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居住地和住所地不一致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5 03:20:22 243 人看过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解读】

住所是民事主体发生法律关系的中心地域,其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但住医院治疗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5也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因此,在实践中认定经常居住地的条件有以下几项:

(1)离开住所。

(2)连续居住1年以上。对于连续居住不能僵化的理解为1年之内任何一天都不能离开居住地。现代社会中人的流动性非常大,因出差或进修等原因而短暂的离开居住地在所难免,因此只要不是长时间离开居住地即可。

(3)所谓“最后”是指当公民在数个地方都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时,应当以其起诉前最后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作为确定经常居住地的标准。

【法律依据】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2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

4、5、28。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1日 04: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诉讼时,被告经常居住地与被告所在地不一致怎么办
    以经常居住地为准,由当地人民法院管辖。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条,当事人户籍迁出后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当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条,公民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注册地为住所地。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条,公民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居住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是在原告所在地还是被告所在地<&abs>起诉可能在原告所在地也可能在
    2023-08-07
    320人看过
  • 涉台居住所及经常居住地认定的问题
    我是在国内经商的台湾居民,目前为一故意伤害致残公诉案的被害人,已经开过一次庭,被告辩护人以我在国内各省区累计时间超过一年为主诉求,将我受害地认定为经常居住地,经我查阅涉台相关规定及法律,我认定此说法及不合理,找到的资料如下1.根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中第一条到第四条,明显的指出台湾居民是中国公民,且使用证件为旅行证件(也就是台胞证),这明显的指出,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各省区经商,旅行,跑业务等等,与其他个省区居民的法律上的地位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着入境的行为.2.我在2006年2月到2006年7月多次往返台湾与河北省,且有河北签发一年多次有效往返签注(有效期限2006/04/02-2007/04/02),这证明这段期间我人在河北,且最後一次七月到河北一直到签注到期并未超过一年,2007年04月我到新疆延期一次性签注(三个月),到期为2007/07月,这期间我办妥结婚登记,并在七月以结婚登
    2023-06-08
    69人看过
  • “经常居住地”应该如何来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关于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关于经常居住地如何证明的问题可以说是经常遇到,其中尤其以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到外地工作多年因感情破裂想在外地离婚的最为常见,这样的情况下要达到在外地离婚的目的只有走诉讼途径。可问题是外地的法院立案法官往往不愿受理这样的案件,他们的理由就是原告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在其辖区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以下就是我在代为办理一单外地人在广州诉讼离婚立案的过程,这个案例足以反映证明经常居住地是多么的困难:我代理的这个案例当事人男方住所地在黑龙江,女方在重庆,双方在黑龙江登记结婚多年,但结婚后至今一直都在广州工作,双方还在越秀区开办了一家公司,女方还是该公司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女方还在越秀区某街道
    2023-06-08
    103人看过
  • 如何确定民事诉讼法中经常居住地?
    一、根据经常居住地定义确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关于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明确表示:“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起诉他人,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明确起诉的被
    2023-02-09
    4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按出事地的标准还是居住地标准赔偿
    一、交通事故赔偿按出事地的标准还是居住地标准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基本上是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不存在赔偿标准的地域差别。而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都是按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标准进行确定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应医治疗支出的医疗费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应当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交通费应当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残疾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
    2023-06-02
    394人看过
  • 什么是经常居住地?
    残疾赔偿金
    经常居住地是指自然人在涉外民事关系发生或者变更、终止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并作为其生活中心的地方。但医疗、劳务派遣、公务除外。在处理涉外纠纷时,经常居住地的认定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判断当事人是否相对持续居住一年以上,另一方面要看当事人是否主观上有将该地区作为生活中心的居住意图。受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收入影响如果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则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受害人需向法院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2023-07-02
    473人看过
  • 农村居民按经常居住地确定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他字第25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罗金会等五人与云南昭通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旅客运输合同纠纷一案所涉法律理解及适用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本案中,受害人唐顺亮虽然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2006年4月3日
    2023-06-08
    251人看过
  • 经常居住地多长时间
    一、经常居住地多长时间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很多人选择离开家乡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案件中会以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来确定管辖法院。二、被告经常居住地管辖的含义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被告经常居住地管辖,指的是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情
    2023-05-06
    333人看过
  • 离婚如何证明被告的经常居住地
    诉讼离婚,被告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以被告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实践中如果向被告住所地,即被告户籍所在地提起诉讼的,可以提供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被告户籍证明来证明被告的住所的,但如果向被告经常居住地起诉要向法院提供那些证据材料证明被告经常居住的呢?1、暂住证或者居住证,以及当地管辖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证明等;2、街道、居委会、小区出具的证明等;3、房屋权属证书;4、房屋出租人出具的证人证言,房屋租赁合同书,房租缴费收据等;5、各种缴费证明,如取暖费、电费、水费、卫生费、物业费等等的缴费凭证;6、其他如受害人同事、朋友的证人证言等。司法实践中,暂住证是证明经常居住的常见证据类型之一。
    2023-06-08
    396人看过
  • 离婚案件中如何确定经常居住地?
    离婚经常居住地的判定标准是:1、一般情况下,离婚诉讼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来确定管辖权,原告应当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适用于一般地域管辖权,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即应当向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被告住所与经常住所不一致的,由经常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2、所谓住所,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所谓经常住所,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3、如果被告的户籍迁出后未落户,则由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住所在地1年的,由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超过1年的,由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离婚孩子抚养费的判定标准父母离婚时,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呢?一般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一是子女的实际需要;二是结合抚养地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三是父母双方的给付能力(收入及财产情况)。对于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的确定,双方可以根据上述三个原则进行协商,
    2023-07-04
    319人看过
  • 协议离婚是否可以在一方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办理
    协议离婚不仅仅是在民政局办理,也可以在一方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办理。如果双方符合了协议离婚的条件,而回户口所在地办理离婚手续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较高的话,不如通过诉讼方式调解离婚,诉讼成本也很低,只不过法院出具的不是离婚证,而是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一经签订即产生同判决书同等法律效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事调解书的效力要较离婚证更高,一方不履行调解书内容,对方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023-06-12
    301人看过
  • 常住地与居住地的区别
    自然人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所谓“经常居住地”,指自然人离开住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治疗的除外。自然人由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建立基本()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提供的机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提供的机制。要稳步提高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数量和水平,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省级政府依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细化完善并定期调整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义务教育和住房保障等的实际享有水平,探索实施电子居住证改革。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需要由常住地供给的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人口流动所引起的要素供给优化调节改革方面,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中非
    2023-07-21
    461人看过
  • 常住户口所在地和户籍所在地一样吗
    常住户籍是我国根据户籍制度所确定的一种称呼,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在其他地方长期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住地则作为本人的住所地。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一、户籍所在地和常驻籍贯可以合并吗不一样的。户籍所在地不是籍贯地,但户籍地可能与籍贯地是同一地点。户籍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籍贯,是指一个家族族群共同认定的一位祖先的出生地。又指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但他们或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二、城镇常住户口是什么意思城镇常住户口,是指居住在城市或者城镇内的非农业户口。
    2023-06-19
    52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适用经常居住地的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三十五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这一规定明确了赔偿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户籍身份不同赔偿标准也不同的原则。为我们调整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一、火车撞死人赔偿标准被害人被火车碰撞后死亡的,按照法律规定,丧葬费赔偿标准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的发放标准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二、交通事故责任人达成赔偿协议进行赔偿时应注意的事项
    2023-02-04
    140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经常居住地在城市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经常居住地证据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
      公民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到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证明经常居住地,可以提供的证据除了暂住证以外,主要有:租赁合同,街道居委会证明,当地公安派出所证明,房屋出租人、邻居出具的证人证言,各种缴费凭证(水费、电费、煤气费、卫生费、物业费等),用工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职工花名册、工资税务单、朋友、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
    • 起诉的原告居住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办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7
      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 2022年应该如何确认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住所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
      1、确认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住所的方式是公民离开住所地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特殊情形除外。 2、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4、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
    • 如何理解经常居住地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7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 和居住地不一致怎么确定居住地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9
      户口本上的地址,是户籍所在的地址,确实不一定就是真正居住的地址,目前人户分离的情况非常普遍。居住地是指你目前居住的地方,应该确定这才是你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