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辖
犯罪地为主,居住地为辅。
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
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理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理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2、庭前审查
除了应审查一般事项外,还应审查被告单位的相关情况。需要检察院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3、诉讼代表人确定
应当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出庭的,应当由被告单位委托其他负责人或者职工作为诉讼代表人。
但是,有关人员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或者知道案件情况、负有作证义务的除外。
4、诉讼代表人出庭
开庭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应当通知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
没有诉讼代表人参与诉讼的,应当要求检察院确定;
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不出庭的,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诉讼代表人系被告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可以拘传其到庭;因客观原因无法出庭,或者下落不明的,应当要求检察院另行确定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系被告单位的其他人员的,应当要求检察院另行确定诉讼代表人出庭。
5、诉讼代表人权利
适用有关被告人的权利。
6、补充起诉
对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案件,检察院只作为自然人犯罪起诉的,法院应当建议检察院对犯罪单位补充起诉。
检察院仍以自然人犯罪起诉的,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按照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并援引刑罚分则关于追究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条款。
7、涉案财物的处理
被告单位的违法所得及其孳息,尚未被依法追缴或者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追缴或者查封、扣押、冻结。
为保证判决的执行,法院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冻结被告单位的财产,或者由被告单位提供担保。
8、审理障碍
审判期间,被告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继续审理。
审判期间,被告单位合并、分立的,应当将原单位列为被告单位,并注明合并、分立情况。
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以其在新单位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分别是管辖、庭前审查、诉讼代表人确定、诉讼代表人出庭、诉讼代表人权利、补充起诉、涉案财物的处理和审理障碍。每步的具体要求在上文中也都简单的提到了。如果您对该问题还有疑惑欢迎咨询本站的专业律师。
一、什么是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是指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以决定是否开庭审判的活动。
(一)凡是提起公诉的案件:
1.法院都应当受理:对于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都应当受理。
2.都必须进行[程序性/书面]审查[必经程序]:
(1)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案卷材料/证据的:
A.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B.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
(2)如果检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上述材料的:
A.法院可以通知检察院补充材料;
B.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补送。
(二)、审查期限计入审限: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法院的审理期限。
1.按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7日内审查完毕;
2.按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3日内审查完毕。
(三)、法院的审查内容[检察院提起公诉移送材料要求]:
1.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2.起诉书是否写明被告人的身份,是否受过或者正在接受刑事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
3.是否移送证明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包括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批准决定和所收集的证据材料;
4.是否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的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物,并附证明相关财物依法应当追缴的证据材料;
5.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证人、鉴定人名单;是否申请法庭通知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并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需要保护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名单;
6.当事人已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已接受法律援助的,是否列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7.是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列明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8.侦查、审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齐全;
9.有无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提示】审查内容包括:
①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②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身份、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犯罪事实、危害后果和罪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等是否明确;
③起诉书中是否载明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是否在案以及有无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存放地点;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为保护被害人而不宜列明的,应当单独移送被害人名单;
④是否附有起诉前收集的证据的目录;
⑤是否附有能够证明指控犯罪行为性质、情节等内容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⑥是否附有起诉前提供了证言的证人名单;证人名单应当分别列明出庭作证和拟不出庭作证的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和通讯处;
⑦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是否附有辩护人、代理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明确的名单;
⑧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⑨侦查、起诉程序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复印件是否完备;
⑩有无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至(六)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四)、法院审查后处理: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应当在7日内审查完毕。
1.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并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自诉;
2.不属于本院管辖/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退回检察院;
3.不符合前条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之一,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4.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三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后,检察院根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依法受理;
5.依照本解释第242条规定裁定准许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退回检察院;
6.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退回检察院;
7.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58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法受理。
-
单位犯罪案审理程序是什么,审理单位犯罪案注意什么
410人看过
-
单位犯罪按什么程序确定
453人看过
-
单位犯罪怎样处理单位犯罪的责任是什么
377人看过
-
单位犯罪案件中单位出庭的程序
103人看过
-
单位犯罪是由哪些程序确定?
160人看过
-
处理单位犯集资诈骗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394人看过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
单位犯罪侦查逮捕程序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
2022年单位犯罪案件程序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7单位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 1、庭前审查。 除了应审查一般事项外,还应审查被告单位的相关情况。需要检察院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2、诉讼代表人确定。 应当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3、诉讼代表人出庭。 开庭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应当通知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 没有诉讼代表人参与诉讼的,应当要求检察院确定; 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不出庭的,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诉讼代表人系被
-
办理监理单位的程序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5新设立建设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1)申请资质审查 设立建设监理单位,必须向相应的资质审批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其内容包括: 1)单位名称和地址; 2)法定代表人或者组建负责人的姓名、年龄、学历及工作简历; 3)拟担任监理工程师的人员一览表,包括姓名、年龄、专业、职称等; 4)单位所有制性质及章程; 5)上级主管部门名称; 6)注册资金数额; 7)拟申报的监理业务范围。 (2)申
-
单位犯罪诉讼有哪些程序?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1程序如下: 1.确定管辖法院。管辖原则以犯罪地为主,居住地为辅。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 2.庭前审查。除了应审查一般事项外,还应审查被告单位的相关情况。需要检察院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3.开庭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应当通知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出庭。 4.审理。 5.补充起诉。对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案件,检察院只作为自然人犯罪起诉的,法院应当建议检察院对犯罪单位补充起诉。
-
单位犯罪怎样处理单位犯罪的责任是什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23单位犯罪的处罚及责任有以下规定: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