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涉及非法经营的处理是:如果公民个人或公司或企业若涉及放贷行为,其都有可能涉嫌成为犯罪的主体。其犯罪的罪名为“非法经营”罪。若犯罪主体在其违法犯罪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其他犯罪的,如非法集资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则司法机关将对行为人采取数罪并罚进行严罚。
一、非法经营药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法经营药品罪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同种非法经营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进行同种非法经营行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法经营不构成犯罪处理方式如下:
1、非法经营如果情节不严重,不构成犯罪的,一般按无证经营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如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2、对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可以予以查封;
3、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4、对涉嫌无证经营进行查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
二、殴打孕妇是什么罪
殴打孕妇涉嫌故意伤害罪。具体如下:
1、如果造成轻伤,公安会对打人者进行拘留;
2、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的,处五天以上十日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3、较轻的情节,处五天以下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一、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1、受到伤害的伤情作伤情鉴定,经过鉴定为轻伤、或者重伤以上;
2、有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只有达到法定的轻伤,重伤标准,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故意伤害罪的要素如下:
1、故意轻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或造成轻微伤结果的,不以犯罪论处;
2、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与其他犯罪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在实施其他犯罪的过程中,伤害他人,刑法另有规定的,应按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如犯强奸、抢劫、放火等罪致人伤害的,应分别依照各相应条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伤害罪论处。如果造成轻伤,公安会对打人者进行拘留。
三、高利贷罪会判刑吗
若行为人有违法发放高利贷的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案件,我国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的标准包括: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等。
-
如何处理涉及非法经营费的民间借贷
453人看过
-
离婚案件涉及民间借贷法院怎么处理
194人看过
-
民间借贷涉及非法集资如何处理刑民交叉问题
206人看过
-
非法经营范围是否包括民间借贷?
72人看过
-
民间借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非法经营
131人看过
-
非法经营涉及哪些行为?
84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涉及非法经营的民间借贷要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4民间借贷涉及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非法经营民间借贷应该怎样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28民间借贷涉及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
民间借贷属于非法经营范围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6民间借贷不是非法经营。 非法经营指的是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而民间借贷属于正常的经济活动。
-
哪些民间借贷涉及犯法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0超过24%的年利率属于犯法,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