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二审判决延长是否可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4 00:10:12 243 人看过

行政案件二审判决延长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符合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申请延长审理期限:

1、涉及专业技术知识需商请有关部门协助的;

2、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被更换,导致诉讼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

3、必须出庭的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庭,影响在原审理期间审结的;

4、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

一、延长审限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哪些?

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应在审理期限届满前15日,提出书面申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统一样式,填写延审报告(附后),经庭长同意并报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报高级人民法院审批。

延长审理的时间,以每案不同情况而定,有的可以延长1个月,有的可以延长2-3个月。按行政诉讼法规定,一审行政案件延长审限不得超过3个月;二审行政案件延长审限不得超过2个月。

因案情重大、复杂,在批准延长的审理期限内仍不能结案的,应在延审期限届满前15日,向高级人民法院写出详细案情和理由的报告,再次申请延长审理期限。高级人民法院再次批准延长的期限与前次批准延长的期限累计一审不得超过3个月,二审不得超过2个月。已超过规定审限仍不能结案的,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负责审查延长审限的请示,在一般情况下,应在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延审的批复。重大案件应报院长或主管院长批准后批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7: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二审判决执行完毕后是否可以再次审判?
    已经执行的二审判决,如果有错误,仍然可以申请再审如果再审改判,已经执行的可以再执行回来。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一审二审判决输了再审驳回对方可以抗诉吗一审二审输了再审驳回对方可以抗诉。有以下几种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当事人对生效判决不服的,有权申请再审。检察院对生效的法院判决和裁定,也有权提起抗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
    2023-07-06
    446人看过
  • 行政案件不服二审判决怎样申诉
    一、行政案件不服二审判决怎样申诉行政诉讼在经过二次审理之后,再次上诉仍然保有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的权利。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在此情况下,若当事人对于已被判定有效力的判决或裁决持有异议,并认为确存在错误的话,就有权向上级人民法院递交复审申请。然而,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无论何种情况下,原有的判决或裁决都不会因为申诉而停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这方面作出了详尽规定,其中第九十条规定:“当争议方对于业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决持有疑问,认为确实存在错误时,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再审,在此期间原判决、裁定仍应继续实施。”此外,第九十二条还明确指出:“各级别人民法院的院长,只要发现本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符合第九十一条所述任一情况,或者发现调解行为违背自己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内容存在违法现象,觉得有必要再审时,应当提交至审判委员会审议并做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
    2024-04-04
    45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是否可以直接宣判
    一、行政诉讼二审是否可以直接宣判行政诉讼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经过全面审理,就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相关争议依法做出的实体性处理决定。二审判决是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就案件作出的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一审法院由于主、客观原因难以或者不可能查清事实,第二审法院则可以在查清事实后,依法对一审判决作出改判。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变一审判决时,判决时应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决,依法判决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二、直接改判的条件1、一审判决
    2023-06-06
    469人看过
  • 行政判决书(一审行政案件用)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90××××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行初字第××号原告……(写明起诉人的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被告……(写明被诉的行政机关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的当
    2023-06-11
    265人看过
  • 行政案件的办理时间是否有延长?
    行政执法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期限一般是90日。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案件处理过程中听证、公告和鉴定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所指的案件办理期限。行政案件能请律师吗行政案件是可以请律师的。不论是什么案件,在诉讼时期都有权利可以请律师,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当然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亲属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2023-07-05
    185人看过
  • 离婚案件二审可以延期吗?
    离婚案件二审是可以延期。可以延期开庭的情形有:1.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2.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离婚案件二审期限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事实上一审的判决书当中明确标注清楚了上诉的相关事宜,包括上诉的时间,地点,上诉的具体操作方式,虽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但上一级人民法院一般会把上诉状副本发给原审人民法院,不过二审还是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延期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
    2023-08-06
    228人看过
  • 行政案件是否有审判级别
    行政案件有审判级别吗。一级管辖是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划分。我国人民法院的设立分为四个层次: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分别确定管辖范围,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级管辖的一般标准是:一般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特殊案件由中、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级别管辖上,应以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管辖的特殊案件为重点。此外,行政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三类特别行政案件:。发明专利权认定案件和海关办理的案件;2。国务院各部门提起的案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3。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对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有管辖权。
    2023-05-31
    229人看过
  • 二审公诉案件是否可改判?
    一审人民法院对于依据前款规定发回重新审讯的案件作出一些决定后,被告人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去作出判决,不能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去重新进行审判。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审判决有错误的,才可以改判。一是原判决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二是原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重婚罪能成为公诉案件吗重婚罪可以公诉。一般重婚案件是自诉案件,由当事人自行提起刑事诉讼;但对于情节比较严重,影响很坏的重婚案件,如果当事人不提起自诉的,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部门提出控告,然后由检察院进行审查,然后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
    2023-07-01
    157人看过
  • 公诉案件一审可以延长审限吗
    相关法律可参考:《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第一百五十六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2023-06-14
    190人看过
  • 离婚案二审判决有异议是否可以上诉
    一、离婚案二审判决有异议是否可以上诉离婚二审判决是终审的判决,无法再申请上诉,当事人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二、离婚案二审多久开庭离婚案二审开庭的时间法律并没明确规定,一般是上诉后一个半月左右开庭。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提出答辩
    2023-11-28
    141人看过
  • 行政案件二审结束申请再审是多长时间?
    行政诉讼二审后申诉期限为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一、行政诉讼二审判决下来后不服怎么办?行政诉讼二审判决后不服的怎么办: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法院终审裁判认为有错误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二、行政诉讼终审之后怎么申诉如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人民法院驳回申请再审,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一、行政申诉的条件1、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裁判确有错误;2、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
    2023-04-03
    442人看过
  • 经过二审行政案件,多久可以申请再审?
    行政诉讼二审后申诉期限为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行政案件二审结束被告不服怎么办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法院终审裁判认为有错误不服的,可以申请再审,相关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第九十一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五)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六)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
    2023-07-08
    85人看过
  • 再审行政案行政判决书
    (××××)×行再字第××号抗诉机关××××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此项不写)。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原审被告(或原审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除当事人的称谓外,与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相同。)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与原审被告(或原审被上诉人)×××(写明案由)一案,本院(或××××人民法院)于××××年××月××日作出(××××)行×字第××号行政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写明进行再审的根据)。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当事人、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未开庭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概括写明原审生效判决的主要内容;简述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或者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诉要点)。经再审查
    2023-06-06
    255人看过
  • 仲裁庭裁决案件延长可以吗
    仲裁庭裁决案件延长可以。仲裁开庭延期时间规定具体如下:《劳动仲裁法》第三十五条:“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法》第四十一条:“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一、申请劳动仲裁要什么条件按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当事人可就以下争议提请劳动仲裁: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
    2023-02-06
    42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期限有多长?可以延长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8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8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二审被判有案底的判决是否可以缓期执行?
      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1
      2.判处两年缓刑三年是一种刑事处罚方式,即在监狱外执行两年缓刑三年。与监狱刑罚不同,缓刑期间犯人仍需接受刑罚,缓刑期满后需接受公安机关的执行。不过,缓刑期间的案底终身不得消除,但仅在公安系统内部网络中输入身份证号码方可查询相关记录。
    • 行政案件二审可以中止审理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7
      《行政诉讼法》与《最高法院解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是这样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
    • 二审判决离婚案件立案后还可以执行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29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符合以下条件,调解无效的,法院是会判决离婚的: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刑事案件二审是否可能会加重判决?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0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对于刑事案件,无论经过重新审判,也不得增加对被告人的刑罚。不过,如果检察院提出抗诉,则这种情况下不属于上述限制范围之内。 发回重审的制度设计旨在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及真实性,同时竭力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以达到最佳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