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视权执行申请书范文
申请人:
被执行人:
请求事项
(一)依法对被执行人协助申请人行使子女探视权的义务予以强制执行。
(二)由被执行人承担本案申请执行费用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离婚纠纷一案,贵院已经审理完毕,并作出(20)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调解书),现判决书(调解书)已经发生效力,其中载明:“原告李每周可探望孩子一次,被告王应给予协助”,但被执行人一直拒绝履行协助义务,百般阻挠,导致申请人无法行使探视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为维护申请人和子女的合法权益,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贵院依法予以强制执行,望贵院予以支持。
此致
北京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李
20年月日
最后法院强制执行的对象是针对取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或者有关单位,要求他们提供行使探视权的条件,但是强制执行的对象绝不可能是小孩。所以现实实践中,如果对方还是不依强制执行提供条件,最终还是很难探望到小孩的,只能对对方进行罚款。
二、孩子的探视权是怎样规定的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三、离婚后探视权没空探视可以吗
可以的,具体由双方协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申请请求探视权强制执行书范文是怎么样的?
242人看过
-
申请探视权执行书应该怎么写
167人看过
-
探视权申请书范文需要填写事情经过吗?
414人看过
-
申请执行书格式范文,申请执行书提交后多久执行
83人看过
-
强制执行怎么申请探视权?
496人看过
-
申请执行探视权时怎么写申请书?及具体是怎么执行的?
157人看过
执行申请是指根据生效法律文书,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拒绝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申请的期间为二年。执行申请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更多>
-
探视权协议书的范文?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6协议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单位、住址)协议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单位、住址)协议人某某某与协议人某某某经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一致同意孩子某某的抚养权归女(男)方某某某。 二、男(女)方某某某对孩子某某享有探望权。 三、探望时间及方式:凡双休日、节假日,如无特别事宜,男(女)方均可对孩子进行探望。探望之前,必须先经与女(男)方电话联系。探望期间,要保证孩子的
-
申请探视权执行书要注意哪些内容啊?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4基本格式与网上的强制执行申请书格式一样,申请事项就写要求被执行人配合申请人履行探视权就行。 具体什么时间、形式、地点在申请上不要写,因为写了也没用,需要法院配合或者法院安排才好。
-
监外执行申请书怎么写监外执行申请书范文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01监外执行申请书。首先写明申请人:(姓名等自然情况)。然后申请事项:请求法院准予申请人监外执行。再讲明申请事实和理由:申请人患有高血压等重病,需要长期服药医治,请求法院对我准予监外执行。病情严重,需要治疗,不治疗容易发生生命危险。请贵院予以考虑,准予监外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二十六条
-
民事判决书申请执行书范文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6申请执行书当事人申请执行人:被申请执行人: **省**市*区人民法院(200*)*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业已发生法律效力,特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理由 申请执行人与被申请执行人*****纠纷一案,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具体内容列明,可以总结归纳)。现判决已经生效,但被申请执行人一直不履行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特提出申请,对被申请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维护申请执行人
-
应该怎么申请探视权强制执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8对于拒不配合权力人行使探望权的,只能要求监护人予以配合,比如送到指定地点由另一方探望。如果监护人拒不配合,法院也不能以强行把孩子送到某地等方式来执行,只能依据诉讼法对拒不履行判决的监护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实行罚款、拘留等措施。《》第三十八条后,不直接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