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5 18:11:31 285 人看过

(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就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限定:

1、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矿山井下作业;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2、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

(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

(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

3、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2)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3)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5)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6)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

(7)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8)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10)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4、女职工在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九项;

(2)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对于劳动者的最低就业年龄的限定: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劳动法》对女职工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5、、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4: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什么是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公平就业呼唤反就业歧视法当前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就业歧视的种类繁多,不仅包括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相貌歧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等基于先天因素的歧视,也包括学历歧视、履历歧视、婚姻歧视等基于后天因素的歧视。就业歧视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就业平等权,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实现公平就业。一、就业歧视的概念和类型就业歧视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遭受的歧视,包括求职阶段的劳动者所遭受的歧视,如某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因没有城市户口或因是女性而被拒绝雇佣等;也包括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所遭受的歧视,如提供同等质量劳动的
    2023-07-20
    83人看过
  • 女性就业歧视表现在哪些方面
    女性就业歧视较为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尽管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但女性就业的机会却远远低于男生。在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成为毕业生女性就业途中难以绕开的绊脚石。造成性别歧视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怀孕、生育和哺乳,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传统的性别偏见使得用人单位将女生拒之门外。(二)退休年龄及退休金待遇不平等男女不同龄退休,是我国性别歧视的一个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国外大都是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制度,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还是发达国家(如欧盟各国)。我们不能否认在男女退休年龄差异上,其制定的初衷是对女性的照顾,也一度被认为是保障妇女权益的象征。但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随着女性自身文化程度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一规定已经发生了质变,即:已由原来的权利性保障变为义务性的限制。(三)男女同工不同酬
    2023-06-05
    320人看过
  • 不容忍态度成为治理就业歧视推力
    有些老话题会在固定的时间段成为新热点,就业歧视就是其中之一。在2013年毕业季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这被看作是治理就业歧视的新动向。《通知》中的三个严禁很有针对性: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上述三点都打到了就业歧视的痛处,但遗憾的是,都只能在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高校发布的用人单位信息之内发挥作用。在治理就业歧视上,教育部门的态度是最敏锐积极的,但又常常是尴尬的——它只能管到大学的校门口,校园门外更多的就业不公不在它的行权范围内。几乎与《通知》发布同时,中国青年报一篇残疾人学子就业的报道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这种歧视和不公。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小裴,因儿时患脑瘫留下了轻度残疾,尽管学业成绩优异,但在就业时
    2023-06-05
    176人看过
  • 言语歧视行为
    用语言和文字侮辱他人涉嫌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暴力行为侮辱,指对被害人施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使其人格、名誉受到损害。二是、言语侮辱,即以言语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三是、文字侮辱,即以文字、漫画的形式对被害人进行侮辱。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如何证明公然侮辱他人1、对于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可以提供其侮辱他人的录音录像,行为人自身的供述等证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3-07-07
    394人看过
  • 关注就业“性别歧视”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女大学生比例增长很快,已占在校学生的43.95%。如此,求职中的性别歧视就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首先,人才资源的浪费。很多女大学生很优秀,却不被聘用。其次,给女大学生带来比男生更大的压力,容易产生厌学等悲观情绪,甚至产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错误观念。因而,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应该受到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这严重地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光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要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要以身作则。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政府在高度重视就业的前提下,应制订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女大学生就业干预机制:修正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察力度与管理,减少或消除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适时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上的援助。其次,分担企业录用女
    2023-06-06
    216人看过
  • 户籍要求算不算就业歧视?
    就业市场上,将户籍要求作为招聘条件的用工单位不在少数,而更多的求职者也往往更关心招聘者能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这样的悖论在京、津、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招聘用人提出条件要求十分正当,但以户籍加以限制,似有歧视之嫌。在市场经济日渐完善、活跃的今天,为什么户籍问题依然如此重要,而且迟迟不能退出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镇,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更成为首选。特别是度过十年寒窗的毕业学子,尤其向往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安居乐业。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租房、买房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将来有了家庭,孩子上学都是问题。这种极现实的考虑,使他们不能不关心户口问题,只要能解决户口,甚至工作性质、待遇都可以迁就。从求职者的角度看,户籍限制确有歧视嫌疑。但是,用工单位也有苦衷。就用人而言,当然应以技术技能为首要条件,而户籍要求则可能排斥了某些人才。但聘用有当地户口的人,不仅其相对丰富的社会关系
    2023-06-05
    397人看过
  • 就业歧视去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出现明显的就业歧视,已经违犯了国家有关规定或法律法规,那就可以找有关部门申诉。如妇女可以找妇联,残疾人可以找残联和民政等。实在不行就只有到法院了。如果就业以后遭遇就业歧视,可以找劳动部门,由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处理。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直至诉诸法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监管部门是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暑假工离职不给工资怎么办如果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的,当是雇佣关系的,可以先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律师涵催收,不行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选择中介找工作,就必须要看该职介机构是否有劳动、工商等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二、辞职后社保应该如何缴纳辞职后社保缴纳途径包括:1、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手续;2、如果没有找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直接向社保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
    2023-06-21
    117人看过
  • 用人单位只招211或985毕业生是否属于就业歧视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下发通知,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院校门槛问题却并未因此得到解决。一方面,很多非教育部管辖范围的用人单位仍然坚持用“985”“211”高校作为明文规定的招聘门槛。这种情况在事业单位、国企等招聘时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学历“查三代”,让一些从普通本科考入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感到愤愤不平。另一方面,更加普遍的是,很多用人单位虽然没有在招聘通知上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仍旧差别对待,有的甚至在内部的简历筛选程序中就自动设置淘汰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对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南分析指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用人单位认识上存在偏差,以为人才就是以学历、文凭为依据。其次,当下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导致用人单位希望优中
    2023-05-05
    458人看过
  • 我国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中国劳动者在就业的过程中碰到的主要歧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户籍就业歧视在中国最为严重的歧视是现存的户籍制度,因为它关系着群体化的利益。主要包括:歧视农村户口。农村劳动者在城市中就业广受不平等待遇。农民往往被称为“乡下人”,被“城市户口”拒之门外。歧视外来人口。本城市的企业招工往往限定“本市户口优先”,或者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本地户口。2、性别歧视尽管目前在就业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等,都强调了妇女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但是就业领域内仍存在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
    2023-07-05
    386人看过
  • 中国法律对就业歧视有哪些规定
    中国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有哪些规定劳动法第12条规定,工人不因其国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视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雇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和岗位外,她们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雇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就业标准。妇女权益保护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23条规定:“在雇用雇员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所有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雇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就业标准。”《残疾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第三十四条规定:“残疾人在招聘、就业、就业、晋升、职称评定、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等方面不受歧视,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任何适合女性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2023-05-07
    177人看过
  • 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剥夺政治权利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学习方式、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一、失信人员能不能参加村委选举失信被执行人是有权参加村委选举的,因为失信被执行人只是有经济方面的纠纷,其政治权利并没有被剥夺,所以是可以参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二、用人单位如何辞退员工合法首先,任何解雇都不能以性别,宗教,政见,参加罢工,工会活动和种族理由作为依据,否则即被视为对员工的歧视和对员工权利的侵犯。其次,所有因个人原因而进行的解雇都必须说明理由,以可证明的严重事实为依据,而
    2023-03-28
    228人看过
  • 就业歧视该怎么解释
    一、什么是“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二、“就业歧视”的表现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许多城市大龄下岗职工深受其害。48岁的张先生是太原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听说南方许多企业缺乏技工。具有熟练电焊技术的张先生想通过中介公司去南方打工,可是许多企业的招聘条件很明确:只招35岁以下的。张先生遗撼地说,我一看人家的招聘条件,再一看去应聘登记的都是清一色的年青后生,一下子就心灰意冷了,扭头就走。现在只好找了一份家政清洁工作。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明确声明“不招女生”。其借口是
    2023-05-27
    316人看过
  • 只招处女座员工是否为就业歧视
    属于就业歧视。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定无论《劳动法》,还是《就业促进法》,都要求不得施行就业歧视。譬如《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只是可惜,相关法律都规定得十分笼统,尤其是没有制定罚则,所以,对滥用用人自主权者,威慑有限。相关部门也因找不到执法“抓手”而无所适从,以致社会上种种就业歧视泛滥成灾。这不连“星座歧视”都出炉了。
    2023-06-14
    205人看过
  •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
    女性就业歧视
    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职业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工资报酬较高的职业中女性分布比例较低,在工资报酬较低的职业中女性分布比例却过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职业歧视。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1、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生育期)。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雇主的决策。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
    2023-06-06
    14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哪些人不被用人单位招聘不属于就业歧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6
      1、正在承担国家、省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的技术和管理的主要人员,未经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的 2、由国家统一派出而又未满轮换年限的赴新疆、西藏工作的人员 3、正在从事涉及国家安全或重要机密工作的人员 4、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依法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 5、法律、法规规定暂时不能流动的其他特殊岗位的人员。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规定,违反本规定,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从事人才中介
    • 我国法律对于就业歧视有哪些规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9
      《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
    • 什么是就业歧视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9
      一、什么是“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二、“就业歧视”的表现 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歧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年龄歧视。用人单位总是把求职者的岁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二是性别歧视。在每年
    • 211毕业生是不是就业歧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5
      用人单位只招211或985毕业生属于就业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 就业歧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12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这个公约对“就业歧视”做了界定。《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就业歧视的定义:简单地说,“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 《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歧视定义有三个方面含义: 1、在就业和职业过程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