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定义与理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1 08:24:12 79 人看过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不预见,或者因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是与故意犯罪相对应的犯罪类型。行为人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不同态度是两者差异的关键。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才能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间接杀人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间接杀人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一)、客观方面区别

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

1、杀人的行为方试多种多样,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只有人被杀死,才成立犯罪既遂。

3、若像投放危险物质罪、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杀人,没有危及公共安全才构成本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则构成公共安全方面的罪。

4、正当防卫等正当行为致他人死亡的,如果符合正当防卫行为的条件,不构成本罪;

第五,对尸体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和不能犯未遂。

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只有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区别

故意杀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

过失杀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梳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主体区别

故意杀人本罪的主体为已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过失杀人主体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

对过失重伤进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应直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即使过失致人重伤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况。

本罪与其他过失犯罪的区别:

1、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就不再以本罪论处,而应定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

2、如果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就按照特别优先的原则处理,例如交通肇事罪中也会出现过失致

(四)、处罚区别

犯过失杀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杀人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法律适用区别

过失杀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建议找个比较资深一些的律师,这样不但可以给自己辩护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还会给自己争取其他的权益。不过找律师是需要收费的,具体收费多少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律师自身的经验等情况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7日 02: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过失犯罪与防卫过当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行为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何区别呢?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根据该条规定,对于故意犯罪,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在故意犯罪中,还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希望这种
    2023-07-30
    111人看过
  • 再犯罪的定义是否包括过失?
    不构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过失犯罪判拘役会构成案底吗过失犯罪判拘役会留下案底,只要构成犯罪就会留下案底。不过如果嫌疑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底会被封存。案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2023-07-03
    189人看过
  • 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怎么定义
    在我国《刑法》中过失犯罪的法律概念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怎么定义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022-07-21
    369人看过
  • 了解侵占罪:犯规与法律定义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产,非法占有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行为。本罪侵犯了他人财产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保管的财产、遗忘物和埋藏物。所谓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产,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者依照合同或者有关规定为他人收集、管理的财产,是指他人的遗忘;指出自己的初衷,本该带走却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东西,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钱,埋在坟墓里的珠宝等。侵占罪怎么判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
    2023-07-12
    434人看过
  • 帮信犯罪行为的解读与定义?
    帮信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一)经监管部门告知后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二)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三)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四)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五)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的;(六)为他人逃避监管或者规避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七)其他足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
    2023-11-27
    489人看过
  • 过失犯罪故意犯罪转化的定罪与量刑
    〔一〕定罪。研究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转化的定罪问题,是要解决当过失犯罪转化为故意犯罪之后,是只定故意罪,不定过失罪,还是故意、过失二罪都定,实行数罪并罚?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研究。笔者认为,过失犯罪已转化为故意犯罪的,原则上应只定故意罪,不数罪并罚。但并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也追究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具体讲来,应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过失行为和故意行为都是针对同一个犯罪对象,而且故意造成的结果是对过失造成的结果的加重,或者过失造成的结果是对过失引起的某种严重危险的实现,应当只定故意罪,不定过失罪。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只追究故意罪的刑事责任,过失罪被故意吸收,不实行数罪并罚。比如,司机开车不慎将行人撞成重伤,然后驾车逃跑,放任被害人死亡,而且被害人确实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又如,某甲大男子主义严重,经常打骂妻子。一日又抡起一只凳子向妻子打去,妻子慌忙一躲,头正巧撞衣柜角上,当即昏了过去。某甲又悔又怕
    2023-04-22
    116人看过
  • 如何区别过失犯罪与罪刑法定
    现行刑法第15条第2款明文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据此,有人质疑:难道故意犯罪,没有法律规定就可令人承担刑事责任吗?我们的回答是,首先,本条规定确有立法技术上的缺憾,因为刑法典既然称其为过失犯罪,又如何要待到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岂不等于是说有些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因而,准确地说,刑法总则的这一规定宜于表达为:过失危害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其次,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无论是对刑法第15条第2款之原文,还是对我们上述建议性表达,都宜采取以主观说为主的折衷解释论。即惟有采取以主观立法意图为主、兼而考虑文字含义的刑法解释说,才不至于曲解本条本款的立法原意。据此人们也才不可能由此反向推导出故意犯罪,也要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的荒谬结论来――因为这显然不符合立法意图,也非立法原意。采用上述主观说为主的折衷解释论,就立法意图和文字含义相结合的视角看,我们
    2023-04-25
    326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罪刑法定如何区别?
    现行刑法第15条第2款明文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据此,有人质疑:难道故意犯罪,没有法律规定就可令人承担刑事责任吗?我们的回答是,首先,本条规定确有立法技术上的缺憾,因为刑法典既然称其为过失犯罪,又如何要待到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岂不等于是说有些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因而,准确地说,刑法总则的这一规定宜于表达为:过失危害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其次,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无论是对刑法第15条第2款之原文,还是对我们上述建议性表达,都宜采取以主观说为主的折衷解释论。即惟有采取以主观立法意图为主、兼而考虑文字含义的刑法解释说,才不至于曲解本条本款的立法原意。据此人们也才不可能由此反向推导出故意犯罪,也要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的荒谬结论来――因为这显然不符合立法意图,也非立法原意。采用上述主观说为主的折衷解释论,就立法意图和文字含义相结合的视角看,我们
    2023-04-22
    284人看过
  •  工伤定义与理解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的事故伤害,包括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和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的意外伤害等。工伤一般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患职业病,以及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情况。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的事故伤害,无论是发生在工伤过程中的,还是因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而导致的。一般的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 工 伤 定 义 : 指 劳 动 者 在 工 作 中 遭 受 的 事 故 伤 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的事故伤害。从定义可以看出,工伤与劳动者的工作有关,且是在工作中发生的。因此,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同时,根据条例规定,工伤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
    2023-09-03
    326人看过
  • 犯罪分子的意义与定义
    “犯罪分子”一词带有浓厚的专政味道和明显的贬义色彩;在汉语里,分子一般指某个群体具有某种固定特性,因此现在不再使用犯罪分子作为法律术语来称呼犯罪的人,这是因为犯罪的人不是永远都会犯罪,经过判决执行之后,我们相信他们是可以悔过自新的,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即使是犯了罪的人。称呼犯罪分子存在歧义,有些人为犯罪分子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但尚未收到追诉的人;也有人认为是已经接受刑罚的人;还有认为通称前面两者的;而现在犯罪分子更多是大众的一个叫法,包括判决前和判决后对犯罪嫌疑人的叫法、不规范的叫法。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什么意思?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量刑标准最严重不会超过10年有期徒刑,但是,犯罪情节轻微的话也有可能判处拘役或者管制,比如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嫌疑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或提供毒品犯罪分子的一些其他犯罪线索的,都能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
    2023-07-06
    373人看过
  • 先合同义务界定与缔约过失责任解构
    【关键词】先合同义务;诚信原则;缔约过失;缔约过失责任【全文】先合同义务界定与缔约过失责任解构李康宁内容提要先合同义务的理论基础应是诚信原则。先合同义务的存续期间应为缔约过程,而缔约过程应界定为从要约生效至合同生效而非从要约发出至合同成立。先合同义务的完整概念应表述为:为促成合同最终订立并生效,自要约生效时起至合同生效时止,缔约双方依法承担的互守信用、谨慎注意以防对方遭受损害的合同附随义务。缔约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即缔约过失,因缔约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时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因过失行为发生在缔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呈现两种样态,两种责任样态构成要件相同,但责任行为表现形式和法律效力不同。关键词先合同义务诚信原则缔约过失缔约过失责任近年来,学界对先合同义务与缔约过失责任的讨论颇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较大。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型社会对先契约义务之空前重视以及对相应法律制度建构之期待
    2023-06-09
    353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间接犯罪的差异
    本文介绍了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识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明知,但也不希望、不积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意识上表现为应当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并且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在量刑上,过失犯罪比间接故意要轻一些。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意识因素方面。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识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明知,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意识上表现为应当预见。两者意识因素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在意志因素上的区别,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意志表现为放任,但也不希望、不积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意志上表现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这种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具体表现为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或者未履行法律条例强制性规定的安全和审慎义务。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
    2023-08-26
    192人看过
  • 什么是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一、如何区分被告人犯罪过失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没
    2023-06-27
    280人看过
  • 意外与过失:分别如何定义?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1、主观方面不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意外事件主观上既不存在犯罪的故意,也不存在犯罪的过失;2、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意外事故,法律不认为是犯罪,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7
    32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怎么鉴定犯罪过失和过失与犯罪故意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7
      1、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过失犯罪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2、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又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犯罪,就是直接故意犯罪。 3、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放意犯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严重结果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4、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
    •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定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2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 犯罪过失的含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21
      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刑法上行为人在犯罪时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
    • 过失犯罪与主观恶性的主观含义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3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由上述所言可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是不具有主观恶性的,用通俗的话阐述就是行为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导致损害结果,那还何谈其具有主观恶性呢?进一步来说
    • 如何确定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8
      1、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过失犯罪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2、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又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犯罪,就是直接故意犯罪。 3、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放意犯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严重结果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4、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