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小孩警察管。遗弃小孩是否构成遗弃罪,要看情节。如果拒绝抚养将小孩遗弃在郊外街道无人看管,可以认定为遗弃罪。遗弃罪触犯我国刑法,通常被判处5年以下尤其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父母对孩子有抚养权,孩子一旦出生就有生存的权利,这是法律规定。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婴儿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
一、遗弃家里孩子是否犯法
遗弃孩子是犯法,但是不一定构成犯罪,如果是对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不构成遗弃罪。其他情况下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属于遗弃罪。
二、遗弃孩子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
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
2、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儿童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
3、如果是将儿童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儿童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
遗弃儿童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要看行为人是在何种条件下作出遗弃的行为,应综合考虑情节及环境,方能准确进行刑法评价。
-
父母遗弃婴儿警察会管吗
438人看过
-
遗弃分居不管小孩可以告吗
477人看过
-
遗失东西警察会管吗
499人看过
-
物品遗失警察不管吗
338人看过
-
老婆遗弃孩子能报警吗
418人看过
-
遗弃孩子可以报警不,遗弃罪要判刑吗
413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遗弃不管小孩的孩子不要不管能告遗弃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31、遗弃不管小孩能告遗弃,遗弃不管小孩,情节恶劣的,可构成遗弃罪。 2、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
-
遗弃不管小孩能告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21、有抚养义务但遗弃不管小孩可以向法院起诉其遗弃。 2、根据法律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3、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2022年遗弃不管小孩的是否可以告遗弃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51、有抚养义务但遗弃不管小孩可以向法院起诉其遗弃。 2、根据法律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3、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有报警前科的吗?有遗弃行为警察抓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111、一般的遗弃行为,报警后警察不会抓人,会进行批评教育。但如果构成遗弃罪了,警察就会抓人。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夫妻吵架不管小孩算遗弃罪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2(1)如果情况属实,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他的行为尚不能构成遗弃罪,从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看,作为现役军人,他的行为是低劣的(2)如果你为了孩子不想让家庭解体,便应该找到你老公,两人平心静气的坐下来,推心置腹的谈一谈,找出矛盾的焦点来,夫妻吵嘴是正常现象,几乎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关键是处理的方式,双方多认识,检讨自己的不足,尽量多看一看对方的优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孩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