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0 07:24:10 234 人看过

一、民法典规定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规定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侵犯专利如何赔偿

侵犯专利首先按照权利人的损失进行赔偿;若损失无法确定的按照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两者无法确定的按照专利许可使用费进行赔偿;实在没有办法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三、侵犯专利权的后果有哪些

1.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3.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1日 12: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不当得利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一、《民法典》不当得利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据上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二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
    2023-06-19
    412人看过
  • 民法典因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的时效规定是
    因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医疗损害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1、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
    2023-08-13
    216人看过
  • 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1、权利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3、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但是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规定如下:1、法定最高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期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满十年的,经十年;3、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20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诉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
    2023-08-01
    270人看过
  • 民法典财产侵权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一、民法典财产侵权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民法典财产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对于财产侵权行为设定了三年的行使期限,权利人必须在三年内行使,否则权利消灭。《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民法典规定人身侵权误工费如何算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
    2024-01-30
    335人看过
  • 专利权的法定期限是好久?专利侵权的诉讼期限是多久
    一、专利权的法定期限是好久专利权只有在法定期限内才是有效的,如逾此期限,发明创造的专利性就绝对消灭,该发明创造也由此时起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本条规定说明专利权不同于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都是无时间限制的,但是专利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有效。专利权的这一特性是由其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建立专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和使用发明来鼓励发明创造,它必须谋求发明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从近十多年看,发明专利的保护期,特别是对药品等投资大,耗时长的发明的保护期有延长的趋势,例如美国规定对药品的保护期为自批准之日起17年,可以延展5年,欧共体也已作出了类似的决定,对药品的保护期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可以延展5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补
    2023-04-27
    229人看过
  • 民法典侵权责任是否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侵权责任适用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侵权责任怎么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
    2023-08-02
    415人看过
  • 专利侵权案件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专利纠纷的时效为3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之日起计算。所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切发现和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所谓应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实不知道其权益已经受到侵害,但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以推定其应该知道的情况。如侵权产品的公开销售和使用;专利公报已将他人申请专利的文件公布等。在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处的专利纠纷中,大多数情况是以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之日作为时效的起算日。例如以授权公告日起算,因为专利公报公告的法律事实,可以作为推定其应当得知的条件。因此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关注专利公报中的信息,及时行使自己的请求权,以免因延误时效而造成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专利权人得知
    2023-08-17
    16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是否有诉讼时效
    名誉权侵权纠纷没有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典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是什么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有:(1)行为人有主观过错;(2)行为人的行为违法;(3)要有名誉权损害事实;(4)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023-08-02
    407人看过
  • 民法典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第一百九
    2023-04-27
    341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是不是适用诉讼时效
    一、侵犯专利权是不是适用诉讼时效侵犯专利权适用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专利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
    2024-01-16
    110人看过
  •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有多长?
    专利纠纷的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所谓“知道”是指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准确地发现并知道其权益受到侵犯所谓“应该知道”是指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不知道其权益受到侵犯,但是可以根据客观事实推定他应该知道。如公开销售和使用侵权产品;专利公报刊登了他人的专利申请文件等在专利工作主管部门调解的专利纠纷中,多数情况下,以某一法律事实出现的日期作为时效的起算日期。例如,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由于专利公报中公布的法律事实可以作为假定其“应该知道”的条件,因此,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注意专利公告中的信息,及时行使请求权,避免因时效延误造成的损失。专利法第六十八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直至专利权被授予之日止,未就使用该发明支付适当的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专利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专利
    2023-05-07
    471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三年吗
    若发生了专利侵权纠纷的,专利权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则此时适用普通诉讼时效规定,也就是三年。所以,现在,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三年,而最长则还是20年。一、偿还期不明的债务诉讼时效多长还款期不明的债务诉讼时效,债权人如果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还是一年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原则上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
    2023-04-06
    113人看过
  • 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
    一、民法典中民法债权诉讼时效多久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民间借贷纠纷诉讼需要哪些证据(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二)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
    2023-06-19
    20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怎么确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
      专利法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权利人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指控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的诉讼期间。在权利人提起诉讼时,如果诉讼时效已经届满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节的,权利人将丧失胜诉的权利,法院将依职权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是权利人丧失了胜诉
    • 2022年民法典中专利侵权诉讼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2
      专利权被侵犯的,专利权人向法院主张权利的,向法院起诉的时效是3年,从知道侵权行为发生时开始计算。
    • 民法侵犯专利多久诉讼期限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0
      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5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而专利权属于民事权利,所以适用此时效规定。
    • 侵犯专利权是否属于专利诉讼时效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10
      侵犯专利权适用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