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道路属于三、四级或等外级,一般不分主、支干道。二、农村道路也会根据公路的化分层级、建设等级、路政设施的设置、通车流量等因素来化分出主干道、支干道、一般通行道的,主要以当地公路管理机关的化分为准。
乡村私自占用路程如何举报
向土地部门举报。(1)主干公路占地要依法征收。主干公路,指的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纳入国家公路规划的公路,这些公路的权属为国有,道路修建如果占用农村土地,那必须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对农村土地征收的相关要求进行征收补偿,由县以上政府组织实施,并就补偿安置问题,与被征土地的农村集体和农户进行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2)乡村道路占地要合理补偿。乡村道路是乡村为改善出行条件而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有时有一部分上级拨款,有的是靠乡村镇或受益村筹资或集资,这类道路应属于乡镇公益性建设,可以占用农村集体土地,不涉及土地征收,但如果占用农户土地,也要进行合理补偿,一般都是参加土地征收的数额进行补偿的,也可以以土地调整的方式弥补一些农户所受到的损失。(3)田间小路占地要相互平衡。我们所说的田间小路,指的农村田地之间,为方便农民农业生产,方便农业机械、各类农产品、化肥农药等进出田地而修建的道路,这实际上是属于土地整理的范畴,如果扩建或新建田间道路,对各家各户的占地应达到一个平衡,如果确实占用某一户的土地较多,也应进行适当的补偿或调整土地来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
乡村如何处理道路纠纷
464人看过
-
乡村道路封路合法吗
83人看过
-
路上主干道与次干道直行相撞责任如何划分
351人看过
-
乡村道路高度限制规定
270人看过
-
乡村道路塌方找谁
218人看过
-
乡村道路划线标准
211人看过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以补偿为条件,依法强制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的城市用地的行为。 用地单位在征地时按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给予被征地农民或集体组织的补偿费用。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属物和青苗... 更多>
-
道路责任认定中如何确定无中线道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6在那些没有中央隔离带的开放性道路环境中,如果发生意外交通事故,责任比例的分配需要考虑特定情境因素并遵循一些通常被遵循的责任判定准则。以下是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被遵循的责任判定准则,供参考: 首先,关于驾驶速度方面的规定,当驾驶的车辆处于未设分隔带的道路且面对来自反向方向的其他车辆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依靠右侧车道行驶,同时需确保与对方车辆及行人之间有必要的间隔空间。 对于各种存在路障状况的路段
-
乡村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标准是什么,乡村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4关于乡村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标准的问题,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
-
乡村道路道具限载多少吨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6正常情况都是10吨以内。不过也要看当地政府的道路的实际情况限高、限宽、限载重等都是主管部门根据道路实际情况所设立的限制措施,由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也就是交通局这个现象是合法的。《公路法》第五十条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
-
摩托车如何在乡村道路上行驶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3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及时处理根据现场情况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划分,该交通事故认定书也是你们双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也只有交警部门认定的责任是权威的,其他任何人或机关的说法都是没用的,建议还是先等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出来之后在看,如果对事故认定书认定书的认定责任不服的话,可以在三日内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核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出来后会建议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
-
支干道与主干道交通事故如何划分山东在线咨询 2024-05-05支干道与主干道交通事故划分是一般要遵守支线上的车辆要让行干线上的车辆,没有红绿灯路口左转让右转,如果不遵守该道路规则,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那么就属于支线车辆的全部责任,除非证明对方有过错才可减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