时广告上画面显示,震动能甩掉脂肪,通过皮肤排出的油可以渗透20层的报纸。但甩脂机买回来没用几天,就有专家指出,甩脂减肥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刘女士被吓得赶紧停用。几个月后,刘女士又一次经不起电视广告的诱惑,购买了一套“贝芙美”热能塑身衣。电视广告称,这种热能塑身衣“面料发热、运动加热、蜂巢储热”“又薄又暖又苗条,一身春装过寒冬”。谁知道,刘女士花了近千元购买的“贝芙美”热能衣根本不保暖,仅穿用一天就把她冻得患了感冒。“两次上当完全是被电视广告给忽悠的。没想到的是,这种根本不保暖的热能衣和退货无门的甩脂机竟然是同一个品牌”。于是,刘女士将“贝芙美”销售商北京网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生产商上海腾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今年7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
    2023-04-29
    65人看过
  • 因虚假广告而受骗,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经营者赔偿吗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广告的经营者因播放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失,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必要的时候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
    2024-04-28
    431人看过
  • 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财产损害是否构成犯罪?
    [案情介绍]某公司经理郭某派该公司销售人员到西部地区推销公司商品,暗示可以大量做广告,并直接说:适当吹一吹没有问题,反正吹牛不上税。再说,这种事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于是,该公司推销员刘某到西部某报社,要求刊登宣传该公司产品某某健脑液的广告,但未向报社出示关于允许刊登保健品广告的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报社总编认为不便于刊登。该公司推销员提出,愿意以每版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刊登一次广告(该报正常价格为每版1.5万元),报社经研究决定,认为有利可图,遂同意。该公司在该报刊登广告称:该公司生产的健脑液有治病健脑的功能,尤其对参加高考、中考的学生有奇效;并许诺凡服用该公司产品6个月不间断者,高考、中考又落榜的,可凭购货发票到本地区产品经销处退款。广告刊出后,很多消费者因为服用该产品不见效,上门要求退款,但该公司以种种借口(如服用时间不够、方法不当等)拒绝退款。该公司以及推销员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023-06-07
    119人看过
  • 对方利用虚假广告销售,消费者可以得到赔偿吗?
    商家利用虚假广告销售货物是常有的事情,消费者如果因此遭受损失的话是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的,索赔的方式有协商、投诉、诉讼等等。如果说对方利用虚假广告销售欺骗消费者的话,作为消费者来说可能不能立马发现其中的瑕疵,此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认定,比如以引人误解的实物样品方式销售商品行为,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行为,也就构成消费欺诈。严格来讲,虚假宣传并非一个严谨的法律概念,同时在这些条款中还涉及到两个相关的概念:“虚假广告”、“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1、虚假宣传包括虚假广告;2、虚假宣传与引人误解的宣传;“引人误解”与“虚假”之间虽然方式不同,但两者的本质特征可总结为:均系宣传呈现的内容不实,意图导致信息接受者产生错误认识,两者各为不实宣传的一种。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涉及赔偿数额
    2023-04-30
    119人看过
换一批
#广告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 更多>

    #虚假广告
    相关咨询
    • 发布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3
      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 虚假广告对商家有什么危害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0
      虚假宣传是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的,也违反了商业准则,属于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
    •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一般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2
      对于一般的虚假广告,法律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时,才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来说,他们所能掌握的广告信息只能是部分的,而且这些信息也主要是由广告主提供的。面对大量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每个广告中都逐一甄别,保证内容真实,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只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履行形
    • 生产、销售者、销售者以虚假广告的方式对商品质量作出虚假广告定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刑法第l40条的规定,同时生产者、销售者又以虚假广告的方法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的,在此情况下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凡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通常都有以嘘假广告作欺骗宣传的行为,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故择一重罪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但是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 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如何处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6
      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