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未满十八周岁的罪犯。
一、缓刑能否减刑?
如果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一般不适用减刑。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二、请问最高院的有关对减刑有什么规定?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被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在收到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执行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根据情况,分别适用前款的有关规定。
三、死缓和缓刑案件的诉讼程序
1.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余刑在1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成年罪犯,应当交付监狱执行;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在拘役所执行;对于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2.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3.对于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有关的法律文书及时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在收到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之日起1个月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执行。
4.罪犯需要羁押执行刑罚,而判决确定前罪犯没有被羁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生效的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将罪犯羁押,并送交公安机关。
5.判决、裁定生效后,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
6.执行机关将罪犯收押后,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会被送去少年管教所?
244人看过
-
如何处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罪犯?
120人看过
-
未成年涉嫌犯罪什么情况可以送少管所
275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进少管所一般关多少年?
328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的基本内涵
159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父母负责吗
5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少年管教所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3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少年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场所。简称少管所。它是我国劳动改造机关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少年犯管教所应当着重对少年犯进行政治教育,道德和基本的文化与生产技术教育。根据少年犯的特点,在照顾他们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让他们从事轻微的劳动,采取诱导、关怀、鼓励、感化的方法,进行适合少年犯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智、美、体的全面教育,促
-
-
未成年犯的管教改造是针对未成年犯的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2我国《监狱法》中最后一章中专门针对未成年犯的管理教育,最起码从理论上就是这样的。第六章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第七十四条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第七十五条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监狱应当配合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七十六条未成年犯年满十八周岁时,剩余刑期不超过二年
-
未成年犯罪在什么地方服刑, 未成年犯杀人罪的管教所和刑罚如何确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7【1】满16周岁,没有满18周岁未成年犯杀了人,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七十四条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七十五条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监狱应当配合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4】根据《
-
未成年教唆犯的定罪方法是怎么样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4对于这种既非直接实行犯又非共犯的教唆者,应当定性为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的方式来实现犯罪的。未成年人不具备独立的意志,缺乏辨别能力,其在教唆下实施的危害行为是教唆行为的当然延长和必然结果,他实际上只是充当了教唆者的犯罪工具;而教唆者正是利用这种有生命而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工具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完全符合间接正犯的特征,据此我们可以将其定性为间接正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