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必须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明确司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1、辨证适用。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与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全面落实。
2、合法有序。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无论是从严还是从宽,都必须有法有据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同时,既要符合实体法的旨意,又要符合程序法的要求。
3、审时度势。刑罚的宽严总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情况确定的。由于某种犯罪大量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对该种犯罪就要从严惩处,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反之,某种犯罪大量减少,社会治安缓和,对该种犯罪则可不必从严打击。
4、综合考量。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注意与其他有关刑事政策相协调,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配合适用。另外,处理案件必然要顾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案件结果应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5、促进和谐。案件的处理结果要从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维护法律严肃性,又要讲求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使执法办案活动有利于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二)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要求
第五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坚持区别对待,对严重刑事犯罪坚决严厉打击,依法快审快判,做到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做到当宽则宽。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曹建明指出,宽不是要法外施恩,严也不是无限加重,而是要严格依照刑法、刑诉法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惩罚犯罪,该严当严,该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稳、准、狠的原则要求,真正做到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深刻领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适用这一政策的政策法律标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做到宽严都真正落实,宽严都依法进行。
-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当裁量刑罚
184人看过
-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辨法析理不可少
377人看过
-
严打政策与宽严相济政策
117人看过
-
宽严相济政策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体现
398人看过
-
宽严相济政策的融入
359人看过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程序法
169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更多>
-
宽严相济政策的原则基础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1、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宽严相济政策的界限。根据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宽和严都是在罪刑法定的基础上展开来的,无论是从宽还是从严,都只能以现行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为限,不能脱离法律规范讲宽与严的问题。贯彻宽严相济政策,虽然主要强调“宽”,这是必要的,但这个“宽”是有范围的,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刑法、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它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刑事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完善。宽严相济的“宽”是指宽大、宽缓和宽容。宽严相济的“严”,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宽严相济的“济”,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救济,即所谓以宽济严、以严济宽。二是协调,即所谓宽严有度、宽严审势。三是结合,即所谓宽中有严、严中有宽。
-
刑事处罚的宽严相济政策的内容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8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倡、相关学术界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广泛关注,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经成为了法律界的热点话题。
-
实施行政许可应遵循公开原则具体包括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7行政许可公开原则是指行政许可的事项、许可条件和标准、许可程序和费用、许可限额、结果等应当予以公布,许可申请人享有查阅许可档案、获悉许可标准、条件、程序、费用、限额、结果及其理由等方面事项的权利。通过政府活动的公开化来实现公民的了解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调动公民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