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以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后及时作出处理或处罚决定。例如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支付,否则就责令其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一、劳动争纠纷主要包括哪些
1、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主要包括: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因当依本法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2、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争议主要包括: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如何维权,劳动者维权时的注意事项
83人看过
-
劳动纠纷投诉地点指南
269人看过
-
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有哪些途径解决?
261人看过
-
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劳动纠纷如何处理)
353人看过
-
如何判断劳动纠纷发生时间
304人看过
-
劳动关系在外地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本地处理吗?
244人看过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
劳动者在我国发生劳动纠纷去哪儿投诉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6劳动争议发生时,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发生劳动争议,需要去劳动局投诉,去公司注册地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9发生劳动争议不是必须到企业注册地劳动部门投诉。法律规定,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者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便于劳动者解决纠纷,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管辖。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
-
如何解决劳动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5《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
-
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有哪些途径解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该如何解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有四条途径解决其争议,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 1、协商程序。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当首先协商,
-
劳动纠纷投诉最长时间陕西在线咨询 2021-06-30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效不能超过两年,劳动仲裁不能超过一年。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条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