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无效条款是否能够约定
合同无效是不能够自己约定的;能够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或是期限。对于合同的生效方式也能够约定,但合同无效一般都是法律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生效要件简单的理解能够理解为:
1、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符合、
2、意思表示真实、
3、标的确定而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所谓欺诈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其构成要件是:
(1)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2)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3)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1)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2)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不管是签订经济合同还是其他类型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肯定是需要严格的按照合同当中的内容来履行自身的义务,而且双方当事人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比较多,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约定合同无效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合同的无效是必须由法律规定的。
-
违约条款是否能够维护合同的有效性?
420人看过
-
无效合同是否能够解除
287人看过
-
当事人是否能够约定合同有效性?
314人看过
-
口头约定是否能够成为有效合同?
92人看过
-
合同违约后是否存在无效条款?
370人看过
-
施工合同无效是否意味着违约条款无效
148人看过
-
有效的违约条款是否能够认定合同无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3合同无效的违约条款是无效的,只有在合同生效的前提下,当事人才会有违约的可能,合同无效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违约条款也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
-
违约约定是否能够认定为无效?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6协议无效,违约责任也是无效的,因为协议无效是自始无效,双方就不存在相应的权利义务,也不会有违约责任。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正式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是否能够无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3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不一定是无效的。如国属于法律明确规定的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那么该格式条款无效。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第四百九十八条规定,对格式
-
无效的合同是否能够追认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22无效的合同可以被追认追认的表示应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为人作出。无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权利人事后进行追认的应当认定为有效。权利人拒绝追认的,合同对当事人不发生法律效力,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使用其名义的无处分权人承担。
-
诉讼时效是否能够在合同中约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16合同当然不可以约定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法定的,不会因为当事人的约定而改变。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