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隐私权吗中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1 15:32:30 108 人看过

一、小孩有隐私权吗中国

在中国,小孩,即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包括隐私权。

具体来说,隐私权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侵犯。无论是通过刺探、侵扰、泄露还是公开等方式,都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二、隐私权法律依据

隐私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并列举了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等。

2.《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还进一步规定了隐私权侵害行为的禁止性条款,明确指出了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上述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三、避免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

在教育未成年人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注意避免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家长和学校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不要随意窥探他们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例如,不要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查看他们的日记或聊天记录等。

2.合法获取和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如果需要获取和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过未成年人的同意。

3.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家长和学校应该与未成年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不要强迫他们透露自己不愿意分享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2: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有隐私权吗
    一、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有隐私权吗18岁以下的人有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相关法条《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2023-03-09
    107人看过
  • 中国侵犯隐私权的处罚是什么
    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因此他人有不得散布的行为。散布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的,是违法侵权行为,应依法受到治安行政处罚。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隐私侵权诉讼,要求侵权人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
    2023-06-19
    270人看过
  • 中国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
    一、中国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中国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五种: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3.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4.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5.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二、侵犯隐私权警察管吗侵犯隐私权警察管。侵犯他人隐私权既属于违法行为,也属于侵权行为,可以报警,警方调查属实的可以施以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三、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保护隐私权的方法是民事主体平时就应该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隐私权受到侵害的第一时间,权利人应当有意识地保留好证据,并要求
    2023-05-03
    446人看过
  • 谈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之比较
    一、隐私权的概念和出现之比较第一,隐私权的概念比较。首先从私法的角度定义隐私权: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然后从公法,即基本人权的角度来定义隐私权:隐私权是自然人对于私人信息自我控制、不被非法利用,私人事务自主支配、不受侵扰和私人活动自主决定、私人秘密不被侵犯的自由权。可以看出,民法中的隐私权更多的是人格尊严方面的保护,而宪法多是从自治性、自由权方面的保护。第二,隐私权出现的顺序比较。从源头上看,隐私权是以寻求侵权法保护的面目出现的,这有着深刻的大陆法系民法保护的根源。在我国,学者们至今还在民法人格权保护的视角下研究和界定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这是和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的开端和努力分不开的。但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却从民法保护走上了宪法保护的道路。1890年,美国波士顿市社会名流华伦夫人不满报纸对她所开的舞会的报道,由其丈
    2023-04-13
    192人看过
  • 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我国隐私权的主体
    一、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为:1.宪法的有关规定。宪法第38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是人格利益的集中体现。宪法对人格尊严的规定,为我国日后完善隐私权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2.刑法的有关规定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对公民私生活免受干扰的保护。3.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4.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诉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对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我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较为完善。二、我国隐私权的主体我国隐私权的主体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人格权最明显特征在于其非财产性,
    2023-07-08
    468人看过
  • 隐私权有属权证明吗
    一、隐私权有属权证明吗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二、隐私权包含的基本权利隐私权包括以下四项权利:(一)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二)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三)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四)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享有维护其不受侵犯的权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三、如何界定侵犯隐私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
    2023-06-15
    185人看过
  • 关于隐私权的小思考
    1890年,美国著名的法学家萨缪尔D.沃伦和路易斯D.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一文,由此开启了关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大门,经过多年的发展,公民的隐私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剧,随着新技术通信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交流的能力大大增强,这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前不久引发的关于人肉搜索”的大讨论,关于个人日记曝光”的争论,都将矛头指向了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与公共利益无关,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简单的说,隐私权就是是指维护隐私的权利。笔者认为构成隐
    2023-06-13
    244人看过
  • 隐私权信息公开中怎么保护隐私
    隐私权信息公开保护方法如下:1、完善实体立法明确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范围。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行政程序。3、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的救济制度。一、申请政务公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申请行政信息公开的条件是:(一)向行政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是有效的申请(二)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三)向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属于有效的申请二、听证会有什么程序行政许可中的听证程序,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由行政机关指派该行政许可审查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人,听取行政许可审查人员和当事
    2023-04-04
    317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有哪些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隐私权是个人自由、个人信息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的权利。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2023-08-12
    199人看过
  • 孩子隐私权的法律规定,隐私权的基本特征
    孩子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不得泄露、公开、刺探、侵扰等侵害孩子或者公民的个人信息,并且对其进行保护。其基本特征包括了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隐私支配权。一、孩子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孩子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二、隐私权的基本特征隐私权的基本特征包括了以下四种情形: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2.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3.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所享有是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
    2022-06-17
    466人看过
  • 小产算个人隐私吗
    一、小产算个人隐私吗算,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中国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一定范围之外的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都属于个人隐私。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如个人日记,身体缺陷,个人私密照片等。二、患者隐私权该如何保护1、增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在目前的医疗服务领域,患者法律保护意识的日渐增强,医护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过失还是故意,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医患关系的特殊性、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决定了医护人员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必须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把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其中有关医护人员的
    2023-05-03
    399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对未成年人隐私权有关规定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2023-06-13
    206人看过
  • 在中国打小孩犯法吗
    一、在中国打小孩犯法吗?打小孩看具体情形,造成身体功能损坏或死亡是犯法的。一、新刑法关于虐待儿童的情形有哪些?虐待儿童的情形一般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疏忽四种类型。1、身体虐待是指照顾者对儿童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体伤害,而导致其死亡、外型损毁、身体功能损害或丧失,或是让儿童处于可能发生上述伤害的情境中。此外,也包含过度及不符合年龄、不适合情境的管教或惩罚;2、精神虐待包括辱骂、恐吓、威胁、藐视、排斥儿童,或是持续对子女有不合情理的差别待遇;对儿童的福祉漠不关心,而导致或可能导致其身体发育、智能、情绪、心理行为及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产生明显的伤害;3、性虐待指成人以儿童为性的刺激对象,而发生任何与儿童性的接触。也包含加害者年龄在18岁以下,但其年龄长于受害者或对于受害者居于控制或强势的地位;4、疏忽因无知、无意或有意不加注意,而忽视儿童的基本需求,以致照顾不当,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伤害或可
    2023-05-11
    485人看过
  • 家长可以侵犯孩子隐私权吗
    一、家长可以侵犯孩子隐私权吗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为了管教未成年人有时会侵犯到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但这种善意的侵权行为并非不受法律约束。1.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因此,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同样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得随意侵犯。2.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家长可能会因为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相关隐私信息代为开拆、查阅。因此,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应当注意尊重孩子的隐私权,避免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应当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隐私,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二、法律对侵权责任的规定1.根据规定,侵害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且这种侵犯行为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那么家长就需要承担相应的
    2024-07-17
    2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人身权中有隐私权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7
      人身权中有隐私权。 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 人身权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荣誉权、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
    • 小孩有没有隐私权,有哪些相关规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1
      小孩有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熊孩子也是有隐私权的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9
      隐私权是指每个人都有是否向他人公开自己隐私信息的决定权,法律规定的隐私信息如:个人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私人生活影像,个人信件,日记等个人不愿意公开的信息。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因此如果宝妈不同意播放视频,就侵权了。
    • 中国,婚后是否还有自己的隐私权!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9
      严格意义上说,夫妻之间应该有隐私权,这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所谓隐私,就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只能公开于有保密义务的人)当事人不愿意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
    • 监护人可以看小孩的隐私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5
      1:任何人都享有隐私权,父母不能随意查看子女的隐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根据本法隐私权属于公民的民事权益,侵犯民事权益的应该承担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