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房屋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民法典规定,房屋产生纠纷向法院起诉的,如果是请求返来房屋纠纷,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如果是其他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六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房屋纠纷向法院起诉的条件
(1)有明确的被告。
也就是说要求原告在起诉时指明谁是被告。
(2)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所渭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对被告提出实体权利的要求;
事实和理由是指提起诉讼的理由。
(3)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所谓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是指该案件应属于人民法院办理,而不属于仲裁机构或其他机构办理;
所谓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是指该案件应归受理案件的法院管辖,而不是其他法院管辖。
购房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2)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通过以上的分析,依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房屋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
如果请求返还房屋的纠纷,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民法典中无效房屋过户协议几年内时效
496人看过
-
诉讼时效在民法典第几条
336人看过
-
民法典中离婚后发现隐匿财产几年诉讼时效
122人看过
-
民法典返还原物请求权是几年的诉讼时效
393人看过
-
民法典物权房屋过户有诉讼时效吗民法
327人看过
-
房屋租金适用几年的诉讼时效
463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间隔民法典中欠货款追诉期几年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2欠货款追诉期是3年。 如果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话,那么诉讼时效是从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为三年; 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则追诉期为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的3年,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期间重新计算。
-
民法典房屋侵权诉讼时效为几年,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12-01民法典房屋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侵权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
民事经济诉讼时效是几年,诉讼时效是几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6诉讼时效为三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
-
民法典三年诉讼时效是否有效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09人身侵权适用三年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民间借贷纠纷几年过诉讼时效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11、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