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离婚新规定,无论分居多久婚姻关系都不会自动解除。但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分居逾两年的,可以据此判断夫妻感情破裂,只要经过法定的离婚手续,双方的婚姻关系就可以进行解除。
一、民法典夫妻分居多久可以离婚
1、法律对分居时间的规定——满2年
根据《民法典》有规定,夫妻分居逾两年的,可以判决离婚。
2、满2年后婚姻关系不会自动解除
许多人不知道分居两年后,婚姻关系是不是自动解除了?分居(别居)满2年在我国只是判断夫妻感情破裂的一种方式,只要不经过法定的离婚手续,双方的婚姻关系还继续存续,如果此时任何一方与第三方结婚的,即构成重婚罪。
二、怎样算分居
1、分居要具备——感情不和、分开居住、不履行夫妻间义务
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就是指因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分开居住,且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包括性生活等)。虽然不在一起住了,但不是因为感情不和原因,而是因为其他原因。工作地点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分居。比如,一个工作在北京,一个工作在上海,现一方提出离婚,提出已分居了两年,因为有工作地点的因素,法院很难认定构成民法典上的分居。
2、夫妻常年异地居住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
许多人不理解如果夫妻常年异地居住,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当然不一定算法律上的同居。法律上的分居是以夫妻双方因为感情不和而不存在性生活的共同居住,互相不履行夫妻义务为标志。
3、同居不履行义务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
如果同住一套房,不在同一张床睡,但感情不和,不履行夫妻间相互的义务,算不算法律意义上的分居?这种情况下法官在开庭时开庭时难以认定同居,例如一旦一方否认分床睡,另一方不好举证证明分床事实或没有性生活事实,因此不认定为分居。
三、证明夫妻分居的常见证据
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
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认;
3、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书面分居文书,最好是用快件性质邮寄,在备注栏里注明“分居”,并且保留邮寄凭证,从邮寄之日起到提起离婚期间属于夫妻分居时间;
4、双方来往的书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
5、人证也可以,比如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或者亲戚,不过因为证人往往和为其作证的一方有利害关系,以及分居是夫妻“私事”,所以单独的证人证言难为法院采信,要辅佐以其他的证据。
-
分居半年以后自动离婚会不会符合法律规定
286人看过
-
离婚会在分居两年后自动发生吗?
232人看过
-
夫妻俩离婚后不联系会复婚吗?
50人看过
-
离婚男方不赞成,三年后是否会自动离婚?
424人看过
-
一般离婚后多久会自动分户
451人看过
-
30天离婚冷静期过后双方会不会自动离婚
437人看过
离婚手续的办理有两种: 第一种为,双方自愿离婚,且达成共同意思表示后,夫妻双方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重要证件和离婚协议书等书面材料,到当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 第二种为,一方不同意离婚,要求离婚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 更多>
-
-
是不是夫妻分居两年之后才会自动离婚啊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09夫妻之间分居两年也不会自动离婚。在我国离婚只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这两种方式,所以只要没有办理离婚登记或者被法院依法判决离婚夫妻无论分居了多久都不算是自动离婚。 不过如果双方是因为感情不和分居的,且分居的时间已经满两年的,则起诉离婚时可以作为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标志,法院调解无效的会判决离婚。
-
离婚后私房钱会不会分割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私房钱钱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分割。可以重新起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
-
婚前财产是不是五年后会自动分割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9展开全部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一点也是许多当事人所熟知的,但修正后的《婚姻法》对此未予以采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9条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
-
自动离职后工资会不会自动清零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30自动离职有工资。但是劳动者擅自离职,没有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属于违法。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